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识别NG PAM序列的Cas9变异体编辑玉米ZmSCD基因及其效率测试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评估SpCas9-NG在玉米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潜力,以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ZmSCD作为编辑对象,该基因缺失会使苗出现白化现象,以此直观评估编辑效率。依据SpCas9和SpCas9-NG分别识别的5′-NGG-3′和5′-NG-3′PAM序列的规则,在ZmSCD的第2和第3外显子上设计了靶点后,成功将靶点序列构建至SpCas9及SpCas9-NG敲除载体上,再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敲除载体导入玉米自交系KN5585中,将愈伤组织培养至分化出叶片组织时,统计白化苗率,以此得出不同编辑器的编辑效率,并对白化苗提取基因组后进行测序。通过3轮遗传转化SpCas9分别获得76,125,28个愈伤组织,SpCas9-NG获得100,69,30个愈伤组织。结果显示,SpCas9的3轮遗传转化的基因编辑效率分别为14.47%,13.60%,10.71%,SpCas9-NG编辑效率分别为12.00%,10.14%,13.33%;对其白化苗测序结果显示,均在靶点附近获得重叠峰。结果表明,SpCas9-NG在玉米中的编辑效率与传统SpCas9相似,显示出同样的基因编辑能力;相比之下,SpCas9-NG具备更宽泛的PAM序列适应性,这意味着它的靶点设计能力更为灵活,允许在玉米基因组中实现更加精准和多样化的编辑。

关键词: 玉米 SpCas9-NG 编辑效率 Zm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密苗机插栽培模式对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水稻育秧阶段大棚占地面积大,苗床取土难等问题,探讨了水稻密苗机插栽培技术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水稻密苗机插栽培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熟水稻品种“吉粳30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低播种量(CK)、中播种量(B1)、高播种量(B2)3个播种量处理,分析不同播种量处理对水稻产量、成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B1处理水稻实收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生产成本降低。

关键词: 水稻 播种量 产量 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糯质诱导系

玉米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应用广泛,糯玉米育种中常用的单倍体诱导系均为硬粒型,与糯玉米杂交后子粒呈角质状,不利于标记识别.通过构建诱导系×糯玉米自交系的F2∶3群体,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双诱导"技术,实现糯质诱导系快速创制.结果表明,吉糯诱15(诱导率8.6%)在28个新糯质单倍体诱导系中综合性状最好,可为糯玉米单倍体育种提升效率.

关键词: 糯玉米 糯质诱导系 诱导率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排酸处理对沃金黑牛肉品质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排酸处理对沃金黑牛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健康无病、发育正常的沃金黑牛8头,同一饲养管理,饲养至30月龄进行屠宰,宰后取同一背最长肌12~13肋处西冷部位,试验分为未排酸组和排酸组(4℃排酸6 d),分别测定剪切力、肉色、加压失水率、离心失水率、蒸煮损失、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等食用品质参数,水分、粗蛋白、肌内脂肪等营养品质参数以及黏合力、凝聚性、弹性、黏结性、黏性、咀嚼度、硬度等质构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食用品质:未排酸处理组肉样与排酸处理组肉样的pH值、加压失水率、离心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肉色L*值:未排酸处理组、排酸处理24 h组、排酸处理6 d组差异极显著(P<0.01)。肉色a*值:未排酸处理组和排酸处理24 h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排酸处理6 d组差异极显著(P<0.01)。肉色b*值:未排酸处理组和排酸处理24 h组差异显著(P<0.05),未排酸处理组和排酸处理24 h组分别与排酸处理6 d组差异极显著(P<0.01)。未排酸处理组肉样与排酸处理组肉样的熟肉率、蒸煮损失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营养品质:未排酸处理组肉样和排酸处理组肉样粗蛋白差异显著(P<0.05)。未排酸处理组肉样和排酸处理组肉样的水分、肌内脂肪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质构特性:未排酸处理组肉样与排酸处理组肉样黏合力、弹性差异极显著(P<0.01)。未排酸处理组肉样与排酸处理组肉样凝聚性、黏结性、硬度差异显著(P<0.05)。未排酸处理组肉样与排酸处理组肉样黏性、咀嚼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食用品质、营养品质以及质构特性分析得出,低温排酸处理6 d组的沃金黑牛肉品质整体上优于未排酸处理组。

关键词: 排酸处理 沃金黑牛 牛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FecB基因高通量HRM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准确性评价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绵羊FecB基因高通量检测HRM方法并对其准确性进行检验,实验首先采用基因组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筛选出BB、B+和++基因型基因组各 2 份,参照HRM原理分别设计检验引物H1 和H2并进行系统检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使用H1 引物扩增效率及特异性良好,但不能分辨BB基因型,而使用H2 引物扩增效率及特异性良好,且能够有效识别 3 种基因型.扩大检验群体发现,使用H2 引物的HRM技术重复性良好.以基因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为参考标准,检验HRM方法的准确性发现BB基因型检验敏感度为 75%,B+和++基因型敏感性分别为 96.2%和 100%,总体准确率为 96.9%,证实该方法能够满足育种实践对检测技术准确性的要求.绵羊FecB基因HRM检验方法的建立为高繁殖性状肉羊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

关键词: 绵羊 FecB基因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法 基因组PCR 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半干旱区滴灌玉米对不同磷钾肥施用方法的响应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方法对东北半干旱区滴灌玉米生长发育、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滴灌玉米磷钾滴施时期和次数,为东北半干旱区玉米磷钾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8-2019 年在吉林松原,以翔玉998 为试验材料,设置P0(不施磷处理)、K0(不施钾处理)、P1(磷肥 100%基施、钾肥 50%基施,50%钾肥分 3次追施)、K1(钾肥100%基施、50%磷肥基施,50%磷肥分4 次追施)、P1K1(磷钾肥100%基施处理)和P4K3(50%磷钾肥基施,剩余50%磷肥分4 次追施、50%钾肥分3 次追施)6 个处理.结果表明:磷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P1 相比,玉米产量提高4.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6.8%(P<0.05),花后磷素积累增加 33.3%(P<0.05),显著提高磷肥当季回收率21.6 百分点和磷肥农学效率28.5%.钾肥分次滴施(P4K3)处理与钾肥一次基施(K1)处理相比,玉米产量提高3.5%,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1%(P<0.05),钾肥当季回收率和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4.9 百分点和 53.5%;磷钾分次滴施处理与磷钾一次性基施相比,玉米产量提高 5.0%,花后磷素吸收量增加26.3%,磷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9.5 百分点和32.6%;钾肥当季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2 百分点和95.5%.在滴灌条件下,磷钾肥分次滴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还可以促进花后养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综合考虑,磷钾分次滴施(P4K3)处理是较为适宜大田生产的滴灌施肥技术.

关键词: 玉米 磷钾肥 滴灌 产量 磷钾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对我国玉米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近40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982—2020年期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玉米品种推广面积为依据,筛选出近40年来我国种植的郑单958等27个玉米大品种,累计推广3.21亿公顷,占期间我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29.09%,其中超大品种4个,分别是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先玉335;特大品种6个,分别是浚单20、掖单2号、农大108、掖单13、四单19、烟单14,推广年限在8~30年之间,平均17.63年,单年最大推广面积在69.97万~456.95万公顷,平均150.79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 13个品种单年超66.67万公顷的省(区)是山东、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大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变化特征是1982—1989年期间快速上升、1990—1997年期间面积占比稳定、1998之后下降,至2020年面积占比下降到12%左右。裕丰303、中科玉505等具有发展成为大品种的潜力,未来智能设计育种将高效培育出新一代突破性品种,加速提升我国玉米单产水平。面对当前玉米生产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建议在区域试验的分布布局、试验精准度和品种审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关键词: 1982—2020年 玉米 大品种 历史沿革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截短绵羊鹦鹉热衣原体rMOMP183-390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绵羊鹦鹉热衣原体(Cp)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实验将编码Cp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omp A基因序列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合成质粒pET-28b(+)-ompA,另外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将omp A截短克隆至pET-28b(+)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b(+)-ompA1-182和pET-28b(+)-ompA183-390,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并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3个重组蛋白,结果显示,重组MOMP183-390蛋白(rMOMP183-90)表达效果最好.以rMOMP18-390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检测Cp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该方法检测羊痘病毒、布鲁氏菌、羊口疮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羊临床常见病的阳性羊血清,结果显示,除Cp外,该方法与其他阳性羊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将Cp阳性血清2倍倍比稀释(1:50~1:6 400)后采用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当Cp阳性血清稀释达1:1 600时,仍可检测到抗体,敏感性高;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采用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以及间接血凝(IHA)试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随机选取的120份临床羊血清,结果显示该方法与IHA、western blot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5%和91.67%;进一步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381份吉林省5家羊场的绵羊血清样品,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2.83%(87/381).本研究建立的绵羊Cp ompA重组截短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Cp临床样品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ompA基因 间接ELISA 待检血清 抗体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S诱导粒用高粱的突变体筛选和鉴定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粒用高粱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创制粒用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粒用高粱亲本系2055B和1012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调查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叶色、叶形、穗型、育性及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粒用高粱亲本系的出苗率、幼苗成活率、结实率均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突变率则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水平EMS处理对两亲本的抑制作用不同,恢复系10125的出苗率、成苗率、结实率受抑制作用均小于保持系2055B。综合考虑出苗率、结实率和突变率等数据,2055B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为14 h和0.25%,10125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是14 h和0.3%。通过对诱变后M2代进行表型观察、鉴定和筛选,获得了早熟、矮秆、分蘖等性状的突变材料,初步构建了粒用高梁EMS突变体库,为开展高粱育种和功能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种质和基础材料。

关键词: 粒用高粱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在作物上应用的国内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菜碱是一种生物碱,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动植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和非常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在低温、盐、干旱、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下,施用外源甜菜碱在作物上应用的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甜菜碱 作物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