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大豆GTS40-3-2成分现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化体是种植面积最广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根据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其进行快速扩增及可视化判断;同时建立转基因成分人工污染的食品模型,比较了LAMP法与定性PCR方法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对GTS40-3-2转化体产生特异性扩增,灵敏度高达0.001%。所建立的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现场可视化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转基因大豆GTS40-3-2成分污染的现场可视化检测。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GTS40-3-2 转化体特异性 环状等温扩增技术 现场可视化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 》 2014
摘要: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天津市的农业标准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未来天津市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黑斑病是中国近几年新流行的一种黄瓜叶部病害,目前已成为黄瓜保护地、露地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国内外关于该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分子标记等研究很少。本研究以黄瓜感黑斑病自交系P62-1-1和抗黑斑病自交系W43-1-2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于苗期进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鉴定后作为作图群体,利用SSR、SCAR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和遗传图谱法进行基因初步定位,构建了一张包含110个标记、9个连锁群的与黄瓜抗黑斑病相关的遗传图谱。遗传图谱包括101个SSR、6个EST-SSR和3个SCAR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达749.3cM,平均图距为6.81 cM,标记间遗传距离为0.3~21.0cM。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3~22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20.9~158.5 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4.76 cM/marker~10.2 cM/marker之间。结合F2的表型数据,检测到1个控制黄瓜黑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位于第5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81.86%。该项研究为黄瓜黑斑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和进一步的黄瓜功能基因的诠释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早春番茄—秋冬芹菜高效栽培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早春番茄3月底至5月初上市,秋冬芹菜12月至翌年元旦前后上市,均值高价期,实现较高收益水平,每667 m2年产值3万元左右。2013年天津市日光温室面积已达到1.33万hm2(20万亩),栽培面积最大的模式是春果菜—秋叶菜,典型代表是早春番茄—秋冬芹菜,面积0.4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对策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引起的经济社会变迁,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经济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特点,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利用修补模型模拟了土地投标租金曲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埋保藏菌种与传统试管种菌种活力的测定比较
《食用菌 》 2014
摘要:对香菇、猴头菇、杏鲍菇和白灵菇四种食用菌的包埋菌种4℃低温保藏一年,对保藏后的菌株进行菌丝恢复培养,对生长速度、栽培料发菌吃料情况、液体菌种纤维素酶和漆酶对比观察,以传统试管保藏法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包埋法保藏的菌种,菌丝活力较为旺盛,菌种活力没有明显的衰退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木醋液对青皮核桃生理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辽优1号"青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5%、10%)的木醋液在(0±0.5)℃冷藏条件下对其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处理能够较好的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有效地抑制果仁的L*值、含水量和硬度的减小,明显延缓了果仁贮藏后期褐变指数、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增加,更好地保持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由体积分数10%木醋液处理的青皮核桃在冷藏条件下保鲜效果最好,能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显著抑制青皮核桃的氧化衰老。因此,用体积分数10%木醋液处理青皮核桃的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