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沉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神经保护作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沉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是来源于瑞香科沉香属或拟沉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其中,沉香精油(agarwood essential oil, AEO)是沉香主要的功能活性组分,在神经保护作用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常被用来舒缓身心,缓解焦虑、抑郁和治疗失眠。大量研究表明,AEO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色酮类、倍半萜类、芳香族类、脂肪酸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其中2-(2-苯乙基)色酮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其特征组分。然而,AEO尚无明确的规范分级及质量检测标准,品质参差不齐,极大影响沉香产业的发展。AEO功效与其化学成分组成有着密切关联。从不同的原料(品种、产地、造香方式及时间)和不同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法)得到的AEO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建立健全AEO规范分级和质量检测标准,揭示AEO的化学成分与原料和提取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由于人们对沉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沉香属野生种群数量迅速下降,造成野生资源枯竭。但随着人工种植和人工诱导方法的推广,沉香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AEO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综述了不同来源AEO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神经保护作用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分析了目前AEO研究存在的问题。


CMV通过影响效应因子MpC002的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
《生物技术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桃蚜是CMV的重要传毒媒介,效应因子MpC002在桃蚜取食寄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MV和MpC002均存在于蚜虫唾液中,但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利于病毒传播知之甚少。为探讨CMV影响MpC002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方法】利用绝对定量的qPCR法建立CMV拷贝数检测的标准曲线方程y=-3.163 1x+39.763。【结果】桃蚜取食CMV感染辣椒10s体内CMV含量最高,然后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CMV含量不断降低,其获毒过程符合非持久性传毒特征。取食CMV感染辣椒5min-24 h的桃蚜MpC002表达量显著降低至取食前的37%-58%;取食CMV感染辣椒的3龄、4龄若蚜和1-4龄若蚜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8 d、2.07 d和6.47 d,显著长于取食未处理辣椒的1.25 d、1.47 d和5.33 d,但1龄和2龄若蚜发育历期在CMV感染辣椒和未处理辣椒间无显著差异;平均产蚜期、总产蚜量和单日平均产蚜量分别为10.03 d、16.87头和1.67头,显著短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14.27 d,39.73头和2.82头;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6.87、0.21、1.24,均显著低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39.73、0.31、1.36,平均世代周期(13.02 d)和种群加倍时间(3.26 d)均显著长于取食未处理辣椒桃蚜的12.00 d和2.30 d。【结论】CMV能显著抑制桃蚜MpC002的表达,从而延长其发育历期和降低其繁殖,最终抑制其种群的增长。
关键词: CMV 辣椒 桃蚜 效应因子MpC002 种群增长


椰子GPAT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催化TAG生物合成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限速酶,决定了约三分之一的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直接影响植物油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椰子脂肪酸积累以中链脂肪酸为主,其椰子油用途广泛,供不应求.椰子独特的脂肪酸积累路径,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了解脂肪酸积累路径上关键基因GPAT在椰子脂质合成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拟南芥GPAT基因家族序列,在椰子基因组中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和Pfam结构域筛选,最终鉴定出14条椰子CnGPAT基因家族序列(CnGPAT1~CnGPAT14).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nGPAT基因分为3个亚家族,分别包含1、1、12个家族成员.亚族Ⅰ CnGPAT6定位于质体,在叶片中有大量表达,预测其参与叶绿体膜脂合成;亚族Ⅱ CnGPAT11定位于内质网,在胚乳中大量表达,预测其参与椰子胚乳TAG合成;亚族Ⅲ中各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CnGPAT4在胚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预测参与椰子组织损伤补位修复.根据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域预测结果,CnGPAT酶多为碱性亲水蛋白,均具有酰基转移酶活性结构域,部分CnGPAT还具有磷酸酶活性结构域.这些结果为椰子GPA T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椰子脂肪酸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 椰子 基因家族 CnGPAT TAG 生物信息分析


光周期对反刍动物激素分泌、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周期是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它与不同类型和颜色的光线共同作用后,对动植物和人类生命活动规律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光照时长差异明显,将这些光周期差异与现代养殖技术和气候变化等相结合应用于生产,对促进家畜养殖节本增效和高品质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光周期对反刍动物的影响,主要针对光周期变化对反刍动物体内激素分泌、生产性能(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和行为等的影响进行综述,并通过对比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解析光周期对反刍动物的综合影响,以期为光周期在反刍动物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基于Gaofen-2影像和面向对象的椰子林分类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子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海南椰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快速获取椰子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信息对热带作物产业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国产Gaofen-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文昌市东郊镇为试验区,开展椰子林遥感分类研究。基于最优分割尺度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选取4个光谱特征、5个植被指数和32个纹理特征为辅助参量,构建了4种不同的面向对象分类组合(光谱特征、光谱特征+纹理特征组合、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组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特征组合)进行椰子林分类提取,并与基于像元的椰子林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仅采用基于像元分类方法,椰子林的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 accuracy, OA)和用户精度(user’s accuracy, UA)分别达到87.05%和85.21%。(2)相比基于像元分类,4种面向对象分类组合的OA值提高了5.51%~8.72%。(3)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组合提取椰子林分类结果最优,OA值和UA值分别达到95.77%和97.15%;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的组合也得到了较好的分类结果,OA值和UA值分别为94.88%和94.42%;所有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全部参与分类得到的OA值和UA值分别为94.67%和94.17%,低于仅使用光谱特征或者植被指数的组合。综上,国产高分辨率Gaofen-2影像在椰子林遥感精准识别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结合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提取椰子林分类信息,研究结果可为多云多雨地区大尺度椰子林遥感识别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椰子林 面向对象分类 分割尺度 Gaofen-2影像


中糖2号在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的综合评价
《种子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在全国各个蔗区的适应性,中糖2号参加了2018—2020年在全国5省区18个区试点开展全国甘蔗新品种第13轮联合区试1年新植2年宿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以全国18个区试点的数据结果统计,1年新植2年宿根平均蔗产量6 734 kg/667 m~2,比对照ROC22增产11.16%,14点次增产;平均含糖量957 kg/667 m~2,比对照ROC22增产7.29%,12点次增产;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3.67%,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30%,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52%,比ROC22低0.20个百分点。第1年新植蔗产量6 598 kg/667 m~2,平均含糖量900 kg/667 m~2,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3.57%;第1年宿根平均蔗产量6 693 kg/667 m~2,比ROC22增产15.66%,平均含糖量1 017 kg/667 m~2,比ROC22增产13.25%,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5.28%;第2年宿根平均蔗产量6 963 kg/667 m~2,比ROC22增产26.53%,平均含糖量952 kg/667 m~2,比对照ROC22增产17.10%,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75%。平均甘蔗纤维分为11.80%,比对照ROC22高0.70个百分点。通过人工接种鉴定对黑穗病的抗性级别为1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对花叶病的抗性级别为2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中糖2号高抗黑穗病,适宜机械收获。


热带作物秸秆覆盖对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甘蔗叶、菠萝茎叶等热带作物秸秆作为农业覆盖材料对土壤质量及玉米生长的影响,为热带作物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为种植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设置甘蔗叶覆盖(SLM)、腐熟甘蔗叶覆盖(RSLM)、菠萝茎叶覆盖(PLM)和富贵竹茎叶覆盖(FLM)4个处理,以塑料地膜覆盖(CK1)和无覆盖(CK2)为对照,研究不同秸秆覆盖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以及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热带作物秸秆覆盖,与无覆盖相比,可以有效提升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提升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富贵竹茎叶覆盖效果最显著,与塑料地膜覆盖相比,土壤pH提高9.01%,有机质提高6.42%,全氮提高17.59%,速效钾提高477.79%,有效磷含量低于塑料地膜覆盖,但差异不显著;与无覆盖相比,土壤pH提高22.22%,有机质提高21.63%,全氮提高24.51%,有效磷提高2.74%,速效钾提高389.38%。腐熟甘蔗叶和富贵竹茎叶覆盖可以显著提升玉米产量,其他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热带作物秸秆覆盖可以提升土壤质量、促进玉米增产,富贵竹茎叶覆盖在改良土壤方面的效果显著,腐熟甘蔗叶覆盖对于玉米增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热带作物秸秆 地面覆盖 土壤质量 玉米产量 资源化利用


胶红酵母ZTHY2对雷州黑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胶红酵母ZTHY2对雷州黑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4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雷州黑鸭,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7、2×10~8、2×10~9 CFU/kg胶红酵母ZTHY2,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胶红酵母ZTHY2可提高雷州黑鸭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胶红酵母ZTHY2可增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2×10~9CFU/kg胶红酵母ZTHY2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提高CD3+、CD4+活性,CD19+、CD20+含量及CD4+/CD8+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2×109CFU/kg组胸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上调(P<0.05),脾脏IL-2、IL-4 mRNA的表达上调(P<0.05),法氏囊IL-4mRNA的表达下调(P<0.05)。由此可见,胶红酵母ZTHY2能够提高雷州黑鸭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添加2×10~9 CFU/kg胶红酵母ZTHY2时效果最佳。


草豆蔻种子的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
《种子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验室双层纸上发芽法,通过温汤、苏打水和NAA浸种处理草豆蔻种子,并进行干燥和保湿贮藏实验,探究草豆蔻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贮藏特性。结果表明,草豆蔻种子不耐高温,30~60℃温汤浸种30 min,草豆蔻种子可以萌发,70℃以上难以发芽;用苏打水浸泡2 h、8 h, NAA5及NAA50浸种比清水处理发芽势高。在干燥和湿沙贮藏条件下种子生活力差异极显著,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长的交互作用下,种子生活力差异极显著;草豆蔻种子不做处理常温放置在室内,30~60 d便会失活,但在低温潮湿环境下,种子生活力可以维持5个月以上;最优贮藏方式是保湿保鲜(2~3℃)贮藏,在第5个月使用TTC染色法仍有87%的草豆蔻种胚具有活力。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取食玉米和水稻后草地贪夜蛾肠道代谢谱的差异
《环境昆虫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应性,本试验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比较其取食玉米Zea mays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后的发育、存活和繁殖,同时,对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肠道进行解剖,运用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探究幼虫在分别取食两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后肠道代谢谱的差异,筛选与不同寄主取食相关的重要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显示,相较取食玉米叶片(对照组),取食水稻叶片(试验组)的世代周期延长(38.05±0.35 d),成虫前期存活率下降(0.46±0.01),生命表参数中净繁殖力R0(191.68±33.54)、内禀增长率r(0.125±6.77)、周限增长率λ(1.133±7.65)均低于对照组;肠道代谢谱中,共有75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下调587个,上调163个,取食水稻叶片较取食玉米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组氨酸、α-亚麻酸(ALA)和莽草酸;上调的代谢物有天冬酰胺基半胱氨酸以及N-乙酰氨基甲酸等,这些代谢物涉及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通路。本研究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取食不同寄主的适应机制提供了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