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4种谷田除草剂的安全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除草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谷子不同生育期株高、穗质量、穗粒质量及理论产量进行取样调查,为春谷谷田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苗前使用38%莠去津1 500~2 250 m L/hm2对植株株高影响较小,用量为2 250 m L/hm2时理论产量最高;谷友安全性较好的使用量为1 500 g/hm2;苗后(3~5叶期)38%莠去津安全使用量为1 500~2 250 m L/hm2;2,4-D丁酯的安全使用量为750 m L/hm2;二甲四氯钠安全使用量为1 500 g/hm2。通过对株高影响及理论产量的试验,建议使用的除草剂为播后苗前38%莠去津2 250 m L/hm2,或播后苗前谷友1 500 g/hm2。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原市常见园林植物秋季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太原市常见34种园林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4种太原市常见绿化植物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多呈单峰型、少双峰型;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析表明,乔木、小乔木、地被、藤本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分3级,灌木、绿篱灌木分2级,固碳释氧能力强的乔木有臭椿,小乔木有卫矛,灌木有月季,地被有苜蓿,藤本有金银花;单位叶面积降温增湿能力分析表明,乔木、灌木、绿篱灌木、地被分为2级,藤本和小乔木分为3级,降温增湿能力强的乔木有臭椿,小乔木有卫矛,地被有苜蓿、萱草、麦冬,藤本有山荞麦。

关键词: 园林绿化植物 秋季 固碳释氧 降温增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PIT生物制剂对黍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验证GPIT生物制剂在黍稷上的高光效作用,采用GPIT生物制剂浸种和叶面喷施2种方法,对黍稷进行了GPIT生物制剂应用试验,并调查了相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GPIT生物制剂高光效的作用对黍稷的各项农艺性状包括茎秆、产量因子、抗病性和生育期等均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最终导致产量大幅提升。

关键词: GPIT生物制剂 黍稷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糖链的合成

植物生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s,AGPs)是一类高度糖基化的富含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的细胞壁、质膜和胞外分泌物中,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进行两种翻译后修饰,首先通过脯氨酸羟化酶催化的脯氨酸羟基化,随后在一些羟脯氨酸的羟基上添加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以AG为主的多糖可占到AGP分子量的90%,这意味着多糖链主要决定着AGP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其功能。从2010年2个能特异糖基化AGP的糖基转移酶At FUT4和At FUT6被鉴定以来,越来越多参与AGP多糖合成的糖基转移酶被鉴定。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参与AGP多糖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棉纤维中AGP研究,讨论了多糖合成的机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阿拉伯半乳聚糖 AG糖链 糖基化 糖基转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带耕沟播不同灌水方式对水分利用效果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了评价玉米带耕沟播模式下不同沟灌形式对水分利用效果和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玉米带耕沟播的窄行沟灌(T2)、宽行沟灌(T3)、宽窄行共灌(T4)3种模式与生产常规大水漫灌(T1)模式进行了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相比,带耕沟播3个灌水方式增加了玉米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了玉米百粒重,玉米产量提高了6.23%、7.08%和8.62%;T2,T3和T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22%、78.67%和23.08%;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2.69%、42.35%和11.81%;灌水周期天数缩短了62.55%、53.69%和27.15%。因此带耕沟播窄行沟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水模式。

关键词: 带耕沟播 灌水方式 水分利用效果 产量构成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吕梁山地区乳牛肝菌属Suillus物种多样性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8

摘要:采用形态学特征和nrDNA-ITS分子片段分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确认了分布于山西省吕梁山地区乳牛肝菌属Suillus物种6种,分别是:亚洲乳牛肝菌Suillus asiaticus、褐乳牛肝菌Suillus collinitus、土黄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空柄乳牛肝菌Suillus cavipes和灰环乳牛肝菌Suillus viscidus。

关键词: 担子菌 中国北方 真菌资源 外生菌根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鉴选与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份高粱亲本材料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材料高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盐性。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高粱抗盐材料筛选和耐盐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高粱品种耐盐基因开发提供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150mmol·L~(-1)NaCl胁迫下,高粱亲本材料生长指标低于对照。不同品种降低幅度不同。相对发芽率的数值范围为0.27%~93.4%,相对发芽势数值范围为15.15%~97.4%,根长数值范围在0.3~4.5 cm,叶长数值范围为0.4~2.8cm;盐害系数数值范围0.026~0.794。发芽率与发芽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根据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要成分是发芽成长因子;第二主成分是生长因子,第三主成分是耐盐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将30株高粱菌株分为5类:高耐盐,耐盐,中度耐盐,盐敏感性和高盐敏感性。其中3560R,10337B和10612属于盐敏感品系,09305R和67B属于高盐品系。本研究还表明,高粱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苗高、生长速度、枯萎病指数、发芽率盐害指数、发牙势盐害系数等9项指标可作为高粱耐性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高粱 耐盐性 鉴选与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Lancaster衍生系H 1265、H 1475和Reid衍生系H 12166、H 14141等4个自选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密度下茎杆硬皮穿刺强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容重、株高、穗位高、叶向值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的耐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10.5万株/hm2时,H 12166和H 1265茎杆硬皮穿刺强度、产量、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容重均降低,秃尖严重,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增加,说明H 12166和H 1265耐密性较差。H 1475随密度升高茎杆强度降幅小,产量、单株产量、容重、叶向值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9万株/hm2时达到最高值;穗长、行粒数在密度为7.5万~9万株/hm2时变化幅度小,秃尖无变化,当密度增加至10.5万株/hm2时,穗长及行粒数显著减少,秃尖长增加显著,说明H 1475耐密性较好,其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H 14141茎杆强度大,产量高,秃尖小,穗位适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茎杆强度、株高及穗位高变化小,叶向值增大,耐密性强。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植密度 耐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晋东南矿区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矿区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以晋东南黄土区采煤沉陷复垦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8年施肥对复垦土壤团聚体数量、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化肥(NPK)、低量有机肥化肥配施(LOF)和高量有机肥化肥配施(HOF)。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 0. 25 mm的大团聚体数量,HOF处理显著提高了各粒级团聚体比例,其中对2~1 mm和0. 50~0. 25 mm团聚体影响最大。有机肥化肥配施均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HOF与LOF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NPK对复垦土壤的团聚体分形维数无显著影响。> 0. 25 mm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于<0. 25 mm的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富集较多的有机碳,HOF显著增加了2~1 mm和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大团聚体数量(R0. 25)、MWD、GMD与> 0. 25 mm的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OC与R0. 25、MWD、GM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晋东南矿区复垦土壤上,高量有机肥化肥配施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有效施肥措施。

关键词: 矿区复垦土壤 施肥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重点

畜禽业 2018

摘要:育肥期(4~10周龄)、生长期(4~8周龄)、育雏期(0~4周龄)是肉用仔鹅的生产周期,在不同时期鹅的营养需求和发育特点均不一样,所以应采取相应饲养管理方式。阐释育雏的方式选择,并结合育雏舍的条件,详细介绍肉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鹅的有关疾病控制方法,以期能够实现对肉鹅的良好管理。

关键词: 饲养管理 育雏期 肉鹅 疾病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