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麦后直播早熟棉"晋棉57号" 选育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产业发展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吉林农业 2018

摘要:随着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产量的迅猛扩大与快速增长,苹果价格跌多升少,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跟不上苹果产量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根据苹果市场供求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苹果产销战略,把产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把苹果生产的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苹果产业 问题 对策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新品种‘晋梅杏’的选育

山西果树 2018

摘要:‘晋梅杏’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杏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果肉硬韧、品质上乘,极耐贮运,具有较好的抗霜、抗裂果性能,是一个鲜食加工兼用、仁肉兼用的品种。

关键词: 新品种 晋梅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奶牛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对山西省榆次、清徐、祁县、太谷、山阴、永济及太原郊区奶牛场1 300头奶牛乳腺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机从不同规模的奶牛场采集乳腺炎奶牛奶样120份,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20份样品共分离出8种402株病原菌,经鉴定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78株(19.4%),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18株(4.5%),葡萄球菌88株(21.9%)、链球菌95株(23.6%)、小型原藻40株(10.0%)、克柔念珠菌45株(11.2%)。对试验用12种药物,大肠杆菌耐药的有1种,敏感的有11种;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耐β内酰胺酶)敏感的有2种,耐药的有10种;链球菌耐药的有5种,敏感的有7种;葡萄球菌耐药的有2种,敏感的有10种。对5种抗真菌药物,小型原藻敏感的有1种,耐药的4种;克柔念珠菌敏感的2种,耐药的3种。结论:近年来真菌和大肠杆菌ESBL阳性株导致的奶牛乳腺炎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他几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关键词: 奶牛 乳腺炎 流行病学调查 分离培养鉴定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5号’的选育

中国马铃薯 2018

摘要:‘晋薯25号’是以‘晋薯11号’作母本,‘冀张薯8号’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薯2015001)。该品种生育期104 d左右。块茎椭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浅中等,商品薯率86.60%,耐贮藏。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 223 kg/hm2。块茎干物质含量25.26%,淀粉含量19.65%,维生素C含量16.94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84%,粗蛋白含量2.05%。中抗早疫病、晚疫病,抗黑茎病、环腐病。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晋薯25号 马铃薯 新品种 栽培技术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1.8 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 d后,氯氰菊酯在茼蒿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 mg/kg,在油麦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 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酯在茼蒿和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中国园艺文摘 2018

摘要:在果品生产中,应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技术手段防治病虫害,尽量减少果实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果品。文章主要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探讨无公害果品生产中病虫害综合治防技术。

关键词: 无公害果品 果树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物滴注对枣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药剂滴注对枣树枣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采用19种药剂通过树干滴注药液的方式对患病枣树进行防治试验,在枣树生长期分别调查了药物处理枣树与对照树的新叶黄化级次、花梗变长级次、花变异级次、丛枝出现级次、整树发病级次及病株治愈率;在枣树结果期又分别调查了单株正常结果数、花脸果数及产量等。结果表明,经过药物处理且能使患病枣树正常结果的药剂有2种,分别是祛疯灵和土霉素,鲜枣产量分别达到1 782.0,1 534.5 kg/hm2。

关键词: 枣疯病 药物滴注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系列水性环境体系中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解决玉米离体花粉在水性环境中迅速胀破死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与3种保护液体系(PSS1,PSS2,PSS3)的系列水性环境,将定量提取的自交系成熟玉米花粉分别浸没在上述水性环境中进行常温处理,经TTC染色后解析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受处理玉米花粉的存活状态,最终确定保持受处理花粉活力的最优PSS。结果显示,各水性环境体系保持受处理玉米花粉活力的能力大小顺序为PSS1>PSS2>PSS3>PBS;与PBS相比,PSS3对受处理花粉存活率的提高不显著,而PSS1可显著提高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在水性环境中显著降低、损伤严重,PSS中的二甲基亚砜、甘油、乙二醇、蔗糖对受处理玉米花粉有不同的保护效果,经PSS1处理后保持活力的玉米花粉具备正常的受精结籽能力。研究可为水性环境下玉米离体花粉生殖细胞化学诱变处理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水性环境 离体花粉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推进双季槐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防护林科技 2018

摘要:双季槐是从国槐中选育出以生产槐米为主的优良品种,本文从双季槐特性、产业发展概况、发展有效途径等方面论证了推进双季槐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双季槐 产业发展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