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冷藏方式对桃采后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后包装和不包装的‘大久保’桃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8℃冷藏(A)、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B)和0℃冷藏(C)方式下的硬度、出汁率、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B冷藏方式下,包装较不包装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降低了果实出汁率和-βgal活性;与冷藏期比较,货架期后冷藏方式A和B果实表现为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以及出汁率和-βgal活性升高。与冷藏方式A和B比较,冷藏方式C果实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较高,出汁率和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货架期后,不包装的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和-βgal活性降低,但包装处理却能减缓上述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桃采后用30μm聚乙烯袋包装、于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处理,能使桃果实在贮藏期保持较低的可溶性果胶含量和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出汁率,并能使桃在货架期正常后熟软化,是贮藏桃的一种较好方式。


苹果果实β-Gal和LOX活性变化特性及其与果实软化的关系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和‘金冠’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脂氧合酶(LOX)在果实发育、成熟和软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采后乙烯调控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后熟过程中,金冠果实β-Gal活性显著高于富士,在果实后熟软化期间这种差异尤为突出;而富士和金冠果实LOX活性呈相似的变化规律,虽然花后富士的活性高峰显著高于金冠,但之后其活性下降迅速,并一直低于金冠。采后苹果果实β-Gal和LOX均受乙烯调控,乙烯抑制剂1-MCP极显著地抑制β-Gal和LOX的活性,而乙烯利对二者活性起促进作用,但因品种耐藏性不同其促进效应不同。综合来看,苹果果实β-Gal和LOX活性表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并且β-Gal在果实贮藏初期受乙烯的调控作用较LOX显著,因此认为在苹果果实软化早期β-Gal的作用可能大于LOX。
关键词: 苹果 采后 β-半乳糖苷酶 脂氧合酶 活性 乙烯调控


苹果实生树嫩芽阶段转变相关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分析了5株苹果杂种实生树(红玉×金冠)嫩芽中蛋白质含量随节位升高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节位升高蛋白质带发生变化,共发现6条阶段转变相关蛋白质带,分子量估算值分别为17.5、19、33、38、51和55 ku。其中55 ku蛋白质表现为定性变化,随着节位的升高,46节出现,之后保持不变,到达125节后又突然消失。17.5、19、33、38和51 ku等5种蛋白质是定量变化。17.5、33、38和51 ku等4种蛋白质在低节位时含量较低,到达一定节位时突然升高,到达较高节位时又突然降低;19 ku蛋白质在5株实生树上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但定量变化的临界点与上述5种蛋白质相同。


冀东地区西伯利亚白刺开发利用价值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9 CSCD
摘要:西伯利亚白刺是华北沿海地区仅有的一个白刺种,在冀东滨海地区有一定的野生群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0~50 cm土体平均全盐含量最高达到1.97%,极端最高值达到3.99%。其果汁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高达444.07 mg/100 g,仅次于酸枣,排在各类蔬菜、水果的第二位,是开发功能饮料的上好原料。果实成熟后的嫩茎叶含粗蛋白28.80%,粗纤维8.86%,粗脂肪2.24%,是优质的饲料。种子脂肪含量17.2%,其中油酸含量25.02%,亚油酸含量69.02%,是生产优质保健食用油的好原料。所以,西伯利亚白刺是开发利用重盐碱地和沿海滩涂的优良植物,极具开发价值。


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的田间试验方法,于2006~2007年间,在甘肃省和云南省各设5个试验点,研究了北、南异地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随海拔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即播种~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的"三段生长"时间相应延长。反映生育期长短的出苗~成熟天数与海拔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海拔每升降100m,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延长或缩短4~5d,株高和穗上叶数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趋势。
苹果果实发育期间细胞壁组分变化特性
《西北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国光、红星、金冠和嘎拉5个苹果品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成熟过程细胞壁物质(CWM)、水溶性果胶(WSP)、共价结合果胶(CSP)、离子结合果胶(ISP)、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各组分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5个品种果实CWM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均以果实膨大期为其含量下降的转折点;果实总果胶含量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其中CSP为主导成分,富士和国光果实CSP含量最高,WSP含量最低,嘎拉与红星果实3种果胶含量变化居中,金冠果实总果胶含量最低且变化小,但在近成熟期红星和金冠果实WSP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果实半纤维素含量也具相似的变化规律,国光、富士和金冠等3个品种的高峰值显著高于嘎拉和红星;比较5个品种纤维素含量,国光果实在成熟期之前显著高于其他4品种,而其他4品种的纤维素含量变化比较平稳.


土壤因子对链霉菌S506定殖和促生功能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链霉菌S506是从植物根际分离获得的具有促生、防病和降解根系毒素功能的根际微生物,为了解土壤环境条件对其在根际定殖和功能表达的影响,以链霉菌S506为试材,研究了土壤质地、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对S506在番茄根际土壤定殖及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链霉菌S506在番茄根际定殖和促生作用发挥的土壤质地为壤土,其次为砂土和黏土;试验所设温度梯度中,利于S506在根际定殖的环境温度为30℃,其次为22.5℃和15℃,而利于目的菌株促生功能表达的环境温度则依次为22.5℃、30℃和15℃;适宜于目的菌株在根际定殖和促生功能发挥的土壤相对湿度为20%、25%,其次为15%和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