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引进陆地棉种质材料纤维品质及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进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种质材料的性状-标记关联分析是发掘其优异基因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使用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99个SSR标记和42个In Del标记对94份国外陆地棉种质材料和27份新疆本地品种的纤维品质和农艺学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结构和Neighbor-Join聚类分析将陆地棉种质群体划分为2个亚群,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有9.42%的位点组合存在LD(p<0.01,r2≥0.05);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同时在2个播期检测到的与6个纤维品质性状、4个产量性状和4个农艺性状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分别有18个、10个和5个,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6.06%(1.17%~13.86%)、4.62%(1.18%~15.28%)和6.75%(1.87%~9.98%)。上述关联位点中共检测到188个等位变异,其中表型效应值大于0.6的优异等位变异有12个。研究结果可进一步用于分子辅助育种,并为基因精细定位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陆地棉 分子标记 关联分析 优异等位变异 等位变异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番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番茄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基因,提高番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的准确性,为该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一个与苗期绿茎基因紧密连锁的花粉败育型材料为母本,以一个苗期紫茎可育系为父本,通过集群分离(BSA)法分别建立30个F2单株的不育和可育DNA池,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技术检测足够量的简化基因组扩增片段,通过关联分析,获得目标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利用GO数据库对关联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通过SLAF测序共获得20.27 Mb的序列量;共获得103 250个SLAF标签,标签整体平均深度达160.39倍;完成了2个混合池间SLAF标签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共获得多态性标记6 892个;利用2个混合池进行关联分析,共得到8个与目标雄性不育基因相关的候选区域,区域平均大小为0.29Mb,区域内共有27个差异标记,146个候选基因。【结论】利用SLAF测序技术对番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

关键词: 番茄 雄性不育 简化基因组测序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水溶肥对棉秸秆基质栽培设施黄瓜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腐植酸水溶肥对棉秸秆基质栽培设施黄瓜的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确定腐植酸水溶肥在基质栽培设施黄瓜上的最佳施加量.【方法】以黄瓜品种"德尔99"为试材,采用槽式棉秸秆基质栽培,分别施加22.5、30、37.5kg/hm2(T_1、T_2、T_3)腐植酸水溶肥共3次,以清水作为对照(CK),定期测定黄瓜的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T_1、T_2、T_3处理的基质EC值、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CK,而通气孔隙度显著低于CK;T_2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T_1、T_2、T_3均显著增加了黄瓜的产量;T_2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单株结果数,施加腐植酸水溶肥的3个处理的黄瓜的第一开花坐果节位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T_2处理的腐植酸水溶肥能显著促进棉秸秆基质栽培设施黄瓜的生长及产量.

关键词: 黄瓜 腐植酸水溶肥 棉秸秆基质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株番茄早疫病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拮抗作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新疆昌吉、焉耆、喀什、乌苏、吉木萨尔五地多年种植番茄的农田土壤样品,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选取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有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培养法从加工番茄的根际土壤中分离拮抗菌,平板对峙培养实验进行初筛和复筛,根据培养特征、菌体形态及16S r DNA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初步鉴定,显微观察法观察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拮抗作用,盆栽法测定相对防效。【结果】共分离得到90株细菌菌株,初筛得到对番茄早疫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复筛选取2株抑制作用显著的细菌(J2-2、J2-4),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近似种;显微镜下观察到2株拮抗菌的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丝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在盆栽试验中,拮抗菌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相对防效可达到35%以上。【结论】筛选到的2株拮抗菌对番茄早疫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拮抗作用,对番茄早期病害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 分离 筛选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河油田T738井区顺层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

地质科技情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塔河油田T738井区位于上奥陶统浅覆盖区,发育大型岩溶缝洞型储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成像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该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和岩溶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要岩溶阶段及主控因素,并建立了岩溶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上部,储集空间主要有溶蚀孔洞、裂缝和大型洞穴,具有层状分布特征;加里东Ⅰ幕形成的溶蚀孔洞和裂缝以及颗粒灰岩中保留的原生孔隙整体规模较小;在岩溶水补给条件充足、先期裂缝和溶蚀孔洞提供优势运移路径以及以深切沟谷和断裂为排泄通道的水文地质背景下,形成了顺层岩溶发育模式,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勘探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键词: 顺层岩溶 洞穴系统 岩溶模式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效率棉花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对供磷强度的响应

棉花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磷效率棉花品种的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对不同供磷强度的响应。【方法】以前期筛选获得的磷高效品种新陆早19号和磷低效品种新陆早13号为材料,通过营养液培养比较不同供磷强度下各品种生物量、磷含量、根系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供磷强度达到50μmol·L~(-1)后,棉花生物量和根系长度不再随供磷强度增加而增加。棉花根表分泌磷酸酶活性随供磷强度增加而急剧下降,营养液实际p H下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浓度显著负相关。根系形态对供磷强度的响应不敏感,仅在不供磷与供磷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2个品种在磷效率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磷的利用效率上,在供磷强度为0~250μmol·L~(-1)条件下,新陆早19号的磷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新陆早13号。【结论】棉花根系形态特征参数和根系分泌质子与有机酸的数量对供磷强度的响应不敏感。不同磷利用效率品种的发现对于今后棉花节磷增效的生物学潜力与调控途径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实验材料。

关键词: 棉花 供磷强度 磷酸酶 根系形态 磷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硫酸铵对饲料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等氮量情况下,硫酸铵和尿素在为饲料玉米供应氮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设置4个处理,测定基础土壤有机质、pH、速效N、P、K,饲料玉米成熟期各处理0~20 cm土壤速效N含量,饲料玉米各器官养分吸收量,饲料玉米产量。【结果】处理OPT下速效氮含量最低,处理FT下速效氮含量最高;不同处理下穗轴干物质无显著差异,玉米叶、整株干物质、茎干物质、穗皮和籽粒均有差异;施用硫酸铵肥料能够显著促进饲料玉米对N、P_2O_5、K_2O的吸收;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施用硫酸铵显著促进了饲料玉米对P_2O_5的吸收比例,对K_2O的吸收比例明显低于CF、OPT和OPT处理;不同处理间饲料玉米穗行数、行粒数无显著差异;等氮条件下,施用硫酸铵肥料能够增加饲料玉米产量,全程供氮时能够显著增产。【结论】与尿素相比,在等量供氮条件下,施用硫酸铵肥料能够增加饲料玉米产量。

关键词: 饲料玉米 硫酸铵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阴条件下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遮阴条件下滴灌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日变化特征。【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新冬40号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光和遮阴50%两个光照处理下分别设置450×10~4(M1)、525×10~4(M2)、600×10~4(M3)、675×10~4(M4)和750×10~4株/hm~2(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灌浆期光合日变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遮阴明显降低了滴灌冬小麦的LAI,但与自然光相比,遮阴处理下SPAD值略有提高。遮阴导致各密度处理冬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升高;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明显降低,其降幅依次为4.14%~11.44%、5.76%~9.05%、7.15~22.47%和16.12%~33.54%。【结论】在50%遮阴条件下,M2处理(525×10~4株/hm~2)各项生理指标表现较好,产量最高,为5250.26 kg/hm~2,可供大田生产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 遮阴 密度 滴灌 光合日变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在新疆玛纳斯县试验站兵湖村五队,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中棉297-5为材料,设N 0、90、180、270 kg/hm24个氮水平,于棉花苗期、蕾期、花期、花铃期及吐絮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叶、蕾+花、壳、絮、籽不同器官,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棉花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分配、氮素利用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施氮量0~180 kg/hm2,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棉花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棉花和氮肥的价格,求得棉花最佳经济氮肥用量和最高产量氮肥用量143和159 kg/hm2,对应的产量分别是1 634和1 637 kg/hm2,与最高产量施氮量相比,采用最佳经济施氮量在保证棉花产量基本不降低的条件下(为最高产量的99%~100%),可节约氮肥10.1%。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各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80 kg/hm2,棉花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过量的施用氮肥使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下降。氮肥利用率与棉养分吸收、分配趋势一致,以180 kg/hm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等,新疆玛纳斯县中等肥力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为143 kg/hm2。

关键词: 棉花 施氮水平 产量 养分吸收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春31号种子活力与穗位和籽粒成熟度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新春31号的种子活力与穗位、成熟度的关系,分别在花后15d、20d、25d、30d、35d收获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种子,测量种子长、宽、厚、千粒重等性状,并通过发芽实验分析发芽率、幼苗高度、干鲜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花后35d收获的穗中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在同一部位,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幼苗干鲜重和种子活力指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中部穗位>下部穗位>上部穗位。经逐步回归分析,种子活力与千粒重和籽粒宽度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个指标可用作筛选高活力种子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小麦穗位 成熟度 物理性状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