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机械播种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江西农业 》 2020
摘要:当前,设施农业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示范推广,蔬菜栽培品种日趋繁多,人工播种作业的劳动强度变大.基于此,介绍了机械播种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分析温室的建造要求以及旋耕机、平整地机、起垄机、穴盘播种机、移栽机的作业技术要求,为温室播种机械装备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新疆棉籽壳饲料化的应用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棉籽壳作为一种高蛋白日粮的代替粗饲料,在牲畜饲料中有广泛应用潜力,但棉籽壳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棉酚,影响其饲用价值.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棉籽壳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棉籽壳在新疆的饲料化应用情况、棉酚的危害、微生物发酵在棉籽壳饲料化过程中的优势、棉酚降解菌及菌群对棉籽壳脱毒效果的研究、棉籽壳脱毒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及饲喂效果以及微生物发酵技术在新疆棉籽壳饲料化中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棉籽壳在新疆的饲料化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镁对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的影响
《微生物学杂志 》 2020 CSCD
摘要:为明确工业配方中不同MgSO4添加量对枯草芽胞杆菌B201发酵过程及菌液保存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设置5个MgSO4添加量梯度(质量分数,下同)(0.13%、0.24%、 0.46%、0.87%、1.70%)。分别记录不同梯度MgSO4处理的发酵液灭菌前后pH值,以及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形态的变化,统计发酵结束后细菌的发酵周期、活菌数和芽胞率,测量发酵结束后发酵液pH以及残糖和残氮含量。实验表明,MgSO4的不同添加量对菌株B201发酵及菌液保存均有显著影响。添加量为0.87%和1.70%处理组灭菌后培养基的pH较灭菌前升高,培养基由中性变为弱碱性。接种后12 h取样观察,菌体明显变形,视野内菌数较少,且随着MgSO4添加量的增加发酵液活菌数下降,残糖和残氮升高,不利于保存。MgSO4相对合适的添加量为0.13%、0.24%和0.46%,三种MgSO4添加量的发酵液活菌数、残氮含量无显著差异;MgSO4添加量为0.24%时菌株B201芽胞率最高为89.33%,而MgSO4添加量为0.13%和0.46%时,芽胞率分别为80%和82.67%;0.46%MgSO4添加量可加速菌株B201发酵进程,发酵周期较其他两个处理缩短45.8%。为提高菌株B201的发酵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综合考虑MgSO4的添加量以0.46%为宜。研究结果不仅为实验室菌株B201的发酵优化提供参考,还为培养基的优化拓宽了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成熟度对青皮核桃鲜贮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温185’青皮核桃为试材,分别于8月22日(成熟度I,花后125 d)、8月27日(成熟度Ⅱ,花后130 d)、9月1日(成熟度Ⅲ,花后135 d)采收后,置于(-1±1)℃、相对湿度为75% ~85%条件下贮藏,测定不同采收成熟度青皮核桃贮期品质指标变化,评价其鲜贮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成熟度‘温185’青皮核桃贮藏35 d发生褐变,贮藏42 d出现青皮开裂及果实腐烂等现象;成熟度Ⅱ青皮核桃贮期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显著降低,延迟了青皮开裂,在贮藏后期较好地保持核仁含水量、青皮硬度和色泽,抑制核仁酸价的上升,使其贮至70 d时,腐烂指数为15.63%,裂果率为18.50%,核仁保鲜率为100%.可见,8月27日(成熟度Ⅱ,花后130 d)为‘温185’青皮核桃鲜贮原料的适宜采收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新疆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新疆葡萄酒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消费者心中有美好印象,广袤的土地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新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需要进一步挖掘“丝绸之路”葡萄酒文化和历史,在种质资源选育、栽培酿造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下功夫,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队伍,开发符合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酒品,细分市场,由葡萄酒大区转变为葡萄酒强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提高装瓶率,优先发展小产区、酒庄酒,与文化传播、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葡萄小镇.突出保护种植户利益,实施“保护老藤”行动,逐步稳妥恢复面积和产量.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将葡萄产业作为自治区改革、特色林果业推动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新疆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需求量.此种情况下科学合理地栽培农作物,加强控制病虫害,以此保障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以此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基于此,文章首先就做好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展开论述,然后针对农作物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量是小麦育种最重要的目标性状之一,而农艺性状能直观反映品种的优劣.为了研究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农艺、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演变以及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134份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和54份现代育成品种为材料,分别在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伊宁和山东泰安3个不同的生态试验点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种植和农艺性状观察.结果表明,9个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株高>粒宽>籽粒长宽比>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粒长>结实小穗数.进一步对9个农艺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证明各性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对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农艺性状的差异进行比较发现,地方品种的株高、穗长、籽粒长宽比大于育成品种,而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均小于育成品种,育成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地方品种,体现出近年来新疆小麦育种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籽粒长宽比等农艺性状的重点改良.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地域小麦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疆 冬小麦 地方品种 育成品种 农艺及产量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