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鄂薯407、鄂薯603是湖北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两个甘薯新品种。为配合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在湖北省儿个甘薯主产区分别安排了品种密度、插期、肥料等试验,总结并提出了这两个品种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不同青菜品种吸锌能力差异及与根系分泌物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菜 [Brassicacampestrisvar chinensis(L )Makino]不同品种对土壤中锌的累积吸收有明显差异[1] ,我们推断根系分泌物在青菜吸收锌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项研究中 ,对 2个不同锌利用效率的青菜品种的根系分泌物组成、数量及其与锌吸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2种锌水平下 ,五月慢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及氨基酸的总量均明显高于黑油白菜 ,缺锌时品种间差异达 0 0 5显著水平 ;缺锌条件下 ,五月慢根系分泌物中草酸、丙氨酸的含量同样显著高于黑油白菜。五月慢在缺锌时有较高的根系分泌物总量及其草酸、丙氨酸含量都显著增加 ,这可能是五月慢具有较高累积吸锌量及锌利用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云金杆菌超低容量油剂的研制
《中国生物防治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t的有效成分是蛋白晶体和休眠芽孢 ,对许多化学物质敏感 ,原药在非极性溶剂中容易沾连。试验采用特殊助悬剂解决了原药在溶剂中容易沾连的难题 ,使再悬浮能力大大提高。得到配方 2挥发性 1 9 6 % ,开口闪点 71 0℃ ,毒力稳定性 97% (加速贮藏 ) ,粘度 3 5,各方面均能达到应用要求 ;而二元配方 3在性能上也较好 ,挥发性 1 7 0 % ,闪点 70 5℃ ,粘度 2 5,原料成本降低 ,但毒力稳定性有所下降 ( 6 9% )。采用配方 2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施用效果良好 ,防治效果与乳剂相当


苏云金杆菌可溶性增效物质的增效活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浓缩上清液分别与发酵液、菌浆混配可获得毒力为 80 0 0IU/ μl和 1 6 0 0 0IU/ μl的悬浮剂。增效粉同原粉按不同比例混配 ,对甜菜夜蛾增效倍数最高可达 1 1 1 4倍。当MP 342原粉和增效粉以质量分数 1∶2~ 4的比例混合时 ,可生产 32 0 0 0IU/mg和 6 40 0 0IU/mg的粉剂产品。增效粉经过 54℃处理 3d后增效作用维持在初始增效活性的 70 %左右 ,不再继续下降。贮存 1 3个月的液剂上清液增效倍数较起始增效倍数下降近 50 %。增效物质粉态的稳定性好于液态的稳定性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上清液 增效物质 增效活性 稳定性 生物测定


苏云金杆菌可溶性增效物质的回收工艺
《中国生物防治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BtMP 3 4 2菌株发酵液上清液增效活性的热稳定性的研究 ,确定了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工艺回收原粉制备工艺中离心废液。获得的浓缩液最高含固量可达 45 %。浓缩上清喷干条件为进口风温 3 0 0℃ ,出口风温 85℃。不同减压浓缩条件及喷雾干燥对上清浓缩液和上清粉的增效作用无显著影响。对增效粉的组成成分分析表明 ,增效粉含糖为 1 0 .6 8% ,总氮为 5 .82 % ,氨态氮含量为 1 .5 7% ,脂肪含量为 1 .1 5 % ,并含丰富的氨基酸和无机盐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上清液 增效物质 减压浓缩 喷雾干燥 生物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增效噻枯唑可溶性粉剂中噻枯唑含量
《分析科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20%增效可溶性噻枯唑(MBAMT)粉剂中有效成分MBAMT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采用硅胶柱,正已烷:无水乙醇=9:2(V/V)为流动相,所得结果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75%,变异系数为2.18%.方法简易、快速、准确,已用于产品质检.


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的应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因枪法将植物雪花莲凝集素基因 (gna基因 )导入到粳稻品种鄂宜 10 5和鄂晚 5号中 ,在R3 代得到 gna基因位点纯合的株系 15份 ,从中选择 5份株系 (分别来自不同的独立转基因单株 )进行后续研究。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株系对褐飞虱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转基因材料与对照品种相比 ,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一致 ,但结实率相对较低


鸡大肠埃希氏菌制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菌O1、O2 、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 ,培养后的 3株菌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菌生化特性 ;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菌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 ,免疫 3 0日龄雏鸡 ,1— 2周后产生保护力 ,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 0 % ,对同型异株 (湖北地方分离株 )的攻击保护率在 80 %以上 ;3株菌都能使重 2 0 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 ,剖解死亡雏鸡 ,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 ;连续传 5— 10代的 3株菌 ,其毒力明显减弱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N端基因的克隆
《湖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RT -PCR方法扩增出TGEV纤突糖蛋白 (S)N端基因片段 ,它包含D、C两个抗原位点 ,长 1 2kb ,平端连接方法将其与质粒PUC18的ECORⅠ多克隆位点相连 ,电转化DH5α ,经筛选鉴定获得阳性基因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