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芹菜幼苗耐热性鉴定的主成分分析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8个芹菜品种幼苗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显著的32个耐热性指标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7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供试芹菜品种幼苗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文图拉变异自交系>加州王变异自交系>津南实芹>犹他52-70>嫩脆西芹>康乃尔>伏芹>金黄,与田间多年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皮鲜核桃低温贮藏后货架期品质的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皮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厚度PE包装的青皮鲜核桃结合低温贮藏60d后,转入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货架期间,经厚度为40、5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能有效地保持其原有水分和色泽,降低呼吸强度,提高青皮鲜核桃仁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使脂氧合酶(LOX)活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能够有效保持青皮鲜核桃的品质,延缓果实衰老。与对照组相比,经厚度为4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货架期延长到9d,保鲜效果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天津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对采自天津地区某猪场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并确定病料中PCV-2的分子特征。将阳性病料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并传代8次,分离出1株PCV-2毒株,命名为PCV-2TJ-1,同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1 767bp,与我国上海LN-19株和韩国的A409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6%。PCV-2全基因组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毒株为PCV-2b基因亚型;对分离毒株与5个不同基因亚型的10个参考株的ORF2和ORF3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7.1%~97.4%和93.3%~99.0%。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流行的PCV-2毒株为PCV-2b,为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新品种速俊018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速俊018由两个不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系07超级四季-3s和08冬赏味长叶-1s配制而成的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株型美观直立,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油亮,叶柄较长,宽度适宜,柄色碧绿、光泽度好,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好,夏、秋季播种后20d(天)即可开始采收上市,25d(天)后产量迅速增加;采收期较长,播种后可作为鸡毛菜、小棵菜和大棵菜陆续采收,适当密植可提高作鸡毛菜和小棵菜栽培的产量,种植密度以株距3cm、行距5cm最佳;抗病丰产,耐寒、耐抽薹性强,耐热性中等,适应性广,可全国各地四季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4
摘要: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6-BA+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 mg/L 6-BA+0.3 mg/L NAA+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测定方法
《农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利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黄瓜样品中的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经氧化铝柱纯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分别绘制2种目标物的标准曲线。[结果]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6.0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3.0%~98.8%,RSD为0.9%~5.2%。[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用于同时定性、定量分析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混剂农药残留。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烯酰吗啉 黄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的含量。种植耐盐植物后,根际土壤中可溶性Ca2+含量增加,使更多的Na+被取代后将其移除到耕层以下,说明种植耐盐植物处理对Na+的移除效果比较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放线菌BH3A8代谢产物杀线虫活性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控制线虫危害的研究重点。对从渤海海域不同深度水样中筛选出的具有杀线活性的菌株BH3A8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测定了BH3A8代谢产物杀线虫谱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温室防效以及对松材线虫形态与运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H3A8代谢产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幼虫毒力最强,对松材线虫幼虫毒力次之,对大豆孢囊线虫幼虫毒力最弱。在温室测定中活性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为73.75%。活性菌株代谢产物明显抑制松材线虫运动频率。中毒线虫起初表现为虫体扭曲、颤抖、痉挛,接着线虫游动缓慢、扭动身躯,最后线虫反应迟钝,摆动减慢,首尾同侧展开,标志着线虫死亡。虫体死亡多为僵直状态。BH3A8杀线虫谱广、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活性菌株 杀线虫活性代谢物 毒力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