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田茎叶除草剂喷施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在陇东旱塬条件下,以4%烟嘧磺隆OD+75%二氯吡啶酸SG+90%莠去津WG作为参试除草剂,试验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田茎叶除草剂喷施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参试除草剂"烟嘧磺隆+二氯吡啶酸+莠去津"及其与飞防助剂"迈飞"的混用配方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影响。植保无人机喷施对玉米田茎叶除草剂"烟嘧磺隆+二氯吡啶酸+莠去津"有显著的增效和减量效应,药液中添加适量的飞防助剂"迈飞"能明显提高植保无人机的喷施效果,可使参试除草剂配方中的4%烟嘧磺隆OD、75%二氯吡啶酸SG和90%莠去津WG的适宜施用量分别降至750mL/hm2、75g/hm2和525g/hm2,较推荐用量依次减少用药41.18%、37.5%和76.59%,并能确保控草效果,对藜、狗尾草和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9.21%、63.14%和74.26%,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9.92%、87.10%和94.15%。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玉米田 茎叶处理除草剂 减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地区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雪松是兰州地区景观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近年在园林造景中大量应用,移植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从移植和日常管护两个方面对兰州地区大规格雪松的移植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雪松 移植 兰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玉米单株叶面积随着施氮量与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耗水量呈上升趋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灌水量大于2 700 m~3/hm~2、施氮量大于200 kg/hm~2时,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不在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最佳灌水量为2700 m~3/hm~2,施氮量为200 kg/hm~2。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水氮利用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除草剂对胡麻田阔叶杂草的示范效果及其在胡麻籽中的残留量检测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研究40%二甲·辛酰溴EC和30%辛酰溴苯腈EC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的示范效果,并检测胡麻籽中辛酰溴苯腈和二甲四氯的残留量。[方法]探讨二甲·辛酰溴和辛酰溴苯腈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的最佳示范剂量,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胡麻籽中二甲四氯和辛酰溴苯腈的残留量。[结果]40%二甲·辛酰溴EC和30%辛酰溴苯腈EC在1 500 m L/hm~2(制剂用量)示范剂量下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具有优良防效,药后4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为95.36%~98.60%。40%二甲·辛酰溴EC和30%辛酰溴苯腈EC处理胡麻平均产量分别为1 908.0和1 918.5 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87.81%和289.94%,较人工除草分别增产0.87%和1.43%。首次建立了胡麻籽中辛酰溴苯腈和二甲四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胡麻籽样品采用乙腈提取,辛酰溴苯腈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二甲四氯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辛酰溴苯腈和二甲四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2.5%~75.5%和105.5%~111.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0%~2.61%和1.10%~5.58%。2种除草剂在胡麻籽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结论]40%二甲·辛酰溴EC和30%辛酰溴苯腈EC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效。胡麻籽中辛酰溴苯腈和二甲四氯均未检出。

关键词: 除草剂 胡麻 阔叶杂草 胡麻籽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措施对马铃薯主粮化品种陇薯9号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以马铃薯主粮化品种陇薯9号为材料,研究了覆膜、大垄、减N等栽培措施对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田间枯萎病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其中减施N肥10%对陇薯9号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更加明显。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120 cm覆膜大垄双行栽培陇薯9号原种田间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90 cm覆膜单行,田间块茎产量最高。说明高寒阴湿旱作区适量减施N肥则更符合马铃薯经济、高效、安全生产要求。

关键词: 高寒阴湿 马铃薯 主粮化 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生长、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各生产阶段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18只6月龄、体质量为(22.79±3.42)kg的羔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至13月龄时进行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质量及发育情况.【结果】不同的饲喂水平对杂交羊净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及干物质采食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照组宰前活质量、空体质量、胴体质量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屠宰率不显著(P>0.05);对照组各器官质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肝脏、脾脏及肺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和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主要生理器官的质量及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杂交羔羊 饲喂水平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党参属中的应用

中草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发EST-SSR标记,分析其在党参属及近缘属种间的通用性。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轮叶党参在NCBI公布的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查找,Primer 3.0软件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引物进行初步筛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所筛选的引物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共查找到204个EST-SSR位点,总长5 263 bp,平均长度25.80 bp,出现频率为22.97%,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占比最多,分别为36.8%、24.8%和15.3%。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六核苷酸中的主要重复基元类型是A、TG和CAGCTC/GTGGCA。共设计引物112对,以党参为模板,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有67对,有效引物比率59.82%,其中27对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多态引物比率24.11%。随机选取5对引物对党参属及桔梗共1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聚类结果将党参属和桔梗属分为2大类。结论研究筛选出的EST-SSR标记能够在党参属及近缘属内进行区分鉴别,研究结果为党参种质鉴别、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资源的评价利用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轮叶党参 EST-SSR 党参属 分子标记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榆中县高寒二阴区黄冠梨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从定植前准备、幼树定植、配置授粉树、幼树管理、肥水管理、树形与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园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甘肃省榆中县高寒地区黄冠梨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黄冠梨 栽培技术 高寒二阴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区饲用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8

摘要:以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高产饲用甜高粱品种为目的,引进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比较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刈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参试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鲜草产量以最高,与大卡以外的其他4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鲜草产量排序为大力士(80.27 t/hm~2)>大卡(71.37 t/hm~2)>牛魔王(64.53 t/hm~2)>海牛(64.42 t/hm~2)>绝佳(47.28 t/hm~2)>蒙农青饲4号(46.45 t/hm~2);干物质产量尽管差异较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刈割次数对干物质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刈割1次的产量(21.58 t/hm~2)高于刈割2次的产量(12.12 t/hm~2);刈割次数间鲜草产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刈割次数与品种间具有交互作用,其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刈割1次的鲜草产量为85.50 t/hm~2,干物质产量为30.99 t/hm~2,均高于其他品种刈割1次和2次的产量。综合分析,6个参试品种中草产量以大力士在刈割1次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与推广。

关键词: 陇东旱塬区 甜高粱品种 刈割次数 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季补饲对欧拉型藏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8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冷季精料补饲量对欧拉型藏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9月龄欧拉型藏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放牧)、Ⅱ组(放牧+0.1 kg混合精料)、Ⅲ组(放牧+0.2 kg混合精料)、Ⅳ组(放牧+0.3 kg混合精料),试验期210 d(2017年10月中旬—2018年5月中旬)。每30天测定试验羊体重、体尺及其所在草场牧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牧草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随枯草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代谢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着枯草季节的延长逐月下降。(2)所有试验动物平均日增重10—12月份增加,1—4月份增重放缓(其中I组动物平均日增重为负值),4—5月份动物平均日增重缓慢回升;整个试验期平均日增重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P<0.05)。(3)至试验结束各处理组试验动物体尺(除胸围外)变化均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加大,枯草期羊的平均日增重、精饲料成本和利润均在增大。整个试验期,IV组每只羊利润较I组高出约1倍(77.10元);III组每只羊的利润较I组增加45.90元。结论:随枯草季节的延长,牧草营养成分明显降低,4月份牧草营养成分降至一年中最低水平;冷季补饲精饲料,可显著增加欧拉型藏羊过冬度春的能力,增加经济效益;在该试验条件下,冷季精料补饲量越高,羊的日增重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关键词: 欧拉型藏羊 冷季补饲 体重 体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