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基于AHP层次分析模型的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效益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效益.[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从多个角度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使用效果.[结果]2016~ 2017年在沙湾县使用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示范区产量分别为402和419 kg/667m2,高于塔城地区的平均产量135和145 kg/667m2,分别高出塔城地区平均水平198%和189%,应用AHP模型对影响沙湾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措施)进行重要性打分,得出经济效益得分0.776 6,资源节约得分0.154 9,防灾减灾得分0.068 5.(3)2016 ~2017年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增加收益145.6×104元;精量播种节约成本27.3×104元;应用测土配方与精量施肥,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1倍,钾肥利用效率提高3.9倍,磷肥利用效率提高4.3倍.棉花产量主要受到低温、大风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结论]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使用能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评价各因素重要性排序:经济效益>资源节约>防灾减灾.通过与合作社合作、精量播种、测土配方和精量施肥等手段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棉花种植的成本、提高棉花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气候灾害对棉花种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示范区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棉花 节本增效技术体系 AHP层次分析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潜叶蛾对4种茄科植物的适应性研究

植物检疫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番茄、马铃薯、茄子和辣椒4种寄主对番茄潜叶蛾产卵选择、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对4种寄主的产卵偏好性强弱依次为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辣椒上卵发育历期最长,幼虫孵化后不能完成发育。番茄上成虫前期存活率高于马铃薯和茄子,但总发育历期较长。该虫取食番茄叶片时的单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高于其取食马铃薯和茄子叶片。其取食番茄、马铃薯和茄子叶片时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43 4、0.140 6、0.113 3。综上所述,番茄潜叶蛾的最适寄主为番茄;在辣椒上无法完成生长发育;在马铃薯和茄子上种群增长潜能较强,具有暴发成灾的可能。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茄科植物 产卵选择性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幼苗的缓解效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α-萘乙酸钠、6-苄氨基嘌呤(6-BA)、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脱落酸(ABA) 4种外源物质提高棉花抗低温能力的机理.本研究以'新陆中46号'幼苗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10.0 mg/Lα-萘乙酸钠、2.0 mg/L 6-BA、0.2 mg/L EBR和0.5 mg/L ABA 4种外源物质后进行4℃低温胁迫24 h,测定棉花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片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 R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脯氨酸(proline, Pro)和光合色素含量,研究4种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4种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的根长、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RC和MDA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SS、SP和Pro含量显著升高.(2)喷施4种外源物质后,除幼苗RC和MDA含量明显降低,CAT活性和SP含量变化不大外,其余指标均显著升高.(3)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4种外源物质的低温缓解效果,依次为0.2 mg/L EBR>10.0 mg/Lα-萘乙酸钠>2.0 mg/L 6-BA>0.5 mg/L ABA.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棉花的抗寒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外源物质 低温胁迫 缓解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肥料微密水溶肥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模式,再加上水资源的日渐贫乏,以及大型农场的不断涌现,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崛起和普及使得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推广、农业从业者都越发认识到水溶性肥料和水溶性肥料产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微密水溶肥与当地习惯用的二铵和尿素在温室辣椒上的对比试验,进一步检验微密新型水溶肥在辣椒上使用效果.

关键词: 新型肥料微密水溶肥 温室辣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加工用番茄果实及果肉组织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加工用番茄种质资源果肉外果皮细胞厚度和离体耐放性等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加工用番茄品种选育的田间耐贮运性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比较12份加工用番茄高代纯合种质资源的果实主要性状,测定参试材料果实横切面情况,结合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分析各试材的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研究不同材料自然室温放置35 d后的果实重量损失和腐烂率,并分析参试材料各调查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主要果实性状差异显著,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在6.75~10.30μm变化,平均外果皮厚度为8.311μm,12份材料的果实横切面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常温放置35 d后的腐烂率在11.67%~98.33%变化,平均腐烂率为55.50%,失重率在17.36%~63.68%变化,平均失重率为31.96%,各调查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903~(**)~0.875~(**),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常温放置35 d后的腐烂率与果肉组织外果皮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外果皮越厚果实常温放置若干天后的腐烂率越低,对于选育优异的田间耐放性好的加工用番茄品种有重要参考。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常温 耐贮 腐烂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6-BA对棉花蕾铃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对棉花现蕾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6-BA喷施浓度,减少蕾铃脱落和增加棉花产量。【方法】以鲁棉研24号为供试材料,2018年在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四分场三连进行叶面喷施6-BA试验,设置0(CK)、20 mg/L(T1)、30 mg/L(T2)、40 mg/L(T3)四个浓度梯度。【结果】随着6-BA喷施浓度的增加,棉花果枝数和果节量增加,与CK相比,T1、T2、T3处理果节量分别增加了9.8%、13.2%和18.7%,且T2处理显著增加下部果枝外围果节数,上部外围果节数T3极显著高于CK达16.9%;浓度越高现蕾增加越多,而且可以延迟最大现蕾时间;T1、T2、T3分别增加了花后16~26 d、26~36 d、26~36 d的棉花成铃数,均提高了上部果枝内围果节的成铃概率;T2对铃数和铃重分别提高了12.4%和13.7%,籽棉产量增加27.82%。【结论】蕾铃期叶面喷施6-BA可以增加棉花成铃数和铃重,提高籽棉产量。6-BA浓度为30 mg/L时,棉花籽棉产量最高,达5 359.6 kg/hm。

关键词: 棉花 蕾铃 6-苄氨基嘌呤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戈壁温室大棚韭菜淡季生产技术要点

农村科技 2019

摘要:近年来,保护地韭菜栽培面积逐年上升,反季节韭菜生产比较效益也呈现递减趋势。与此相反,淡季,也就是夏季韭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加,种植效益也增加。本文主要介绍韭菜夏季生产技术,即利用韭菜喜中等光照强度、耐阴性强、耐寒也耐热的特性,夏季在温室大棚(不覆棚膜)推行"滴灌+微喷"技术,结合遮阴措施,营造低光照、土壤湿度相对较大的局部环境,生产出叶片纤维少、柔嫩适口的商品韭菜,满足市场淡季供应的技术模式。

关键词: 韭菜 夏季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栽培杏品种间亲缘关系及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

摘要:以40个新疆杏品种为供试样本,通过聚类分析新疆栽培杏品种间亲缘关系,以主成分分析和计算表型性状的标准差、变异系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新疆杏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特点。当欧式距离为5.0时,40份供试品种划分为5组。22项数值型指标的变异系数幅度:0.1%~15.4%,香农-威纳指数幅度:4.71~5.32,辛普森指数幅度:0.95~0.98。供试样本33个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得出叶片颜色,叶背茸毛等前12个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594%。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样本中和田亚群的品种与库车亚群的品种间亲缘关系最近,与喀什亚群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综合变异系数、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分析表明,供试新疆栽培杏品种叶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在供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叶片长、花冠直径、单果重、核鲜重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相关形态指标是评价新疆栽培杏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指标,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颜色、叶背茸毛、叶片形状、叶基形态、叶尖形态、叶缘形态、叶面形态、叶形指数、叶面积、叶炳长12个主成分因子可以代表新疆栽培杏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的大部分信息,但不是反映新疆栽培杏遗传多样性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 新疆 杏品种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片留量对波尔莱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农村实用技术 2019

摘要:为研究葡萄最佳叶片留量,以8年生葡萄波尔莱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片留量对葡萄果实膨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果枝上按照每穗果实分别保留叶为15片、17片和19片时果穗重量与果粒均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分别为13.7%、13.8%和15.4%。与保留叶23片相比,保留叶25片和27片的可溶性固形含量较低,固酸比分别22.32、22.67和28.37,果实品质较差。可见随着结果枝叶片数量的增高,波尔莱特葡萄果实品质逐渐提高,成熟期提前5~10天,当保留叶片数量到达23片时,各项指标不再上升,果实性状最佳,说明保留叶片数量23片是波尔莱特葡萄结果枝的最佳留叶量。

关键词: 波尔莱特葡萄 叶片留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了解北疆7个冬小麦品种抗旱性,在大田滴灌条件下,开展了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试验,设置了水区和旱区两个水分处理,研究了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区各品种的SPAD值明显低于水区,其中新冬41号的SPAD值明显高于旱区其他品种。干旱导致各品种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生物量降低幅度3.78%~26.90%,收获指数降低幅度为4.51%~20.42%;旱区籽粒产量最高为7 234.38 kg/hm~2(新冬33号),最低为5 156.25 kg/hm~2。综合各指标和产量因素,本试验条件下新冬33号的耐旱性最强。

关键词: 新疆 冬小麦 品种 耐旱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