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稞响应燕麦镰孢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草原与草坪 》 2018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青稞与燕麦镰孢菌在转录水平上的互作,以抗病青稞NQK-01-03和感病青稞甘青2号为材料,以Illumina HiSeq Xten为平台,对抗感病青稞在接菌前、接菌20d和40d后茎基部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经过测序质量控制,抗感病青稞茎基部共得到112.97Gb Clean Data。DEGs基因表达注释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4 280个,其中,上调基因2 037个,下调基因2 243个。通过BLAST软件与COG、GO、KEGG、KOG、NCBI-NR、Pfam、Swiss-Prot和eggNOG数据库进行比对,28 869条Unigene获得注释信息,NCBI-NR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数量最多达到3 981条,占全部注释基因的13.79%。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Q-value≤0.05主要有5条,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苯丙基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抗病青稞NQK-01-03和感病青稞甘青2号之间GO注释系统包含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主要分支。eggNOG和NCBI-NR注释的新基因数目最多分别达到1 833和2 396个,所占比例分别为59.22%和77.4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垄膜保墒集雨对旱地桃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干旱区地理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高西北黄土高原旱地果园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是该地区桃树稳产丰产的核心问题。探讨垄膜保墒集雨技术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利用垄膜覆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田定位试验方法,在年均降雨量500 mm左右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选择5 a成龄"秦王桃"桃园,连续4 a研究了垄膜保墒集雨全年覆盖(PFM)、垄膜保墒集雨3~6月底覆盖(JM,2月底覆膜,6月底揭膜)及清耕(对照,CT)条件下不同土层(0~30 cm和30~60cm)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酶活性的变化。实验表明:与CT相比,PFM和JM两种处理均显著改变了果园土壤有效养分成分,但两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0~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PFM和JM分别较CT增加了27.7%和14.6%;其中0~30 cm土层有效磷PFM较JM减少了31.0%;在30~60 cm土层,碱解氮PFM较JM增加了9.7%、有效磷减少了11.5%;PFM、JM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的活性,降低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0~30 cm土壤PFM和JM较CT脲酶活性分别增加21.5%和51.42%,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11.2%和21.4%,JM较PFM更有利于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提高。可见,垄膜保墒集雨技术JM处理更有利于果园土壤养分转化和树体养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腐烂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中国果树 》 2018
摘要:为了科学有效地控制梨树腐烂病的危害,在甘肃省张掖市试验场三站十九区梨园,以19年生‘早酥’梨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10种药剂对梨树腐烂病刮除病斑后的治愈率、愈合宽度和复发率。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药剂对梨树腐烂病均有治愈作用,第1次调查结果表明,除1.8%辛菌胺喷剂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的治愈率均在90.0%以上,其中腐殖酸铜、20%丙环唑乳油125倍液和新腐迪膏剂3种药剂的治愈率最高,均达96.7%;第2次调查拂蓝克、腐殖酸铜和40%氟硅唑乳油500倍液处理的治愈率较高,分别为82.9%、78.5%和77.7%。拂蓝克、40%氟硅唑乳油500倍液、腐殖酸铜和25%戊唑醇乳油125倍液处理后的病斑愈合宽度最大,分别达到3.87、3.67、3.60、3.50 mm。拂蓝克、腐殖酸铜和40%氟硅唑乳油500倍液3个处理梨树腐烂病复发率最低,分别为17.4%、21.5%和22.2%。综合分析认为,拂蓝克、腐殖酸铜和40%氟硅唑乳油500倍液3种药剂可作为梨树腐烂病田间高效防控药剂,建议在当地推广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苗期阔叶杂草藜高效防除药剂田间筛选
《中国麻业科学 》 2018
摘要:开展了40%2甲·辛酰溴EC等5种除草剂以及40%2甲·辛酰溴EC+48%灭草松AS等9个混用组合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藜的田间试验,旨在筛选出对胡麻更为安全、对阔叶杂草藜具优良防效的新型除草剂及其混用组合,为安全、有效防除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0%辛酰溴苯腈EC、40%2甲·辛酰溴EC+48%灭草松AS、30%辛酰溴苯腈EC+48%灭草松AS、40%2甲·辛酰溴EC+30%苯唑草酮SC和30%辛酰溴苯腈EC+30%苯唑草酮SC苗期茎叶喷雾对胡麻安全;对阔叶杂草藜具优良防效,药后45 d的株防效在94.74%~98.24%之间,鲜重防效在96.30%~99.11%之间;对胡麻增产效果显著,产量在2683.35~2830.05 kg/hm~2之间,较未除草对照(CK)增产60.57%~69.35%,较人工除草增产3.92%~9.60%。从安全性、除草效果和产量3方面综合评价,上述5种除草剂(组合)及其混用组合是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藜的安全、高效除草剂,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500 mL/hm~2、750 mL/hm~2+2250 mL/hm~2、750 mL/hm~2+2250 mL/hm~2、750 mL/hm~2+180 mL/hm~2和750 mL/hm~2+180 mL/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文献统计看我国近10年西瓜育种方向及品种特点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借助CNKI数据库,以西瓜新品种选育为检索主题,对2008—2018年在科技期刊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科研院所是近10年来我国西瓜育种的主力军;主要育种方向是优质、大果型、早熟、抗病,南方地区以早熟、优质、小果型、耐湿、抗裂果等为主,北方地区则以大果型、优质、抗病、高产品种选育为主;无籽西瓜品种选育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份小黑麦品种(系)的抗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2015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25份小黑麦品种(系)进行了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的小黑麦黄矮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5份小黑麦品种(系)中未检测出免疫、高抗和抗病材料。有4份材料(农41、1519、1529和41)表现为中抗(MR),占供试材料的16.00%;12份材料表现为感病(S),占供试材料的48.00%;9份材料表现高感(HS),占供试材料的36.00%。将25份小黑麦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3类,从谱系图上可以看出,抗病性相同的品种(系)大致划分在同一个类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施生物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研究增施生物肥对啤酒大麦"甘啤6号"的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原麦品质、麦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发育看,增施生物肥对啤酒大麦的出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无明显影响,但成熟期较对照推迟2 d,同时增施生物肥促进啤酒大麦的株高、穗、茎、叶、鞘生长发育;从产量性状看,增施生物肥明显提高啤酒大麦的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其中对成穗数影响最大,其次为穗粒数,最后为千粒重,增施生物肥的产量较对照增加3.4%,但经济系数较对照降低1.3个百分点,降幅为2.6%;从原麦品质看,增施生物肥使啤酒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饱满度升高,千粒重增大,瘦秕率降低;从麦芽品质看,增施生物肥的麦芽微粉浸出率、粗粉浸出率、a-氨基氮、可溶性氮含量有不同程度增高,麦芽糖化力、粘度、粗细粉差、β-葡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对糖化时间和色度无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重视预算管理、加强事中审计、规范工作流程、加快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