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粉垄耕作对新疆盐碱土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粉垄耕作后结合大水漫灌洗盐措施对新疆盐碱土理化性质及棉花生长指标、产量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耕作模式,对土壤设置间隔粉垄、连续粉垄两个耕作措施,以传统翻耕为对照,对播种前、苗期、收获期3个不同时期土壤的容重、含水量、总盐指标变化和棉花生长势及产量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粉垄耕作降低了不同时期土壤耕作层的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间隔粉垄和连续粉垄在0~40?cm降低了土壤含盐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0~20?cm土层最为显著,分别比传统翻耕耕作层含盐量降低37%、37.5%,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生长势及产量,分别较传统翻耕处理增产46.2%和49.5%.间隔粉垄与连续粉垄对土壤的理化指标及棉花长势、产量影响无显著差异,说明粉垄对土壤结构影响持久,综合研究本区的土壤、自然环境等因素,可采用粉垄-传统翻耕-粉垄耕作模式,改良土壤结构,降低耕作层土壤含盐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氮配施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新疆覆膜滴灌棉田生产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氮肥利用率不高问题,研究氮肥减量下炭基肥对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石河子121团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设置不施氮肥(T1)、减氮施肥(T2)、施炭基肥(T3)、常规施肥(T4)4个处理.结果 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T3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下,T3较T2处理产量提高5.2%;从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可以看出,T3>T4>T2>T1,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氮素投入量、氮素吸收量、产量以及干物质累积量分析棉花氮素利用率和氮肥产量贡献率发现,T3处理棉田氮吸收量最高,氮素利用率为55.1%,氮肥产量贡献率为31.9%,其次为T4和T2处理.综上,在新疆覆膜滴灌棉田采用炭基肥方式(T3)进行氮肥减施15%可保持棉田产量稳定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标,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KWS系列甜菜品种抗病性鉴定
《新疆农垦科技 》 2020
摘要:新疆是我国甜菜制糖的三大基地之一,也是甜菜种植老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腐病和丛根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常规栽培与药剂防治无法从根本上防止根腐病和丛根病的发生,需通过选育抗病性较好的甜菜新品种来降低病害发生率,目前生产上98%以上的甜菜品种均由国外引进,因此,对国外引进的甜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的关键途径.本试验在多年连作、丛根病和根腐病混合侵染的人工病圃,对KWS公司育成的甜菜新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通过试验,从10份甜菜新品种中筛选出4个产量、含糖及抗病性表现较好的甜菜品种KWS4981、KWS5599、KWS7727及KWS6661,以供生产上进行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特有天敌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新疆这一特殊生态区内玉米田主要瓢虫资源的系统调查,旨在为该地区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采用网捕法结合目测法探明新疆11个地州41个县/市/区玉米种植区瓢虫群落组成.共获得1503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0种,其中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等种类为新疆玉米种植区优势种瓢虫,团聚丽瓢虫为新疆新纪录种.各玉米种植区瓢虫资源种类及个体数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伊犁州伊宁县最为丰富,达11种,而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瓢虫种类最少,仅为1种.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伊犁州的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但优势度指数较低;巴音郭楞蒙古州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最高.相似性分析表明,地州间相似性程度较高,32个地州组相似性程度相对较高,相似性系数≥0.5,占58.2%,其中巴音郭楞蒙古州与和田地区,所采集瓢虫相似性系数最高(0.83).新疆玉米田间瓢虫种类和数量整体较为丰富,自然控制能力较强,这为充分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资源,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粉碎工艺对天山雪耳营养成分溶出率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探究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天山雪耳子实体营养成分溶出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天山雪耳子实体的粒径,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脂肪、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显示,天山雪耳子实体经过普通粉碎的平均粒径为328.460μm,脂肪含量0.8%、蛋白质含量13.46%、粗多糖含量22.86%(均为质量分数);天山雪耳子实体经过超微粉碎的平均粒径为67.518μm,脂肪含量1.6%、蛋白质含量15.10%、粗多糖含量34.58%(均为质量分数);超微粉碎技术可有效增加营养成分的溶出率.天山雪耳子实体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为醇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的共性成分有1,2-环戊二酮、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3-二甲基马来酸酐、E,E,Z-1,3,12-十九碳三烯-5,14-二醇、黏糠酸、亚油酸、亚油酸乙酯、反油酸乙酯,超微粉碎后醇类物质和烷烃类物质含量均增加,酮类物质含量下降.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出,天山雪耳是优质的胶质菌,不同粉碎工艺得到的化学成分有差异,超微粉碎工艺对天山雪耳的营养成分溶出有显著的效果,该工艺对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溶出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特色林果合作社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20
摘要:在对新疆东疆以及南疆地区12家合作社及企业的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社品牌与区域公共品牌缺乏有效衔接,合作社自身营销能力低与产品销售中的脆弱性限制了品牌发展,信息交互不对称、不协调造成经营难度较高等问题.对此,相关单位应结合区域公共品牌与合作社品牌,设计并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同时发挥营销宣传的作用,并加强科学培训,提高社员意识,最终积极发挥信息交互作用,降低经营风险,使合作社品牌建设良性发展.
关键词: 新疆特色林果类合作社 合作社 品牌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现代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估新疆地区瓜田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esters,PAE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在评估区域采集了33个表层土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分析了土壤中检测出的11种PAEs化合物含量及主要成分,与美国纽约州制定的土壤中PAEs控制和治理标准进行比较,同时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模型,对5种检测出优先控制的PAEs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检测结果显示评估区域瓜田土壤中共检测出11种PAEs化合物,含量在57.30 ~ 3272.70 μg/kg之间,平均值为253.10 μg/k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主要污染物,占PAEs化合物总含量的90%以上;33份土壤样品中有6个样品DEP含量超过控制标准(未超过治理标准),超标率为18%,其余样品PAEs单体含量均未超过控制标准和治理标准;优先控制化合物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HQ)值均小于1.0,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DEHP的致癌风险(CR)值均小于1.0× 10-6,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评估区域瓜田土壤样本中存在PAEs污染的现象,与国内其他城市设施土壤PAEs含量相比,本研究中土壤PAEs含量相对不高,其污染程度、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瓜田土壤 健康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油菜网室壁蜂辅助授粉技术规程
《农村科技 》 2020
摘要:基于壁蜂具有耐低温、活动范围小、访花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管理简便、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本文研究了春油菜网室制种中制约壁蜂应用的技术难点,以期实现春油菜杂交制种的高产量、高纯度、低成本.自利用油菜杂种优势以来,人工辅助授粉是三系油菜不育系和品比杂交种繁育的主要技术,由于油菜单株开花量大、花期长,造成人工辅助授粉用工量大、授粉成本高、授粉不均匀、操作中易碰伤植株,并且授粉人员频繁进出网室可能造成花粉污染而降低制种纯度.壁蜂属膜翅目切叶蜂科壁蜂属群聚独栖昆虫,是一种优良的传粉昆虫.研究表明:1只雌壁蜂的传粉能力是1只蜜蜂(工蜂)的80倍,利用壁蜂授粉,其授粉成本较人工授粉降低11倍.因此,利用壁蜂开展春油菜网室的标准化制种技术研究,可实现春油菜制种节本增效,推广应用价值显著,且对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其他网室作物具有借鉴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