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

中国果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10年9—11月,山西水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科技人员针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进行了专题调研,其中在苹果主产区运城市4个县(区)随机抽取了11个乡(镇)的21个苹果园,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控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逐年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栽培管理措施跟不上以及重治疗轻预防,导致病情逐年加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苹果园生态系统为有机整体,综合运用土肥水管理措施,采用现代栽培技术,注重良好树势和健康树体的培育;采取简便、有效的措施降低树体带菌量和保护伤口,减少发病率;掌握关键时期喷药,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有效治疗的综合治理对策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发生现状 治理对策 山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鸡毒支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鸡毒支原体(MG)感染常称之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一种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气管炎和气囊炎,以咳嗽、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道啰音为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太136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13606(原名太原13606)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1996年以稳产高产品种太原610为母本、大穗矮秆品种太原851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节水冬小麦新品种,2009年9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在该品种选育过程中,在F2~F4代针对植株高度加大选择强度,同时兼顾抗病性(条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矮化黄叶病毒)等质量性状的选择;在F5以后的高代则针对大穗、抗寒性、分蘖成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高粱上也得到应用。由于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因此它的发展和应用为高粱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此文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类型,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关联遗传学、突变体等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高粱 分子标记技术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小麦面粉膨胀势进行初步定位,可以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和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花培3号’和‘漯麦4号’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试验,研究了面粉膨胀势的遗传方式,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其进行QTL分析。结果发现,面粉膨胀势由微效多基因控制,为数量性状。QTL定位结果表明,在北京点定位到2个与面粉膨胀势相关QTLs,位于4A染色体上。这两个位点均来自母本‘花培3号’等位基因的增效作用,其效应值分别为0.4298和0.5948。河南点只检测到1个与面粉膨胀势相关QTL,也位于4A染色体上。该位点来自母本‘花培3号’等位基因的减效作用,其效应值为0.3024。3个QTLs位于4A染色体上的不同标记区间,共解释面粉膨胀势37.92%的表型变异。两地没有检测到共同的QTL。尽管北京点的两个位点贡献率分别为11.29%和21.48%,但不是稳定的QTL,可能在小麦面粉膨胀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上应用不是很大。

关键词: 小麦 面粉膨胀势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棉花区试抗虫棉的抗性变化与产量分析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03-2010年山西省棉花区试参试材料为样本,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携带的标记基因NPTⅡ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目的基因抗棉铃虫性能呈下降趋势;棉花新病害萎蔫综合症严重影响棉花产量;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上升,而衣分变化不大。

关键词: 山西区试 抗虫棉 标记基因 棉花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太原市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管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太原市为例,系统分析了玉米地、麦地、马铃薯地、果园地、退耕还林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铁、锰、铜和锌等微量元素有极显著影响;土壤养分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最大,全氮和有机质的变异系数最小;有机质、全氮、和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玉米地>麦地>果园>退耕还林>马铃薯地,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玉米地>麦地>果园地>马铃薯地>退耕还林地。太原市土壤肥力总体偏低,由于受经济效益和农事活动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差异显著。

关键词: 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太原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对石榴采后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大籽’石榴为试材,就不同气体成分对其采后果皮褐变机理及果实贮藏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下,石榴果实采后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递减的趋势,且随着贮藏期延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缓慢增加,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贮藏参数(5%CO2,3%~5%O2)可减缓石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减少酚类物质的氧化,有效地减轻石榴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品质。

关键词: 石榴 气调贮藏 采后生理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籽南瓜种间杂交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整播期克服了南瓜属种间花期不遇的问题,以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3个种共12个材料与黑籽南瓜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黑籽南瓜为母本不结实,以其他3个种为母本则均可结实。美洲南瓜×黑籽南瓜及印度南瓜×黑籽南瓜杂交获得的果实内均无种子。获得了18株中国南瓜×黑籽南瓜F1植株。种间杂种F1植株雄蕊退化,以其作为母本以中国南瓜或黑籽南瓜为父本进行回交,可结实但无种子。中国南瓜×黑籽南瓜F1形态为双亲中间型偏父本,其抗病性、抗虫性不及父本黑籽南瓜而倾向于母本中国南瓜。

关键词: 黑籽南瓜 美洲南瓜 中国南瓜 印度南瓜 种间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利用率及氮去向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蔬菜农田大量施用有机肥对无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区15N示踪法,连续2季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肥利用率及其有机肥后效对土壤残留化学N肥(15N标记尿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学氮肥(CF)和增施有机肥(CF+M)2个处理第1季蔬菜体内分别有25%~26%和14%~18%的N来自化学N肥,化学氮肥利用率(UEN)分别为25.61%和18.16%;有机肥后效也显著影响第2季蔬菜体内来自土壤残留15N标记尿素的百分数(NDF)和第2季蔬菜对第1季残留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CF和CF+M2季累积对第1季所施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分别为28.76%、19.60%。与CF比较,CF+M对每季收获后0~200cm土壤剖面15N标记尿素的回收率影响不显著,但增施有机肥促进剖面硝态氮的累积与下移;CF+M也显著提高了每季收获后15N标记尿素的损失率,第2季收获后CF和CF+M的15N标记尿素损失率分别为53.7%、61.2%。

关键词: 菜田 有机肥 化学氮 氮肥利用率 氮去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