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吉尔吉斯斯坦采矿业现状与合作需求分析

化工矿产地质 2020

摘要:吉尔吉斯斯坦坐落于中亚东北部,在中亚地区具有战略通道的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矿业是吉国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本文采用时序数据,分析吉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总结吉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显示吉国矿业存在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且过渡依赖金矿开发、矿业开发产业链不完整、本国黄金储备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矿业发展政策与环境、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应用现代采矿技术。结果表明吉国在矿产开发利用、建设矿业和工业产业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中国相关单位、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吉国的矿产开发利用合作。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矿产资源 合作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对南疆棉田籽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

摘要:为探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南疆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普通PE地膜为对照(CK),通过小区控制性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降解地膜天壮1号(T1)、天壮2号(T2)、金发(JF)和巴斯夫(BSF)的降解率及其对棉田土壤水分状况、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降解地膜降解率表现为T2>T1>JF>BSF,至生育期结束,仅T2进入全降解期,其余3种地膜仍处于破碎期.BSF覆盖下耕层土壤含水率稳定性较强,蕾期、花期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较PE地膜高17.9%和18.5%,而T2处理降解过早,土壤水分快速蒸发,深层水耗严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JF处理进入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最晚(覆膜后78 d),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分别低于PE处理1.69个和0.14 g,导致减产40.82%.T1覆盖下棉田土壤水分含量、吐絮期生殖器官占比、籽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PE处理相比均无显著下降.研究表明,T1地膜在南疆棉区应用可以保持较好的水分,确保产量不下降的同时有效降低残膜污染.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率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杏新品种'黄金油杏'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金油杏'是利用从新疆轮台搜集的特异资源种子经实生选优培育而来的杏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8.6 g,最大果质量45.4 g.果皮金黄色,中厚,光滑细腻,有光泽.果肉金黄色,肉质软细,硬度中,纤维少,多汁,风味浓甜,芳香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9.6%~22.6%,总糖含量15.35%,总酸含量0.46%,维生素C含量21.4 mg·100 g-1.果核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腻;仁甜、较饱满,可食率93.0%.郑州地区3月上旬开花,果实6月上旬成熟,11月上中旬落叶.采果期长,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7~10 d.生长势强,成花易,以花束状果枝、短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丰产性好.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我省各地区及周边省杏的栽培区域均可种植栽培.

关键词: 新品种 '黄金油杏' 甜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酸对不同施肥处理灰漠土遗留磷的活化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土壤磷的活化潜力及释放特征是土壤遗留磷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以长期定位施肥的灰漠土为试验材料,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3种处理,以高浓度(10 mmol·L?1)和低浓度(2 mmol·L?1)柠檬酸对土壤遗留磷进行多次浸提,探究柠檬酸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灰漠土遗留磷的活化潜力及特征.研究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遗留磷的活化总量为NPK>NPKM>CK,与土壤总磷含量变化一致;高、低浓度柠檬酸对供试灰漠土遗留磷的活化潜力基本相当(>80%).供试土壤遗留磷的急剧释放伴随土壤pH的大幅下降,说明酸溶解是主要活化机制.高浓度柠檬酸活化整个阶段,NPK处理土壤磷的释放量均高于NPKM处理;而在低浓度柠檬酸处理前期,NPKM释放的磷量大于NPK,相关元素中仅与镁元素的释放一致,可见低浓度柠檬酸活化前期NPKM处理土壤磷的活化很可能来自镁磷.高浓度柠檬酸对灰漠土遗留磷的活化前期以无机Ca8-P活化为主,后期以无机Ca10-P活化为主.综上,柠檬酸可显著促进不同施肥处理灰漠土遗留磷的活化,鉴于灰漠土遗留磷的高活化潜力,可通过适当减量施肥及土壤磷高效利用管理等措施促进作物再利用.

关键词: 柠檬酸 遗留磷 活化潜力 施肥方式 灰漠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瓢虫种类及其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系统调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瓢虫资源种类,为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网捕法和目测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9个县市14种典型生境90样点的天敌瓢虫种类组成与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共获1 173号标本,隶属于3亚科11属20种,其中优势种为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和方斑瓢虫Propylea quaturodecirnpunctata,中国双七星瓢虫Coccinulla sinensis(Weise,1889)为新疆新记录种。不同生境中瓢虫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杂草生境瓢虫种类最为丰富,达13种,而苹果园生境瓢虫种类最少,仅为1种。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生境系统中麦田与水稻田生境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0.710 942、0.693 948,且丰富度指数也很高,而均匀度指数较差,为0.396 785、0.356 619,而且优势度指数也较低;而苹果园和桃树园前3个多样性指标都很低,优势度指数却最高;不同地区中尼勒克县和伊宁县的多样性指数都很高,各为0.703 382、0.667 679,并丰富度指数也很高,各为1.257 681、1.645 922,但这两县的均匀度指数较差,各为0.361467、0.289 969,优势度指数也较低;而特克斯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301 030,而且丰富度指数较低,为0.378 923,优势度却最高,为0.500 000。【结论】外界干涉越频繁,对瓢虫种类的分布、物种类群多样性均不利,群落结构较单一,生态系统越不稳定,影响伊犁河谷地区的瓢虫群落结构变化。在伊宁县、尼勒克县等地区以及瓢虫种类最为丰富的生境上加强瓢虫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可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控害效应。

关键词: 伊犁河谷地区 瓢虫 种类与分布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有机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滴灌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为棉花优质高产、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田间小区滴灌栽培试验,化肥减量微生物菌剂替代对新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习惯施肥(CF)相比,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OPT+M-N30%)处理的棉花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数及衣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棉花单铃数和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6.42%,5.09%.且OPT+M-N30%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高于其余施肥处理,较农民常规施肥增加了7.74%、5.97%、1.70%.[结论]优化施肥减氮30%增施微生物菌剂处理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表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有机替代 棉花 优化施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烫处理对高添加量马铃薯生全粉馕制品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0%、40%、45%及50%马铃薯生全粉与面粉复配后的粉质特性、淀粉黏度特性(RVA参数),对比未经热烫处理和经热烫处理后不同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0%、40%、45%及50%)与面粉复配揉制成面团的拉伸特性、产气能力、馕坯挂壁率及馕制品感官品质,以此确定热烫处理对高添加量马铃薯生全粉馕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的马铃薯生全粉与面粉粉质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者降低,淀粉黏度特性参数整体升高,淀粉回生值增加;采用40%以上热烫处理后的马铃薯生全粉与面粉复配后可显著提高面团的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增强面团发酵活力和产气能力,使馕坯挂壁率达到100%.但热烫处理的马铃薯生全粉与面粉复配后做成的馕制品,其风味、色泽等感官品质指标显著低于面粉制成的馕产品.

关键词: 热烫 马铃薯生全粉 高添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筋度面粉对洋芋鱼鱼子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低筋、中筋、高筋粉和新鲜马铃薯所制洋芋鱼鱼子的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放置时间对低筋洋芋鱼鱼子影响最小,中筋洋芋鱼鱼子影响最大.蒸的方式洋芋鱼鱼子的得率中筋粉>低筋粉≈高筋粉,煮的方式洋芋鱼鱼子溶出率中筋>高筋>低筋.质构品质发现:采用蒸制口感均较煮制更具嚼劲.综合评定指标高筋粉洋芋鱼鱼子最佳食用方式蒸制,中筋粉、低筋粉洋芋鱼鱼子蒸煮方式品质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不同面筋 鱼籽 烹调品质 质地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玉米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解析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对指导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高效利用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生产利用价值.[方法]以玉米黄改系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亲本黄早四为共同亲本与11个代表性自交系构建的、包含2 0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RIL)的巢式关联分析群体(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population,NAM)为试验材料,分别与改良瑞德*黄改系杂优利用模式的代表自交系郑58和昌7-2进行测交,并在全国4个玉米主产区10个试验点开展测交群体的多环境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鉴定.在开展NAM测交群体产量和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各性状在NAM群体及其测交群体之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联合逐步回归(Joint stepwise regression)模型进行了NAM及其测交群体QTL定位和产量QTL的复等位遗传分析,并对NAM及其测交群体定位QTL所在区域的遗传重组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型分析结果表明,2个测交群体的株高和产量相关性状(主要是行粒数和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均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但强优势测交组合(郑58测交群体)的产量表现与NAM群体自身的产量表现相关性较低,表明相对于弱优势测交组合(昌7-2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的产量表现受RIL家系自身的产量影响较小.QTL定位结果表明,与NAM群体相比,利用其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数目较少,但能解释更高的表型变异.昌7-2和郑58测交群体定位到的QTL中,分别仅有27%和25%的位点与NAM群体定位结果重叠或相邻.主效位点的复等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郑58测交群体(强优势测交组合),在单穗产量QTL中,68.69%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骨干亲本黄早四.但在昌7-2测交群体中(弱优势测交组合),仅有36.36%的增产等位变异来自黄早四.利用郑58测交群体共鉴定到13个重要的产量相关基因组区段,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在其中的11个区段表现为增产,这些区段对黄早四杂种优势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QTL所在区域的重组率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郑58测交群体检测到的QTL所在区域具有较低的遗传重组率,符合杂种优势相关位点更容易分布于低重组区的基因组基本特征.[结论]在强优势测验种郑58遗传背景下,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变异对测交组合的产量具有重要遗传贡献,定位到的相关遗传区段与玉米杂种优势形成密切相关.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杂种优势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金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农村科技 2019

摘要: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对4个金花菜地方品种(江都、温岭、海安、扬州)在三亚大棚条件下的叶长、叶宽、株高、分枝数、茎粗、单株鲜重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花菜品种扬州的产量最高,667米2产量达1 160.97千克,此品种叶面积大、生长速度快,适合在三亚冬季栽培与推广.

关键词: 金花菜 大棚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