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烯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开花后25 d,对库尔勒香梨新梢叶面喷施浓度为50、150、250、350、450 mg/L的烯效唑,定期测量新梢长度、粗度等生长指标,果实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烯效唑处理后能有效抑制库尔勒香梨新梢长、节间长、叶面积及叶片叶绿素值的增加,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新梢粗度的增加.150~450 mg/L的烯效唑效果较为明显.烯效唑处理后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可溶性总糖;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果实石细胞和粗皮果比率也随之增大,450 mg/L的烯效唑处理后表现最为显著.[结论]在库尔勒香梨新梢的快速生长期在叶面喷施250~350 mg/L的烯效唑能有效抑制新梢的生长,对果实品质影响不明显,可应用于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的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机采棉"四集中"管理技术
《中国棉花 》 2020
摘要: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春小麦品种(系)芽期抗旱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引进哈萨克斯坦春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为我国新疆春小麦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的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采用综合耐旱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参试小麦品种(系)的芽期抗旱性.[结果]引进春小麦的芽长5.25~87.41 mm、胚芽鞘长5.25~40.18 mm、根长21.67~98.65 mm、芽鲜重0.02~0.43 g、根鲜重0.02~0.64 g、芽干重0.004~0.09 g和根干重0.01~0.16 g,各性状的测量值都有所下降,芽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比根大.[结论]抗旱性较好的品种(系)有11个,依次为C1429(Д12Зритроспермнм)、C1442(Д315)、C1446(Д320)、C1428(Д Бт-10)、C1439(Д311)、C1441(Д314)、C1440(Д313)、C1444(Д318)、C1423(54427)、C1443(Д316)和C1431(Д254 No6,сар.2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弹切糕的研制及其质构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为切糕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以核桃、葡萄干等为主要制作原料,辅以低筋粉、玉米淀粉、可可粉、鸡蛋、细砂糖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质构和感官品质分析,研究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结果]影响Q弹切糕弹性和感官评分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可可粉添加量>低筋粉与玉米淀粉配比>糖添加量>干坚果添加量.最佳配方为低筋粉和玉米淀粉适宜比例为7:3,可可粉添加量为15 g,糖添加量均为40 g,干坚果添加量为150 g,制作的Q弹切糕感官评分最高.[结论]Q弹切糕与市售传统切糕相比,具有质地柔软、弹性十足、含糖量低、口感独特等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A1等位变异检测及其分布规律
《麦类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feruloyl arabinoxylan,FAX)含量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揭示其相关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变异规律,可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利用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TaBahd-A1基因位点的3对功能标记AFTA2、AFTB2和AFTC8,对124份新疆小麦品种(系)进行TaBahd-A1等位变异检测,并分析等位变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携带与低FAX含量相关的TaBahd-A1b等位变异材料占比(57.2%)最大,其次是与高FAX含量相关的TaBahd-A1c等位变异(29.1%),与高FAX含量相关的TaBahd-A1a等位变异占比(13.7%)最小;其中,98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携带TaBahd-A1a和TaBahd-A1c基因型的材料共占比38.7%,携带TaBahd-A1b基因型的材料占比61.3%;26份新疆春小麦材料中,携带TaBahd-A1a和TaBahd-A1c基因型的材料共占比57.6%,携带TaBahd-A1b基因型的材料占比38.4%.在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系)中,与高FAX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类型TaBahd-A1a和TaBahd-A1c的分布频率表现为引进品种(系)>地方品种>自育品种(系);与低FAX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类型TaBahd-A1b的分布频率表现为自育品种(系)>地方品种>引进品种(系).
关键词: 新疆小麦 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 等位变异 功能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60 mL/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农药使用现状
《新疆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随着香梨种植规模扩大及栽培管理模式的变化,果园内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农药使用量也逐年增加,对香梨质量安全和果园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农药不科学,不合理使用成为制约新疆香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本文根据香梨产区固定点连年调查数据,结合普查结果,明确了香梨园主要病虫害种类,了解了现行香梨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为库尔勒香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下滴灌周期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深松40 cm条件下,设置4、7、10 d/次3个滴灌周期,灌溉总量均为3600 m3/hm2,分析了不同滴灌周期对棉花农艺性状、蕾铃动态分布、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深松条件下滴灌周期7d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株高、主茎叶片数、蕾数及铃数,且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转向生殖器官,提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较4、10 d分别增加8.53%、4.98%、9.31%、8.38%,最终使籽棉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5.72%、16.50%、17.48%、18.38%.因此,深松40 cm条件下滴灌周期为7 d有利于农艺性状和产量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添加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角度分析麦田生物炭配施氮肥的可行性.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生物炭B(生物炭用量30 t·hm-2)、低氮N1(氮肥用量150 kg·hm-2)、高氮N2(氮肥用量300 kg·hm-2)、低氮配施生物炭BN1(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150kg·hm-2)和高氮配施生物炭BN2(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300 kg·hm-2),探讨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醇类、酯类、酸类、胺类六大碳源的代谢特征.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碳源代谢活性分别提高,表现为N1 >N2 >B >BN1>BN2>CK,氮肥、低氮配施生物炭可以改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酯类的代谢偏好;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是引起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的主要碳源;低氮配施生物炭处理(BN1)是提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生物炭 麦田土壤 微生物群落 Biolog-ECO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黄萎病棉株与健康棉株内生古菌定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微生物学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现今棉花黄萎病严重阻碍棉花的稳定高产,妨碍棉花产业的发展.在生物防治中内生菌潜力巨大,但关于内生古菌含量在棉花黄萎病棉株的变化规律鲜有报道.[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植棉地区黄萎病棉株和健康棉株内生古菌的分类学信息和数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新疆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典型生态区的内生古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内生古菌在新疆各采样地和不同生育期的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的群落组成相似.在不同生育期,新疆黄萎病、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蕾期达到最高值.在不同地区,新疆黄萎病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北疆地区最高,其次是东疆地区,最后是南疆地区.健康棉株则是南疆地区最高,东疆次之,北疆最低.[结论]新疆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不同的生育期以及不同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变化趋势显著,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内生古菌 新疆棉花黄萎病 定量 不同生育期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