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枣果霉烂病病原鉴定(二)——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的分离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干果上的主要病害,青霉菌是引起枣果霉烂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进行准确鉴定,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自枣果上分离到的大多数青霉属单孢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50个致病的青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波兰青霉、短密青霉、变幻青霉、产黄青霉、朱黄青霉;其中波兰青霉分离频率最高,为青霉菌中的优势种;变幻青霉在5种青霉菌中致病力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青霉属真菌有5种,其中波兰青霉为优势种,变幻青霉为致病力最强的种。

关键词: 果实霉烂病 青霉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LOS5玉米的大田抗旱性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培育转基因抗旱玉米新品种是解决玉米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鉴定和分析拟南芥LOS5转入玉米后对玉米田间抗旱性的影响,筛选抗旱性突出的转LOS5的玉米株系用于抗旱育种。【方法】在150、225、300、375、450和600 mm(CK)梯度灌水胁迫处理条件下,大田鉴定8个转LOS5玉米株系及其受体郑58的抗旱性,测定产量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化,明确LOS5在提高玉米抗旱性方面的主要田间表现形式,同时筛选抗旱性显著优于受体的转基因株系。【结果】随着累计灌水量600—150 mm逐渐降低,9个试验材料的产量和抗旱性均相应下降。8个转基因玉米株系的产量在225—450 mm灌水范围内均显著高于受体郑58,且在正常灌水600 mm的一半处理(300 mm)时差异最大化。300 mm灌水处理中,8个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指数为0.56—0.70,显著高于受体郑58(0.5),抗旱性提高12%—40%。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材料顺序是T8920B6、T8920B2、T8920B7、T8920B5、T8020B1、T8920B4、T8920B3、T8920B8和受体郑58。营养体生长和发育方面,在灌水150—225 mm处理中,8个转基因材料灌浆末期的叶色SPAD值38.4—42.4,均极显著高于受体郑58(28.7—37.5),但地上部生物重量、株高和穗位高没有显著差异;果穗发育方面,在灌水150—225 mm处理中,8个转基因株系的穗重为42.3—61.6 g,穗长为10.9—13.1 cm,均极显著高于受体(36.4—40.7 g和8.5—11.8 cm),但轴重和穗粗的差异不显著;籽粒发育方面,8个转基因株系的穗粒数为86.6—182.6,行粒数为8.4—15.6,也显著高于受体的穗粒数57.3—83.2和行粒数4.9—7.1,但穗行数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LOS5转入受体郑58后,对转基因玉米开花前营养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在开花之后维持受旱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灌浆后期叶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受旱玉米的穗重、穗粒数和产量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LOS5转基因玉米株系的抗旱性均高于受体郑58,但抗旱性提高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不同转化株系进行大田抗旱性鉴定和筛选是十分必要的;正常灌水量一半的胁迫强度能最大化玉米抗旱性的差异,有利于鉴定和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转基因材料。

关键词: 玉米 LOS5 抗旱性 转基因

发酵前处理对无核白葡萄干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酿酒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发酵前处理方法对无核白葡萄干酒品质的影响,以无核白葡萄干为原料,研究复水料液比、复水温度、复水时间对葡萄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影响,以及发酵前葡萄汁的初始糖度、p H值、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对葡萄干酒酒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水料液比为1∶4、复水温度50℃、复水时间4 h的条件下得到的葡萄汁品质最佳。同时酵母接种量为5%、初始糖度为24%、初始p H3、发酵温度22℃,该条件下发酵的葡萄干酒的酒精度可达14.2%vol。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无核白葡萄干酒发酵前处理的方法及处理参数,为本地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干酒 葡萄汁 发酵 复水 葡萄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逐步降温对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逐步降温处理对‘86-1’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新疆哈密瓜采后低温贮运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86-1’哈密瓜果实为研究对象,研究直接降温((1±0.5)℃,对照)和逐步降温((8±0.5)℃,1d→(5±0.5)℃,3d→(3±0.5)℃,3d→(1±0.5)℃)处理对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冷害指数、冷害率以及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ZR)含量的影响。【结果】逐步降温处理可使‘86-1’哈密瓜果实的冷害发生时间推迟42d,贮藏63d后冷害率仅为对照的10.53%。逐步降温处理显著抑制‘86-1’哈密瓜果实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贮藏49d时,逐步降温、对照处理的果实硬度分别下降了39.37%和45.48%,贮藏63d时,以上两组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分别下降了56.17%和73.42%;但逐步降温、对照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贮藏63d后,逐步降温、对照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至8.52%和8.07%,下降幅度分别为31.57%和35.18%;两组处理的果实在整个贮藏期内可滴定酸含量基本维持在0.085%~0.112%;贮藏14~63d,与对照相比,逐步降温处理的果实中ABA、IAA、GA及ZR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逐步降温处理((8±0.5)℃,1d→(5±0.5)℃,3d→(3±0.5)℃,3d→(1±0.5)℃)能有效延缓及控制‘86-1’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内源激素的水平,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关键词: 哈密瓜 逐步降温 冷害 果实品质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小麦籽粒重金属分布及暴露评估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某冶金和电厂工业园为研究区域,采集90份小麦籽粒样品,用ICP-MS测定铅、镉元素含量,应用普通克里金法预测小麦籽粒铅、镉含量空间分布;用目标危害系数(THQ)法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以及当地居民铅、镉暴露风险。以明确区域小麦籽粒重金属铅、镉污染水平及分布,评估当地居民铅、镉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籽粒铅、镉超过国家限量标准(GB 2762—2012)的比例为68.6%和34.3%;随着距铅锌冶炼厂距离的增加,铅、镉含量逐渐下降,距铅锌冶炼厂东南侧约l km范围内的小麦籽粒铅、镉含量最高;成人和儿童经小麦全粉摄入铅暴露风险均大于1(THQ_(成人)=1.05,THQ_(儿童)=1.35),成人和儿童经小麦全粉摄入镉暴露风险均小于1(THQ_(成人)=0.72,THQ_(儿童)=0.92)。该区域小麦籽粒已受到一定程度铅、镉污染。铅、镉含量空间分布图表明铅锌冶炼厂是小麦铅、镉污染的重要来源。成人和儿童经小麦摄入铅暴露风险均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且儿童铅暴露风险大于成人;成人和儿童镉暴露风险均在可接受的水平。

关键词: 小麦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暴露评估

不同密度下玉米自交系雌雄开花间隔期与产量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雌雄开花间隔期(ASI)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调查产量、生育期及相关农艺性状,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密度增加,自交系ASI增加,从低密度的2.5 d增加到高密度的3.0 d。ASI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低密度时相关系数为-0.454 73,高密度时为-0.536 83。ASI随年代更替呈下降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结论】随密度增加ASI增加,新自交系的ASI增加小于老自交系,而产量增加高于老自交系。新自交系的耐密性较老自交系强,ASI可作为自交系耐密性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ASI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HMW-GS的遗传组成,为该地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SDS-PAGE方法,对429份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的HMW-GS亚基等位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资源Glu-1位点有21种等位变异,冬、春小麦资源均以Null(74.7%和80.6%)、7+8(92.9%和88.7%)和2+12(52.8%和91.5%)为各自位点的优势亚基;有35种亚基组合形式,冬、春小麦资源均以null/7+8/2+12为优势组合(42.9%和67.2%),且在西藏地区4份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中发现2个新亚基,分别为"7**+8"和"13+8"。【结论】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且春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等位变异和组合形式高于冬小麦地方品种;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2个以上基因位点具有优质亚基的地方小麦品种95份,其中6份地方品种在3个位点都具有优质亚基。

关键词: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小麦地方品种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SSR关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陆地棉品种资源目标相关性状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发掘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源。【方法】利用54对SSR标记,分析94份新疆自育陆地棉品种的基因组。【结果】群体结构分析表明,94个品种总体被划分为2个类群,同时还出现了1个混合群。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值<0.05时,GLM(Q)模型中共有36个标记位点与纤维品质性状和农艺产量性状关联,其中与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伸长率、铃重、生育期和衣分相关联的位点分别为12、4、13、1、4、1和1个。【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疆棉花品种的亲缘关系的远近,自育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在分子水平上差异并不大,需要努力拓宽品种选育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多样性 SSR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室内抗列当水平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资源,为我国向日葵的品种推广及向日葵抗列当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温室条件下,培养杯内种植向日葵品种资源,通过利用根系诱导列当萌发的方法,对收集到的向日葵品种资源进行抗列当水平鉴定。【结果】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多,包括免疫材料3份,高抗材料5份;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抗列当材料较少,高抗列当的材料仅1份,其余多为易感或高感材料。【结论】油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中的抗列当材料较多,整体抗列当水平明显高于食用向日葵品种资源。作为抗源,免疫或高抗列当的油用向日葵资源可用作于向日葵的抗列当育种。

关键词: 向日葵 抗列当 资源 室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静电场对杏子热风干燥特性及色泽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干燥温度、风速以及高压静电场对杏子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提高干燥温度或风速均能缩短干燥时间;2 Weibull函数可以用于模拟杏子的干燥,尺度参数α与干燥温度和风速有关,并随干燥温度或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形状参数β与干燥方式有关;3杏子热风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1.88×10-10~3.18×10-10 m2/s范围内变化,而干燥活化能为35.90kJ/mol;4干燥温度对干燥后杏子的色泽变化有重要影响,增加高压静电场可获得较好的色泽。

关键词: 干燥 热风 杏子 高压静电场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