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2号

玉米科学 2003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纯系谱法选择与混合法选择的比较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3

摘要:根据作者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实践和经验,比较和分析了目前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中对小麦杂种后代的两种处理方法即系谱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区别、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进一步提高选择效率,提出了对两种选择方法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小麦 系谱法 混合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施用钾肥与钠肥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在低钾土壤上 ,水稻施钾有显著增产效果 ;严重缺钾土壤施钾 ,稻谷增产可达 60 %以上。在缺钾条件下 ,水稻施用适量钠有一定增产效果 ,从水稻生长状况上看 ,钠能部分代替钾的功能 ,但过量施用氯化钠 ,对水稻生长有不良影响。如果在施钾的同时 ,配施适量钠 ,对节约钾肥用量 ,提高钾肥肥效可能是有益的。

关键词: 钾肥 钠肥 水稻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TEC肠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粘附性的菌毛和产肠毒素的能力密切相关。由于菌毛的血清型多而复杂 ,肠毒素只有不耐热肠毒素 (LT)和耐热肠毒素 (ST)两种 ,因此成为研究的对象。用三对扩增产物分别为 1 1 0bp、2 37bp、368bp的引物建立了检测LT和STⅠ、STⅡ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用HindⅢ、HincⅡ、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均得与预期一致的 2个片段。对各个参考株的检测结果为 1 0 0 %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方法可用于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腹泻病的辅助诊断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检测

关键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Ⅰ、Ⅱ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在鲫鱼体内积累规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鲫鱼暴露在低浓度镉溶液中 ,鱼体不同部位对镉具有一定的积累功能。积累能力排序为内脏 >鳃 >肌肉 ;积累量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内脏及鳃中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肌肉中的积累量先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达到一定时间后又下降。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Cd的积累量预测 ,模型精度较高。

关键词: 鲫鱼 积累 BP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熟农业科技园数字园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棉蚜适合度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室内比较了棉蚜在单价转基因棉(导入Bt致毒基因)、双价转基因棉(导入Bt致毒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常规棉上连续饲养时各代种群的增长,同时比较了3个棉花品种上第14代棉蚜体型。结果表明,在连续17代饲养中,仅在第11代,取食双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净增殖率显著低于常规棉(P<0 05),而取食单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则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无差异,其余各代次品种间无差别;内禀增长率差异不同于净增殖率,在第8代,取食单价转基因棉棉蚜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而取食双价转基因棉棉蚜则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无差异,其余代次均无显著差异。各品取食棉蚜寿命也仅在第8代出现差别,表现为转基因棉上棉蚜寿命显著短于常规棉(P<0 05)。各品种上第14代棉蚜头宽、体宽和体长均无显著差异,而腹管长存在差异,其中取食单价转基因棉的棉蚜腹管显著短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而取食双价转基因棉的棉蚜则显著长于取食常规棉的棉蚜(P<0 05)。

关键词: 转基因棉 棉蚜 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新品种苏甘8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苏甘8号的亲本之一9103是利用国外引进的资源通过基因重组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9405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L-49中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该一代杂种耐热,在夏秋季32℃以上的高温下正常生长,对黑腐病、病毒病的抗性强。露地越冬作春甘蓝栽培,冬性强,平均单球质量2 kg,每667 m2产量约3 500 kg。适宜于我国南方地区春、夏、秋季栽培,已在长江流域示范推广。

关键词: 甘蓝 苏甘8号 耐热 露地越冬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扣棚时期对京秀葡萄避雨栽培的影响

山西果树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江蔬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江蔬 1号番茄是以自交系 4170p和C94 32 2 4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属中早熟 ,有限生长类型 ,抗ToMV、枯萎病、叶霉病。果实圆形、红色 ,果面光滑 ,果皮厚 ,耐贮运 ,商品率高。单果质量 2 10 g ,一般春季大棚每 6 6 7m2 产量 45 0 0kg左右 ,高产可达 5 5 0 0kg ,适于早春大棚栽培及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关键词: 番茄 江蔬1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