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新疆石榴皮中的总黄酮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新疆石榴皮中的总黄酮.[方法]以单因素为研究基础,分析温度、pH、吸附穿透曲线及洗脱液浓度、料液比等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石榴皮总黄酮的条件,并找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石榴皮中黄酮类物质纯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液pH为4、温度30℃、料液比1∶4(g/mL)、洗脱液乙醇体积为90%.该工艺富集纯化石榴皮黄酮类物质效果较好,石皮总黄酮的纯度由7.25%提高至17.32%.[结论]能有效的洗脱色素、叶绿素等非目标成分,科学合理的分离纯化石榴皮中总黄酮,且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小麦秸秆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炭对灌耕风沙土改良效果.[方法]以灌耕风沙土为供试土壤,小麦秸秆炭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炭(CK);(2)67.5 t/hm~2生物炭;(3)112.5 t/hm~2生物炭;(4)225.0 t/hm~2生物炭.玉米生长后期测定产量,采集土壤分析相关养分指标.[结果]0~20 cm和20~4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施用小麦秸秆炭对灌耕风沙土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施用小麦秸秆炭能够显著增加灌耕风沙土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在0~2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14.5%~29.6%,、48.9%~89.5%、28.7%~93.5%、6.9%~31.3%.在20~4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38.1%~56.0%、24.9%~40.1%、30.8%~68.1%、15.6%~45.2%.施用小麦秸秆炭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增产了28.7%~49.2%.[结论]施用小麦秸秆炭能够提高灌耕风沙土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楠和蜡梅茎结冰动力学过程的差热扫描分析
《植物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0.66±0.2)℃/min(0℃~-20℃)的降温速度下,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分别对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活体幼茎和经过10 min高温煮沸的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茎的形态解剖结构对他们的结冰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楠和蜡梅的活体幼茎在结冰过程中的差热扫描曲线均出现3个放热峰;而经过高温杀死后的茎仅出现1个单放热峰。分析结果表明,2种植物活体幼茎的3个放热峰可能与其木质部、质外体、韧皮部、形成层的结冰、脱水以及髓组织的结冰、脱水过程有关。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滤纸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差热扫描曲线出现与高温杀死的茎类似的放热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法可以探测植物组织结冰过程中的放热强度、结冰温度及其与结冰动力学过程相关的大量细节,适用于植物的结冰动力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酒糟饲用菌种发酵条件优化
《饲料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探讨了不同发酵条件对甜高粱酒糟蛋白质含量及酶活力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饲用菌种发酵甜高粱酒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甜高粱酒糟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发酵时间做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确定甜高粱酒糟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25 d、发酵温度31℃、接种量1.8%、接种比例1∶1.2.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为21.34%.经优化后的发酵甜高粱酒糟,饲用品质得到显著的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胁迫对甜瓜幼苗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盐碱胁迫下矿质离子分布与甜瓜耐盐碱性的关系,为甜瓜耐盐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对盐胁迫耐受性不同的2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3个盐碱浓度处理,在幼苗期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甜瓜各器官对Na+、K+、Ca2、Fe2、Mg2+、Cu2、Zn27种离子选择性吸收和分配的差异.[结果]受到盐碱胁迫影响,2个甜瓜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均增加,K+含量均下降,变化趋势与浓度上升呈正相关;Ca2、Mg+含量随浓度变化在根部表现为递增,但在茎、叶部含量表现为下降,Fe2、Cu2、Zn2含量在不同胁迫浓度下的各器官中均显示出不同变化趋势.风味5号吸收的Na+总量低于西州密17号,K+、Ca2总吸收量均高于西州密17号,Mg2、Fe2、Zn2总量差异较小.风味5号向叶部输送分配K+、Ca2、Mg2+较多,同时在茎中截留大量的Na +,而西州密17号叶部、茎部积累大量Na+和K+,并且根部积累较多Ca2、Mg2,造成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叶片中K+/Na+、Ca2 +/Na+和Mg2 +/Na+比均高于西州密17号.[结论]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通过在茎中区域化Na+,选择性吸收和向叶片分配K+、Ca+、Mg2等矿质离子维持体内离子平衡,达到缓解盐害,适应盐碱胁迫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为科学防控甘薯田杂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倒置W法9点取样,对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新疆荒漠绿洲区甘薯田杂草有46种,隶属于19科42属,其中禾本科10种、菊科8种、藜科5种、豆科3种、蓼科3种,其它科1~2种。相对多度大于1的杂草有20种,其中优势杂草有7种,分别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藜Chenopodium album、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mitis,常见杂草有13种,分别为龙葵Solanum nigrum、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苦苣菜Sonchus arvensis、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大蓟Cirsium japonicum、虎尾草Chloris virgata、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和艾蒿Artemisia argyi,还分布有一般性杂草26种。【结论】优势杂草中危害最重的杂草是马唐、马齿苋和稗草,其相对多度分别为16.29、13.27和11.36。核桃-甘薯间作甘薯田杂草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8,高于甘薯单作田,而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25和0.60,低于甘薯单作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菜生产使用豌豆品种(系)比较试验
《新疆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优异的豌豆品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昌吉州豌豆主要种植地区之一奇台县,筛选引进4个豌豆新品系。这四个品种选育方向为:籽粒深加工、供内地芽菜生产使用。本实验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品系比较试验,筛选出优异的豌豆品种,在昌吉州东三县进行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1号冰川前缘土壤中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氮转化能力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冰川前缘原生裸地土壤中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并且对其氮转化能力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富集培养基从天山1号冰川前缘土壤中富集,分离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纯化后的单菌落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6S rRNA测序的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对分离得到的菌株其对氨氮和硝态氮转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为期15 d的监测。【结果】通过富集培养共分离得到5株光合细菌,活细胞吸收峰检测结果显示这几株菌在480、510、590和810 nm处有明显吸收峰;菌株最适生长pH为7.0。分子生物学鉴定4株为类球红杆菌(命名1Y, 241, GZ, G6),1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LG)。菌株LG对氨态氮的转化率最高为65.71%,菌株GZ为56.22%次之,其余转化率为53%左右。菌G6对硝态氮的转化率最高能够达到95.79%,其次是菌株LG为95.58%,最弱的是菌株241为69.96%。并且,经光合细菌转化后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仅有2%左右转化为亚硝酸盐,其余均转化为菌体蛋白。【结论】光合细菌能够高效地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其对于贫瘠土壤中氮素的固定和高效利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