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晋南机采高密棉田创新技术可行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随着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收获由人工采摘向机械收获转变的迫切性日益增加。运城棉花综合试验站2011—2016年连续6 a在运城设置了"晋南棉花高密度种植模式探索"试验,把当地传统植棉的群体密度从6.0万~10.5万株/hm~2提高到12.0万~28.5万株/hm~2,利用缩节胺进行全生育期多频次、大剂量塑造棉花娇小株型;大幅度降低个体高度,减少单株果枝数量和单株成铃数量,缩短棉铃成铃周期,使棉花成铃期与当地光热富裕期高度吻合,以超大群体增加单位面积成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经6 a连续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当然,晋南虽然春夏两季干旱少雨,但是在个别年份也会出现秋雨连绵,高密度棉花由于个体之间相互交错,在秋季棉花吐絮时容易出现下部烂铃,对棉花品质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建议合适的种植密度为12.0万~16.5万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晋单90的选育及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以广适、创新与高产为基础,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实施多点、高密、少肥和少水的技术路线,并通过分子辅助抗性鉴定等方法,筛选获得YT33和YT36优良自交系,通过测配、品比试验、不同生态区布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获得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晋单90,较对照平均增产8%以上,且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并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90具有高产、多抗等优点,容重780 g/L,粗蛋白含量11.2%,粗脂肪含量3.48%,粗淀粉含量73.39%,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0 898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勠 力开创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统战工作新局面
《赤子 》 2018
摘要:做好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统战工作,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关系到科研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及"服务三农",关系到统战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长久存在和丰富发展,关乎着美丽中国建设,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氢气对玉米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以"郑单58"玉米为材料,富氢水为H2供体,研究外源氢气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初生组织发育以及根系ATPase活性的作用.根系观察及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50 mmol·L-1盐胁迫下,富氢水处理能显著增加玉米幼苗的根长、表面积、体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结构(包括外皮层、气腔、初生木质部)的破坏.富氢水处理提高了质膜H+-ATPase和Ca2+-APase、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的活性,质子跨膜梯度变大,离子积累对细胞的伤害减少,由此产生的电化学梯度使得膨压增加、气孔开度变大;还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提高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渗透平衡,因而促进了光合作用,减缓了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和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学 》 2018
摘要:为探讨品种和乳酸菌对玉米(Zea mays)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对两个不同品种的玉米设置对照组、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B)组及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LB)复合组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和所选乳酸菌添加剂对雅玉青贮8号和金岭青贮10号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影响不大,对营养品质没有影响。两个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乳酸菌处理下质量没有改变,依旧是四级。所以在调制青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乳酸菌添加剂很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海棠新品种‘红粉海棠’
《园艺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粉海棠’是由引进的北美观赏海棠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节间短,枝与主干夹角大,自然树形为圆宝塔形。花期叶片小而稀疏,幼叶被短绒毛,成熟叶亮绿色。花蕾硕大饱满呈品红色,花朵艳红粉色。果实深红色,萼片宿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