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猪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兽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检测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的ELISA方法,经ELISA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及与中和法、IDEXX ELISA对比试验建立了特异性ELISA。用此方法对福州市周边20个猪场的222份猪血样进行了BVD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ELISA反应条件为:BVDV Oregon C24V与NADL株联合包被(质量浓度均为31.25μg/L,每孔加50μL)的条件为37℃1h加4℃8h,家兔抗猪瘟病毒(CSFV)超免疫血清(每孔血清效价可中和400RID CSFV)阻断时间为2.0h,封闭剂和血清稀释液中NaCl的浓度和Tween-20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7mol/L和3.00mL/L,100mL/L马血清封闭剂、1∶50稀释的待检血清、0.625 mg/L HRP-家兔抗猪IgG酶标二抗(100μL/孔)及底物的反应时间分别为2.0、0.5、0.5h及15min;检测CSFV、伪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血清均为阴性;4份血样进行5次板内、板间重复试验结果均一致;参照中和试验,本ELISA方法的符合率(97.9%)高于IDEXX BVDV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93.8%);福州市周边猪群BVDV抗体阳性率为34.7%,猪场阳性率为80.0%,其中母猪群阳性率(44.6%)高于商品猪群(26.4%)。结果表明,本ELISA方法特异性强、符合率高、重复性好,适合用于猪源BVDV的血清学监测。

关键词: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LISA 血清学 抗体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及系统聚类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国家甘薯产业体系"薯瘟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基地"代表性好、菌系单一,年度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10—2012年对572份不同来源的甘薯品种进行抗瘟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除2010年鉴定出高抗(HR)水平的品系外,2011—2012年均未鉴定出高抗品系,抗病至高感材料在3年的连续鉴定中均有出现;其中对照品种新种花连续3年鉴定结果均为高感(HS),金山57在2010—2012的3年中分别表现为中抗(MR)、高感(HS)和感病(S),湘薯75-55在2010—2011年表现为抗病(R),2012年表现为中抗(MR);对照品种鉴定结果相对稳定,说明该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甘薯后代品系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同时以3个对照品种在病圃中设置一定的试验区,鉴定后根据其病情数据开展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试验区块中的对照品种发病相对稳定,但不同区块发病略有不同,尚待采取合理措施优化病圃内菌落分布,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甘薯瘟 自然诱发 系统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七星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七星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捕食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8,83.3,212.8,434.8,384.6头。随着七星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加,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成虫的LC50值差异显著。LC50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七星瓢虫的安全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关键词: 七星瓢虫 茶蚜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农药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生代白领的城市阳台农业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生态经济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福建省福州市的224个样本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运用Logit模型对新生代白领的城市阳台农业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阳台面积、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阳台种植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休息时间、家庭月总收入、房源拥有情况、购买果蔬关注点、感知有用性、感知便利性、技术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新生代白领 阳台农业 Logit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水仙HMGS基因的克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花水仙花瓣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基因片段为基础,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中各克隆一条HMGS基因,两基因均含有一个141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70个氨基酸,但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黄花水仙2号与葡萄、大豆、蓖麻和玉米HMGS基因的氨基酸相似系数分别为83%、82%、82%和81%.以水仙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HMGS基因在两品种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两品种HMGS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并不明显.

关键词: 多花水仙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研究——基于福建省1036个样本数据

东南学术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福建是全国第一产茶大省,涉茶主体众多,但行业利润率并不高,茶叶产业运行绩效较低。本文基于福建省主要茶叶产销地区1036个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识别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政策环境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对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产生的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2、0.002、0.22;质量因素、管理因素、关系因素对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产生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08、0.36、0.18。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统一政策安排、破解茶叶产业科技人才瓶颈、提高茶叶实际消费效率、维系畅通的茶叶产业链环关系、提升茶叶经营主体管理水平等途径提高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

关键词: 茶叶产业链 运行绩效 影响因素 作用路径 结构方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个多花黑麦草新品种为对象,采用5个刈割高度分别测定2个品种的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干物质体外可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在65 cm时刈割,所获得的鲜、干草产量最高;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2个黑麦草品种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在刈割高度为55 cm时达到最高值;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亦呈现抛物线的趋势,在刈割高度为65 cm时达到最高。2个品种的表现规律一致。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刈割高度 体外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芽胞杆菌属种类的系统发育

微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芽胞杆菌属90个种(亚种)的脂肪酸成分,构建芽胞杆菌属脂肪酸系统发育分类体系。【方法】利用脂肪酸微生物鉴定系统(MIS)分析供试芽胞杆菌种类脂肪酸生物标记,根据脂肪酸生物标记分布特性,选取10种脂肪酸参数即16:0 iso、16:0、17:0 iso、17:0 anteiso、15:0 iso、15:0 anteiso、15:0 iso/15:0anteiso、17:0 iso/17:0 anteiso以及香农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构建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系统发育分类体系,【结果】从芽胞杆菌属90个种(亚种)共检测到29个脂肪酸生物标记,脂肪酸碳链长度从10到20,前6个相对百分比含量总和最大的脂肪酸是15:0 anteiso、15:0 iso、17:0 anteiso、16:0、17:0 iso和16:0 iso;在测定的90个种(亚种)的脂肪酸组成中,15:0 anteiso和15:0 iso属于高含量完全分布,17:0 anteiso、16:0、17:0 iso和16:0 iso属于中含量不完全分布,其余23个标记属于低含量不完全分布。可将90种(亚种)芽胞杆菌分为5个脂肪酸群,分别为第I群窄温芽胞杆菌脂肪酸群、第II群广温芽胞杆菌脂肪酸群、第III群嗜碱芽胞杆菌脂肪酸群、第IV群嗜酸芽胞杆菌脂肪酸群、第V群嗜温芽胞杆菌脂肪酸群。【结论】芽胞杆菌属的脂肪酸生物标记系统发育分析,可将其划分为5个类群,且各类群的特性与芽胞杆菌的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紧密相关,这是其他分类方法所不具有的,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分类体系。

关键词: 芽胞杆菌属 脂肪酸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下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长期施肥条件下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概况以及环境因素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并就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甲烷 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对杂交狼尾草青贮效果的影响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利用纤维素酶、乳酸杆菌微生物制剂、‘贮宝1号’纤维素降解菌液作为青贮添加剂进行青贮生产利用研究,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青贮原料中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2: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处理3: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降解菌液;处理4:青贮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剂。经30d青贮发酵。结果表明:各种青贮添加剂均能降低青贮饲料的pH和NH3-N含量,显著提高乳酸含量;在营养品质方面,处理2~4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6.73%、9.20%和1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2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17.72%和12.19%。试验结果显示,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效果,提升青贮饲料营养品质。

关键词: 青贮添加剂 杂交狼尾草 青贮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