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各类群对水文理化指标的响应。【方法】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监测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10号泉水体可培养细菌菌落数目;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分析法,分析可培养细菌类群组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泉水水文理化指标对可培养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调查期内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可培养细菌菌落数目总体较少,其中与其它季节相比秋季菌落数目相对较多;水体可培养菌株序列分析表明,考克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嗜血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动性球菌属、芽孢杆菌属、肉食杆菌属和金黄杆菌属较丰富;典范相关分析(CCA)显示,水体可培养细菌类群与He、CH4、HS-、流量成正相关,并受多种水文理化指标共同作用。【结论】从季节变化看,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基本变化趋势是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可培养细菌类群可对部分水文理化指标的变化产生响应。

关键词: 泉水 可培养细菌 水文理化指标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碳氮源利用试验,优选出合适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中麦芽糖、温度和pH值3个因素的取值范围,根据Box-Benhe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子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各因子对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影响,建立高山被孢霉菌丝生长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最佳菌丝生长条件为麦芽糖含量2.46%、温度31℃、pH值7.0。在此条件下高山被孢霉的菌丝生长速率达到0.480 cm/d,比优化前提高了24.7%。【结论】生长条件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高山被孢霉的菌丝增长速率,为更好地利用高山被孢霉菌丝的生长促进有机质废弃物降解过程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 菌丝生长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12年新疆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杂交棉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主要经济性状优势,为新疆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05—2012年南疆中早熟杂交棉和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品系和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多年多点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在高密度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杂交棉参试组合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急速下降的过程。杂交棉参加区试组合在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变幅较大。陆陆杂交棉组合平均皮棉产量略高于常规陆地棉,纤维长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略低于常规陆地棉,但均不显著。陆陆杂交棉审定品种在单株结铃、单铃重方面显著高于常规陆地棉,但每公顷铃数较常规陆地棉低3.0万个,平均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陆海杂交种在单株铃数、纤维品质、抗病性等总体优于陆陆杂交种和常规棉,但在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平均分别低于常规陆地棉27.0%、11.3%、7.0%。在目前高密度植棉模式下,参试杂交棉组合较常规陆地棉生产优势并不明显,继续开展高密度强优势杂交棉育种及种植模式研究非常必要。

关键词: 新疆南疆 棉花 杂交棉 高密度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方复混肥对复播制干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不同配方复混肥对复播制干辣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并比较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以期为生产复播制干辣椒配方肥提供参考和指导农户科学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穴盘机制育苗,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不同配方氮磷钾养分情况下,比较9种不同处理配方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9个处理中,处理1无论是在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方面,还是提高产量、品质方面效果都是最好的,但是成本比任何一个处理都高,和处理2、处理4、处理8比较各种指标没有明显差异,而处理2在提高产量方面虽不及处理1,但氮磷钾配合合理,稳定性好,产量品质方面表现也突出。【结论】合理配合氮磷钾的施入,可以促进制干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氮肥用量为15 kg/667 m~2,三料磷肥15 kg/667 m~2,钾肥5 kg/667 m~2可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 复混肥 复播 制干辣椒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低阶煤微生物产甲烷特征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低阶煤微生物产甲烷特征。【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方法分析和比较新疆不同地区煤样、煤种样品以及外源菌系对微生物产甲烷的影响。【结果】新疆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较丰富,哈密地区长焰煤产气量最高,为10.62 mL/g,其次吐鲁番与乌苏煤样产甲烷含量相差较小,分别为4.38和3.00 mL/g,伊犁地区最低,为0.79 mL/g;并且对于同一煤矿区的泥样和煤样,添加外源菌系的煤样比未添加的产甲烷量高。【结论】新疆低阶煤不同煤种、各地区煤炭微生物产甲烷含量不同;外源菌系的选择对微生物产甲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低阶煤 甲烷 产甲烷菌 外源菌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新疆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组织培养,探索适合新疆水稻品种的遗传转化条件,为新疆水稻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3个水稻品种成熟胚诱导的良好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以SiPEBP为目的基因,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同时以抗性愈伤率为依据,对影响转化的愈伤诱导率、农杆菌侵染浓度、时间和共培时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在NB培养基中添加2 mg/L的2,4-D的愈伤诱导率高;相比25℃、暗培养,28℃、持续光照培养可使诱导率提高到100%,且缩短了诱导周期;在OD6 0 0值为0.3的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愈伤30 min,共培养2 d,同时添加一张无菌滤纸,有利于提高转化效率;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3个水稻品种的抗性愈伤率均达到40%以上。【结论】新疆水稻农杆菌转化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农杆菌转化体系。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胚性愈伤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棉花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于构建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宿主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苏棉18中克隆获得GhEPSP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连接到p EASY-Blunt平端载体,构建获得重组载体p EASY-Blunt-GhEPSPS;以该重组载体为模板,PCR获得两端含有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GhEPSPS基因CDS序列,通过这2个酶切位点插入到p ET32a载体,构建获得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 ET32a-GhEPSPS,转化到宿主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获得了棉花GhEPSPS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中被诱导大量表达。该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棉花EPSPS酶的结构、功能以及酶学特性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棉花 GhEPSPS基因 原核表达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与AMF菌的协同作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已筛选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的协同实验说明两种菌混合的促生作用。【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LJ20-2和HG5进行16SrDNA鉴定,通过营养钵实验,将其和AMF菌混合作用在作物上测定其促生能力。【结果】PGPR和AMF共同作用在黄瓜和番茄上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在茄子上只有LJ20-2+AMF和单纯的加AMF菌的要比其他长势更好些,辣椒上是单加PGPR的长势最好。【结论】此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共同施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对其他作物的促生作用不太显著。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协同作用 促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利小植绥螨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食的试验种群生命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观察的方法,在15~30℃,相对湿度为80%~90%条件下,研究了智利小植绥螨以土耳其斯坦叶螨为猎物时,不同螨态的发育和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智利小植绥螨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在15℃下发育历期最长,为12.81 d,30℃时最短,为4.02 d。各螨态的发育历期、成螨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智利小植绥螨产卵期在15℃时最长,在30℃时最短;日均卵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智利小植绥螨净增殖率R0在25℃时最高(42.78),在30℃时最低(18.69);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皆是在30℃时最高,分别为1.516和0.416,在15℃时最低。种群倍增时间t在30℃下最短为1.665 d。

关键词: 智利小植绥螨 土耳其斯坦叶螨 温度 发育历期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果园实测气温的库尔勒香梨树越冬冻害成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香梨园越冬冻害发生的气温要素,为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通过近4年对库尔勒地区上户镇果园的香梨树越冬休眠期间冻害调查和温度监测,对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度,该地的香梨树发生了中等强度的越冬休眠期冻害,果园实测的极端低温达到-28.1℃,极端低温日(1月10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达到9.5 h。2011—2012年冬季,果园实测极端低温为-26.3℃,但极端低温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仅为3.0 h,未能造成香梨树明显冻害。分析近4年库尔勒地区上户镇的香梨冻害情况,冬季无或仅微量降雪,果园低温强度大、出现频率高易引发果树冻害,果园实测气温低于香梨树冻害临界温度时未必会发生冻害,关键在于果园出现冻害天气时冻害温度的持续时长,而持续时长以冻害温度连续出现的天数计量并不可靠。此外,低温在冬季出现的时期也对香梨树冻害程度产生影响。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树 冻害 极端低温 持续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