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采收期对‘大久保’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北方地区主栽品种‘大久保’桃为试材,就不同采收期(7月17日、7月22日、7月28日)分别对冷藏期和货架期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出汁率、膜透性、褐变、腐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P1(7月17日采收)桃硬度最大、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但具有平均单果重最低,TSS含量最低,褐变最严重等不利于商品价值保持的缺点。P3(7月28日采收)桃平均单果重最大,出汁率最高,但硬度最小,膜透性增加最多,腐烂最重,贮藏保鲜的时间最短。P2(7月22日采收)桃平均单果重、硬度、TSS、可滴定酸含量和出汁率、褐变等情况介于P1(7月17日采收)桃和P3(7月28日采收)桃之间,但膜透性最低,腐烂最少。因此综合考虑认为,P2(7月22日采收)即八成熟是‘大久保’桃采摘的最佳时期。


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果实细胞壁物质(CWM)、共价结合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离子结合果胶(I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增加;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采后3d后开始升高,分别在第9天和第12天出现活性高峰,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采收时就开始升高,并持续到贮藏末期,但纤维素酶活性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半纤维素、ISP和CSP呈极显著相关,与WSP和纤维素呈显著相关;而β-Gal和α-L-Af不仅与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细胞壁组分的相关度均大于其它细胞壁降解酶,但纤维素酶未表现出相关性。0℃和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京白梨’果实纤维素、半纤维素与CSP含量的下降和ISP与WSP含量的增加,降低了α-L-Af、β-Gal、PME和PG活性,推迟果实软化;乙烯利的作用不大。【结论】采后‘京白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壁降解酶中,β-Gal和α-L-Af可能是果实早期软化的主要因子,PME和PG促进了果实后期软化,但纤维素酶作用不大。0℃和1-MCP能显著抑制‘京白梨’果实细胞壁代谢,延缓果实软化;乙烯利未显著促进果实软化进程。


不同原料配比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粪和锯末不同质量比混合堆肥,通过调节水分和加入过磷酸钙和石灰,研究了腐熟过程中发酵参数对堆肥温度、水分、pH、C/N和植物养分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3 d堆肥期间,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长,50℃以上累计达20 d;含水量和C/N持续下降,C/N各处理下降幅度不同,T值小于0.6的处理仅处理4、处理5、处理6;pH值先升后降,53 d后趋于稳定,接近7左右;全磷和速效磷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幅最大的均为处理5;全钾和速效钾则先降后升,处理5的含量和增幅均最大。综合各因素来看,处理5的物料配比较适合本地区鸡粪高温堆肥发酵。


钙—钙调素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细胞内存在一条新的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热激引起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迅速上升,而磷脂酶C/1,3,5-三磷酸肌醇(PLC/IP3)信号系统的参与是热激引起[Ca2+]i升高的因素之一.热激也提高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和CaM蛋白的积累,钙调素基因AtCaM3是Ca2+-CaM热激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成员.钙调素下游信号分子研究表明:AtCaM3通过CaM结合的蛋白激酶AtCBK3或CaM结合的蛋白磷酸酶AtPP7改变热激因子AtHSFA1a的磷酸化状态以调节AtHSFA1a的活性,进而影响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植株的耐热性.


冬小麦抗旱性状遗传力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水地(浇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和旱地(雨养)条件下,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冬小麦株高、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穗粒数、黄叶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其杂交后代的抗旱性遗传力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穗下节长、黄叶数、籽粒饱满度、落黄特性、成穗数、株高等7个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胁迫 抗旱指数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指标


低酚陆地棉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低酚陆地棉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进行全固体组织培养,直接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激素是影响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MSB培养基中添加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却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中添加IBA和BA也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附加适当浓度的IBA和KT能直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最适激素组合(1.0 mg/L IBA,0.5 mg/L KT)能使诱导棉花下胚轴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并且在3个月内就可肉眼观察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MSB培养基中附加1.0 g/L谷氨酰胺和0.5 g/L天门冬酰胺有利于胚萌发成苗。本研究建立了简便高效的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培养体系,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到植株再生约需5~6个月时间。


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高达82.57%,而硫线磷40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为73.05%;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48 h对2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7.346 11、3.345 6μg/mL;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3μg/mL处理中,2龄幼虫在沙柱中的平均移动距离仅为0.04 cm和0.05 cm,而对照处理的线虫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50μg/mL处理2龄幼虫48 h后,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12%和0.45%,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不同灌水处理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遗传规律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