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应用40%快灭灵干悬浮剂防除麦田阔叶杂草

植物保护 2001 CSCD

摘要:40 %快灭灵干悬浮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为年前 12月 ,阔叶杂草子叶期至 1对真叶期 ,防效可达97%~ 10 0 %。年后 2月施药对婆婆纳基本无效 ,对猪殃殃的防效可达 90 %左右 ,对其营养生长的抑制率为6 8.37%~ 81.38% ,对种子量的减少率达 85 %以上。每公顷施药对水量以 2 2 5~ 30 0kg为宜 ,增加用水量则增加喷雾时间 ,但药效不变。

关键词: 40%快灭灵干悬浮剂 麦田阔叶杂草 防效

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机理模型在研究棉花施磷技术上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laassen等 ( 1986)提出的养分吸收机理模型预测棉花磷肥施用量和最佳施磷混土比例时 ,可以不考虑因土壤逆境条件 (比如土壤溶液中磷浓度过低或过高等 )而产生的预测误差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试验条件下 ,棉花的磷肥最高产量施肥量为 60 6 2mg/kg ,当施磷量为 180mg/kg时 ,最佳施磷混土比例为 5 0 %。

关键词: 模型 棉花 施磷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汉平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主害代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研究

棉花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荆州市 1 980~ 1 998年共 1 9年棉铃虫发生情况、棉花生育指标的系统调查数据以及有关气象资料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 ,定量地描述了棉铃虫主害代发生量与上代高峰卵量、7月 1 5日青铃及 4月下旬至 7月均温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江汉平原棉区棉铃虫主害代的发生规律 ,为其防治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 ,运用模糊数学区间权重综合评判法对主害代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预报的研究 ,拟合率达 1 0 0 % ,预报1 999年荆州和天门两地 ,均与实际相符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棉铃虫 发生 预测预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的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施攻关课题“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组装配套技术研究”中 ,与当阳等十多个县市合作 ,以“贸科农”形式 ,以种植优质、高产、抗病虫水稻品种为手段 ,不仅较好地形成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而且推动了优质稻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综合防治 配套 农业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水稻品种资源研究20年的回顾与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持湖北省稻种资源研究工作 2 0年来 ,建成了稻种逾万份的中期水稻基因库和相应的稻种资源性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获水稻鉴定性状数据 50万个以上 ,完成了水稻种质的中期贮存和性状数据的现代化管理与使用。通过种质创新培育出“93 1 8” ,“91 1 0”和“91 0 5”等优质丰产多抗品系应用于生产。为育种单位提供优异种质马尾粘作主要亲本 ,育成马尾粘细胞质杂交稻系列组合 ,在全省应用 66 7万hm2以上。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出一项世界优秀专利技术。发现 ,纯化和矮化具有多花多果基因的特异种质“多小穗稻”。先后完成 1 0项课题 ,获 9项成果和 8项奖励 ,参加撰写《湖北省作物资源目录》、《中国优异稻资源》等 1 1册 (部 )目录和专著 ,公开发表论文 3 0余篇。建议创建“植物种质抗性利用学” ,以加强抗性种质的评价与利用

关键词: 水稻品种资源 回顾 展望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育种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转基因棉的抗性机理 ,转Bt基因棉育种体系 ,转Bt基因棉的应用效应 ,提出了预防害虫对转Bt基因棉产生抗性的对策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育种 应用效应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生物肥的特性及施用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生物肥是一种集有机、无机肥及功能微生物于一体的“三合一”肥料。试验示范表明 :施用有机生物肥可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改善农作物品质 ,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保护环境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有机生物肥 施用效果 持续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湖北省最近 1 5年小麦生产的状况 ,提出小麦生产不能放松 ,发展小麦生产重点在北纬31 以北麦区 ,引种育种相结合 ,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

关键词: 湖北省 小麦生产 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技网正式开通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早籼糙米营养价值研究(II)——糙米代替玉米作饲料对肥猪增重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仔猪、中猪和大猪 3个阶段的“长大”生长肥育猪为试验动物 ,共 96头 ,每个阶段 3 2头 ,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个组。各阶段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各阶段日粮中以糙米代替玉米的比例Ⅰ组为 0 ,Ⅱ组为50 % ,Ⅲ组为 75% ,Ⅳ组为 1 0 0。Ⅰ组为全玉米能饲料对照组。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对小、中和大猪分别进行 2 6d、2 6d和 4 0d的饲养试验 ,同时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 ,以增重速度、料肉比和肉品质为指标来观察早籼糙米的营养价值和饲养效果。试验结果 ,仔猪阶段Ⅰ、Ⅱ、Ⅲ和Ⅳ平均日增重依次为 565、577、585和 596g,料肉比依次为2 .59、2 .57、2 .56和 2 .53 ;中猪阶段各组平均日增重依次为 74 2、750、754和 762g,料肉比依次为 3 .1 6、3 .3 2、3 .1 9和3 .1 6;大猪阶段各组平均日增重依次为 863、866、860和 871g ,料肉比依次为 3 .65、3 .60、3 .68和 3 .65,各组的胴体和肉品质也很接近。结果表明 ,每个阶段各组之间这些指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而且处于国内较先进的水平范围 ,表明糙米具有与玉米相同或略优的营养价值与饲养效果 ,糙米代替日粮中玉米 50 %~ 1 0 0 %饲养生长肥育猪是可行的。

关键词: 早籼糙米 营养价值 生长肥育猪 饲养试验 日增重 料肉比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