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IAA含量及IAA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了筛选促进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的IAA浓度,以平菇菌株P99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外源IAA浓度(0、10-3、10-5、10-8、10-10、10-12 mol·L-1)对平菇菌丝菌落直径、菌丝干质量、平菇原基形成时间、菇蕾数量、平菇产量、内源IAA含量、IAA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发育阶段,随着外源IAA浓度的降低,菌丝生长速度增快,但当IAA浓度达到10-10 mol·L-1时,菌丝生长速度变慢;随着菌丝生长,内源生长素含量随着生长素氧化酶活性的逐渐降低而逐渐升高,第7天达到峰值;当添加高浓度外源IAA时,菌丝内源生长素含量急剧增长,生长素氧化酶活性急剧下降,在第7天达到峰值.子实体发育阶段,添加10-8 mol·L-1的外源生长素可使原基提前3天形成,菇蕾数量较对照组多24.23%,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2.12%;随着子实体的发育,在原基期,IAA含量最低,IAA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值,随着外源IAA浓度降低到10-8 mol·L-1时,内源IAA含量降至最低,生长素氧化酶活性升至最高.因此,外源IAA通过影响平菇内源IAA分泌及生长素氧化酶活性,影响平菇生长发育过程,这些结果可为平菇生长发育期添加外源IAA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平菇 IAA 菌丝生长 子实体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9年秋季河南新乡草地贪夜蛾发生调查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年秋季调查了河南省新乡市草地贪夜蛾在不同作物上的发生和为害情况.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严重为害白菜,同时其还在夏玉米、甘蓝、秋高粱和秋玉米上为害.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于9月初在夏玉米、白菜和甘蓝上达到高峰,9月中旬在秋高粱和秋玉米上达到高峰,在夏玉米、白菜、甘蓝、秋高粱和秋玉米上高峰期时百株虫量分别为3、24、20、40头和88头.采用探照灯诱集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现秋季成虫高峰期在9月13日,当日诱集蛾量达95头,且成虫上灯一直持续至11月中旬.最后对2019年秋季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的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讨论,以期为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河南 为害特征 秋季 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光质对青花菜生长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光环境要素之一.为探究LED光质对青花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青花菜‘湘绿3号’为试料,设置了红光(R)、蓝光(B)、红蓝光3:1(3RB)、绿光(G)、紫光(P)5种光质处理,并以白光(W)为对照,测定分析了青花菜的生物量、产量以及花球中硫苷、萝卜硫素、维生素C、总酚、原花青素、类黄酮含量和黑芥子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红光、蓝光、红蓝光3:1和绿光处理对青花菜的生物量和产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P> 0.05),紫光处理下生物量显著降低(P <0.05).红光、蓝光和红蓝光3:1处理促进了青花菜花球中硫苷的积累,而绿光和紫光处理抑制了硫苷的积累.红光显著提高了萝卜硫素、维生素C、总酚含量和黑芥子酶活性,蓝光和绿光显著降低了萝卜硫素含量,但显著提高了总酚含量,紫光显著抑制了黑芥子酶活性(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黑芥子酶活性与萝卜硫素和维生素C含量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 <0.01),推测红光可通过影响维生素C含量,进而影响黑芥子酶活性和萝卜硫素产量. LED光质条件未引起花球中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 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LED光照对青花菜生长及花球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红光处理下青花菜的生长及花球品质综合特性最优,紫光处理下其综合性能最差.本研究表明LED红光利于青花菜花球中萝卜硫素、维生素C、总酚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积累,结果可为我国高品质青花菜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图5表2参33)

关键词: 青花菜 光质 生长 品质 萝卜硫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考 -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河南科技 2020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问题,并从政府主管部门角度提出了合理建议.当前,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和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激励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水氮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作物水氮动态精准调控,设计了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作物水氮智能管理系统.利用站点轮询技术、消息队列技术和P ID控制技术,研发了作物水氮智能灌溉设备;在硬件产品基础上,基于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灌溉预报技术和水氮决策模型技术,研发了与作物水氮智能灌溉设备相配套的作物水氮智能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作物定时定量精准灌溉施氮、实时预警与智能决策.系统已在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中进行应用,根据作物灌溉制度和施氮方案,智能灌溉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氮肥.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达到了水氮高效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 作物 水氮一体化 智能控制 灌溉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环境下物业管理公司创新商业模式探究

中国市场 2020

摘要:就目前的物业管理公司而言,传统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因此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文章介绍互联网环境下物业管理公司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互联网的优势,提出创新策略,促进物业管理公司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物业管理公司 商业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花生粕粉对小麦面团特性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添加量的低温花生粕粉对小麦面团特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扫描分别测定小麦粉和低温花生粕粉的混粉及其面团的脂肪酸组成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用质构仪测定面团的质构特性,并利用电镜观察面团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小麦粉和花生粕粉的混粉及其面团中,主要脂肪酸为油酸;随着花生粕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和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花生粕粉添加量达到20%时,面团的内聚性和弹性与小麦面团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粕粉、混粉及其面团中,β-折叠含量最高,花生粕粉添加量为15%时,其面团中的α-螺旋、β-转角、无规卷曲含量与小麦面团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花生粕粉添加量在15%时,小麦面团面筋结构的连续性不受影响.

关键词: 低温花生粕 质构特性 蛋白质二级结构 微观结构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黄梨二主枝水平棚架栽培合理负载量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以八年生圆黄梨为试验材料,设置负载量高、中、低3个处理,研究不同负载量对二主枝水平棚架圆黄梨果实发育、产量、品质、枝类组成和花芽数的影响,以期获得合理负载量.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大,梨果横径显著减小,单果重显著降低;负载量低的果实品质最好,但其产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负载量的降低而增加;3个处理4种糖含量由高到低均为蔗糖、果糖、山梨醇、葡萄糖,且负载量中等和负载量低处理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负载量高的处理;单株营养枝数量和总枝量随着负载量增高逐渐降低;负载量高的花芽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中等负载量即圆黄梨二主枝水平棚架栽培留果量13万个/hm2左右为其合理负载量.

关键词: 圆黄梨 二主枝水平棚架 负载量 产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栽培措施消减土壤紧实胁迫危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

摘要:土壤紧实胁迫阻碍花生根系向深层土壤下扎及荚果的膨大,影响花生的生长发育,造成花生减产和品质下降.合理的田间栽培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紧实度状况,促进花生根系生长、荚果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有效消减土壤紧实胁迫的危害.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土壤紧实变化对土壤肥力及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阐明造成花生田土壤紧实胁迫的主要因素,并从科学耕作、肥水管理、施用调理(节)剂、改进农机具、地膜与秸秆覆盖、优化种植模式与秸秆还田、选用抗紧实品种等方面系统阐述消减土壤紧实的栽培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土壤紧实胁迫变化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需在花生品种选育、土壤综合改良、农艺农机融合3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这将对花生绿色、高效、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花生 栽培措施 土壤紧实胁迫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肥水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貂阿留申病毒不同密度表位肽的串联表达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含有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蛋白不同表位密度重组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将抗原表位肽的编码序列进行2、4、6、8重复串联,得到4个表位串联体P2、P4、P6、P8,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4个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诱导表达;经Western Blot和对流免疫电泳(CIEP)鉴定其抗原性.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各重组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成功表达的3个重组蛋白PP4、PP6、PP8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8段表位肽串联的重组蛋白PP8的抗原性最强.本研究制备的串联重组蛋白为建立ADV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毒 VP2蛋白 表位串联 抗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