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吉林省玉米种植情况研究
《吉林农业 》 2018
摘要: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单产量和总产量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所产商品粮占全国的28%,居全国之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以来,吉林省玉米生产存在着高产突破难、可持续性差等突出问题,高产玉米的生物学与生理特征、制约产量潜力挖掘的生态学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产量特性的高效协调、抗倒防衰优质群体构建、高产土壤耕层优化、肥水定量化控制、机械化精准作业、抗逆稳产等关键技术仍需创新。近年来,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吉林省玉米栽培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羊ACOX2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当代畜牧 》 2018
摘要:ACOX2基因(Acyl-CoA oxidase 2)是脂酰辅酶A氧化酶2的编码基因,属于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CoA oxidase,ACOX)家族。该基因家族有ACOX1、ACOX2、ACOX3 3种亚型,均参与脂肪酸代谢过程。ACOX2基因在脂肪酸代谢途径中有高表达,是脂肪酸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基因。该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含量最多,生物过程表现为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将长支链脂肪酸氧化成短链脂肪酸,且通过氧化胆汁酸的辅酶A酯中间体,催化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从而影响脂肪酸含量。ACOX2基因在心脏、肝脏和肾脏中表达量最丰富。目前,科学家已研究出小鼠和人类的外显子编码区,在羊的外显子研究中只有预测结果。
关键词: ACOX2(脂酰辅酶A氧化酶2) 过氧化物酶体 脂肪酸代谢 胆汁酸合成 羊


FKBP1B基因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FK506结合蛋白1B(FK506 binding proteins 1B,FKBP1B)是FKBPs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等组织中表达。近年来,关于FKBP1B在心脏和神经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受到更多关注,而大量实验也证实FKBP1B参与心脏发育、疾病发生以及大脑衰老、神经功能障碍等重要机体活动。但FKBP1B在心脑血管系统中以何种方式和机制进行调控尚不明确。研究发现FKBP1B无论是在心肌还是脑组织中,都能通过与RyR2受体结合来控制Ca~(2+)的释放。本文就FKBP1B在心脏和脑组织中所发挥功能和调控机理做一综述,为深入了解心脑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FKBP1B 心脏 脑神经 RyR2 Ca~(2+)


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高粱亲本系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抗旱性强的种质,为高粱抗旱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奠定基础。以15份保持系、18份恢复系和8份杂交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水势为-0.3MPa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蒸馏水处理为CK。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剩余物质干重和萌发抗旱指数等8个性状。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因子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抗旱性排序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表现出较大差异。高粱保持系、恢复系隶属函数值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与恢复系隶属函数值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把参试材料按抗旱性强弱分为5类,L116等2份材料为抗旱类型,Ms18B等18份材料为较抗旱类型,Ms19B等9份材料为抗旱中间类型,L5172等8份材料为干旱较敏感类型,2055B等4份材料为干旱敏感类型。结果表明,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和剩余物质干重分别在萌发因子、根部生长因子和生物量转化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对应水势为-0.3 MPa的PEG-6000浓度能够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差异不显著。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强亲本材料,分别为恢复系L116和保持系Ms27B。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剩余物质干重可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指标。
关键词: 高粱 亲本系 萌发期 抗旱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白檀SRAP-PC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檀新生嫩叶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实验,建立并优化白檀SRAP-PCR反应体系,对白檀SRAP反应体系中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并筛选SRAP引物组合,以期为今后SRAP分子标记在白檀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PCR扩增结果影响差异较大,依次为模板DNA>dNTPs>Mg2+>引物>Taq DNA聚合酶.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系10 μL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0.75U、dNTPs 0.1 mmol·L-1、Mg2+2 mmol·L-1、引物0.4 μmol·L-1以及模板DNA 80 ng.利用稳定的SRAP-PCR体系,从17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在所建立的最优体系下,不同白檀基因组和不同引物组合均能稳定扩增,表明体系稳定可靠适用于白檀SRAP分子标记研究.


以科学的视角揭开作物转基因的神秘面纱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近现代农业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作物遗传改良技术。1996年首例转基因作物开展商业化种植,截至201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呈百倍增加。人们从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转基因在我国被"妖魔化",甚至出现"谈转基因色变"的局面。为使公众对转基因有科学全面的认识,对转基因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安全性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展望了转基因作物在我国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81选育报告
《大豆科技 》 2018
摘要:吉育481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14.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09.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4%。吉育481籽粒脂肪含量21.28%,蛋白质含量38.54%,蛋脂合计59.82%,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