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峡水库淹没区作物多样性及其特点
《湖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三峡库区环境变化对作物多样性的影响,保护受淹区的作物资源,对蓄水前淹没区存在的 作物进行调查,有各类作物39科、94属、143种(变种),但其种植生长范围均延伸至淹没线以上,蓄水 后,生存空间仍然存在。库区(淹没区)作物多样性组成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一些大田粮油作物(如水 稻、玉米、小麦、油莱)、部分蔬菜大量引入了推广品种,以致这些作物农家品种的数量显著减少,甚至罕 见;二是果树资源丰富。其中,柑橘在果树品种多样性中占重要地位,这主要得益引种和育种成果;三是 蔬菜最具多样性,依然保留有丰富的地方品种。对零星种植的农家品种可采取随户迁移或补救性收集 避免损失。要关注小宗经济作物的保护和发展。蓄水前,已不断有新品种替换原有品种,要从利用新品 种和保护原有品种两方面入手保护库区作物物种及品种的多样性。


钾肥用量和品种对桑叶生产及蚕茧质量的影响
《土壤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为期 4年的田间施肥试验和 1季养蚕试验 ,研究了钾肥用量和钾肥品种对桑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K2 O 1 5 0、30 0、375kghm-2 a-1 处理分别比不施K肥年均增产桑叶 2 3.9%、31 .7%、36 .0 %;等量钾肥时 ,KCl对桑叶增产效果基本等同于K2 SO4;施钾增产效果有逐年增加趋势 ,同时钾肥施用表现后效。施钾明显提高桑叶中N、K和S(K2 SO4为钾源时 )含量 ,而降低Ca、Mg和Zn含量 ,对P含量影响不大。结果显示 ,钾肥施用大幅度促进了桑树对各种养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施钾明显促进桑叶品质的改善 ,随着钾肥用量增加 ,桑叶中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糖分和油脂含量均呈增加趋势。KCl施用也能提高桑叶品质 ,但效果比K2 SO4差。蚕茧质量测试结果表明 ,桑树施钾后对喂养的蚕茧品质产生正面影响 ,蚕重、全茧量、上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茧丝净度等指标均因施钾而提高 ,高量钾比低量钾效果好 ,在等量钾用量时K2 SO4对蚕茧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KCl。


波尔山羊纯种繁育报告
《湖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杂交改良等方面,对引入的波尔山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能适应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条件,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6 kg,2月龄重14.0 kg,6月龄重24.0 kg,周岁公羊重40.0 kg、母羊重33.0 kg,成年体重♂93.5 kg、♀55.2 kg,母羊窝均产羔率171%,各项生产性能基本接近原产地水平。与地方品种宜昌白山羊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重等指标比地方羊提高36.8%-69.9%,6月龄羔羊出栏体重可达22.6 kg,只均增收65.10元,改良效果明显。


灰色关联分析用于稻米品质综合评价的改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4 CSCD
摘要:根据最新的国家米质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对用于稻米品质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分析结果作了解释和预测,对学术界关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价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念。表2,参16。


大比例尺度下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 1个自然村 (光芒村 )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 ,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 ,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 4 8.8%、4 9.6 %、6 4 .3%和73.6 % ;(2 )土壤 pH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 :pH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变异系数
频数分布
半方差分析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