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生物熏蒸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室内测定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球茎甘蓝、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芥兰、油菜和菠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7种蔬菜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防效,其中球茎甘蓝的熏蒸效果最好,在处理15 d后线虫的死亡率为92.1%,而菠菜的熏蒸效果最差,仅为51.9%。在35°C条件下球茎甘蓝处理9 d后,线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其熏蒸效果显著高于20°C和30°C处理。25 g球茎甘蓝碎段与200 g土壤混合后15 d、30 g球茎甘蓝与200 g土壤中混合后12d可杀死100%的线虫,30 g甘蓝与200 g土壤混合后熏蒸15 d也能达到100%的防效,各种蔬菜的对线虫的防效均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生物熏蒸 南方根结线虫 芸薹属蔬菜 死亡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生长性状的QTL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鸭梨和京白梨杂交得到的F1(145株)实生苗为作图群体,通过对AFLP和SSR两种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应用Joinmap 3.0作图软件,368个AFLP标记、34个SSR标记构建了分属18个连锁群的梨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各连锁群的LOD值在4.0~7.0范围之间,图谱总长度覆盖梨基因组1395.9cM,平均图距为3.8cM。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与生长性状相关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检测到与新梢生长量、新梢茎粗、节间长度、节间数量、树干径、树高及皮孔密度7个农艺性状连锁的QTL位点35个,其中主效QTL位点11个(LOD≥3.5)。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农艺性状QTL位点多集中在LG16连锁群上。

关键词: 分子遗传图谱 QTL分析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豆12遗传图谱初步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优良大豆品种冀豆12与野生大豆ZYD02738杂交建立基础群体,利用F2为作图群体,研究SSR标记位点在该群体中的多态性、偏分离并构建遗传图谱。结果表明,两亲本间SSR位点多态性比例79.9%,偏分离位点比例9.7%,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25个连锁群,总长度837.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1.2 cM,标记间排列顺序与公共连锁图一致性较强。该研究为国内学者研究冀豆12遗传网络和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QTL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关键词: 大豆 冀豆12 遗传图谱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2009 CSCD

摘要:通过测定玉米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后的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调查病情指数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抽丝期与乳熟期前后的近红外区冠层光谱反射率值与病情指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②近红外波段745~900nm可作为预测病情指数的特征波段。③依据玉米蜡熟期的光谱数据可预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关键词: 弯孢菌叶斑病 冠层光谱 玉米 产量损失 叶绿素

稻草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调控土壤供氮的措施,是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我国烟叶整体质量的关键问题。以云南水旱轮作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还田和稻草翻埋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供氮能力,稻草还田方式不同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有所差异。在烤烟旺长期,稻草覆盖还田明显增加了土壤氮素矿化量;采收期,稻草翻埋还田处理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增加显著。在烟株整个生育期,稻草覆盖还田和稻草翻埋还田处理的土壤累积矿化量分别达到139 kg/hm2和129 kg/hm2,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0.4%和12.2%。由此说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尽管稻草还田促进了土壤氮素矿化,增加了土壤供氮量,但两种稻草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浓度,提高了其总糖和还原糖浓度,改善了上部烟叶品质。其中,两种还田方式的影响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烟碱浓度约降低18%和17%,总糖和还原糖浓度约增加23%和19%。稻草还田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稻草 覆盖和翻埋 氮素矿化 烟叶品质

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网棚内人工接种1叶1心至11叶1心期的3份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材料(DB544、沈137、90110)和3份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材料(掖107、掖478、5003),调查其发病率,明确了抗病材料7叶前的抗病性与7叶后一致,感病材料7叶后的抗病性比7叶前要强;由此认为,玉米苗期为研究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适宜时期。进而研究了相同环境条件下,网箱或网罩内灰飞虱在抗、感玉米材料上的落虫数和灰飞虱在上述6份材料上饲养死亡50%的时间。结果显示:灰飞虱对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的趋性以及灰飞虱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上的生存力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不是通过抗传毒介体灰飞虱而实现的。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灰飞虱 趋性 生存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温带果树SRAP-PCR退火温度的优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RAP技术是一种多态性和信息量丰富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有关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很少涉及到退火温度。因此,我们利用梯度PCR技术,对SRAP-PCR过程中的两步退火温度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较好的退火温度组合。通过对第一步前5轮循环的退火温度梯度37~50℃的实验,其退火温度可提高到41℃;对第二步后30轮循环的退火温度梯度50~60℃的实验,其退火温度可提高到52℃。应用该程序在苹果、桃、板栗、梨和樱桃等5个树种各4个品种进行扩增,均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 温带果树 SRAP-PCR 退火温度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可见光光谱进行夏玉米氮营养诊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作物氮营养诊断需要大量的实验室分析和破坏性取样,时效性和便捷性不足。高光谱技术被逐渐应用到作物氮营养监测当中,但由于仪器昂贵并需要专业的软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可见光光谱进行夏玉米氮营养诊断的可行性,并试图寻找适宜的表征作物氮营养的可见光光谱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绿光值、蓝光值、红光标准化值、绿光标准化值和蓝光标准化值等多个图像参数均与夏玉米的植株全氮含量、叶片SPAD值有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低施氮条件下,叶脉硝酸盐浓度低于2000 mg.L-1时,绿光值、蓝光值、绿光标准化值和蓝光标准化值与叶脉硝酸盐浓度有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在高施氮条件下,叶脉硝酸盐浓度高于2000 mg.L-1时,随着叶脉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图像参数呈平台反应,不再增加。综合比较来说,以绿光标准化值和蓝光标准化值为最好,与各常规的氮营养诊断指标的相关系数介于0.45~0.66之间。

关键词: 夏玉米 可见光 叶脉硝酸盐浓度 绿光标准化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方式及其内吸传导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葡萄糖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以不同浓度外源葡萄糖(Glc)处理小麦幼苗,探讨外源Glc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水势和光合作用,抑制植株的生长,而水分胁迫下外源Glc处理能明显增加叶片水势和光合色素含量,并使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后复水处理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升高,而使蒸腾速率(Tr)下降。同时,外源Glc处理显著提高了水分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促进不定根和侧根的生长,植株干重比单一干旱处理提高14.32%~40.39%。由此表明,水分胁迫下外源Glc通过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提高叶组织的渗透调节能力,改善叶片的水分状况,提高了叶片的光合功能,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小麦 葡萄糖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