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棉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基质化利用发展前景

农业工程 2019

摘要:我国棉花种植量大,新疆又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我国60%以上,随之产生丰富的棉秸秆资源.棉秸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新疆目前对棉秸秆的利用率低,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粉碎还田.随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增多和水平提高,以及棉花秸秆机械化采收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凸显.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前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棉花秸秆用在无土栽培基质生产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棉花秸秆深度利用和棉花生产提质增效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疆 棉秸秆 综合利用 栽培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杂草学报 2019

摘要:为明确新疆玉米种植区田间杂草的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对新疆3个玉米主产区田间杂草群落组成进行系统调查及对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溉玉米产区共有杂草38种,隶属17科34属,其中,以禾本科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 Beauv.],藜科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锦葵科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以及苋科凹头苋(Amaranthus lividus L.)为该地区优势杂草。不同地区的重要杂草种类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喀什春播玉米田杂草的种类最丰富,乌鲁木齐地区杂草次之,伊犁地区杂草的危害时期最为集中。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各地区重要杂草的优势性。乌鲁木齐地区马齿苋、稗,伊犁地区狗尾草、苘麻和田旋花,喀什春播玉米田的田旋花和龙葵以及喀什复播玉米田中苘麻和灰绿藜等主要杂草与地区重要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在防治重要杂草时应谨防上述地区的主要杂草上升为重要杂草。

关键词: 新疆 玉米田 杂草群落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银染PAGE实验中常出现的背景颜色深、条带弥散、凝胶变形及条带不整齐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优化方法。【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PAGE电泳后银染并调整试剂配方、实验条件,筛选出适合实验的技术体系。【结果】甲醇浓度、电压稳定性、电泳温度、气泡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甲醛浓度过高(1.25%)时,虽所需染色时间短,但凝胶背景深;甲醛浓度过低(0.001 25%)时,背景浅但条带淡,需要长时间染色;电压不稳定会造成条带弥散;电泳温度过高,导致凝胶变形,条带弯曲;凝胶中的气泡会扰乱DNA条带的形状;NaOH浓度在0.875%~1.375%,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甲醛用量4 mL(1%)、保持稳定电压、在冰浴中电泳、制胶时及时赶走所有气泡,可得到凝胶背景浅、条带清晰且正常的结果。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 弥散现象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核桃枝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9

摘要:为得到对野核桃(Juglans regia L.)枝枯病有效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uglanconis juglandin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观察拮抗细菌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该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菌株QB002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juglandina)的生长抑制率为88.6%,同时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li,C.salicicola)、枣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李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在NA培养基上单菌落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中间有褶皱,不透明,表面不光滑。结合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明确菌株QB00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能使供试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其生长。

关键词: 野核桃枝枯病 拮抗细菌 筛选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热感指数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分别对冬、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种质资源,为小麦耐热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冬小麦材料采用延期播种、春小麦材料种植在温度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下,人为致使小麦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根据不同环境处理的千粒重值计算冬、春小麦各个材料的热感指数。依据热感指数,对来自中国不同小麦生态区和国外不同地区和组织的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包括688份冬小麦和637份春小麦,分别进行耐热性评价。热感指数小于0.5为极耐热材料、大于等于0.5小于1为中等耐热材料、大于等于1小于1.5为中等热敏感材料、大于等于1.5为极敏感材料。【结果】冬小麦和春小麦热胁迫处理组灌浆期平均最高温度分别高于对照组1.91℃和7.09℃,且热胁迫处理组千粒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根据热感指数分级评价结果,极耐热冬、春小麦材料31和48份,占供试材料的4.51%和7.54%;极敏感冬、春小麦材料19和58份,占供试材料的2.76%和9.11%;其余大多数材料为中间类型(中等耐热材料和中等热敏感材料)。从中国小麦生态区域的地理分布来看,来自南部麦区(西南冬麦区、青藏春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耐热性整体高于来自北部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的冬小麦材料。对于春小麦,来自新疆春冬麦区的材料耐热性最强,平均热感指数为0.70,且其中88.00%的材料属于耐热材料(极耐热材料或中等耐热材料);此外,来自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的春小麦平均热感指数为0.88,也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来自CIMMYT的人工合成六倍体材料耐热性最弱,平均HSI为1.18,其中69.58%的材料为热敏感材料(中等热敏感材料和极敏感材料)。【结论】采用延期播种或在高温的地理环境下种植能使小麦在灌浆期遭遇高温胁迫。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1 32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高通量耐热性鉴定,综合考虑正常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和高温条件下的耐热性,筛选出优异耐热资源103份,可用于相应生态区小麦的耐热性遗传改良。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耐热性 热感指数 生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主要营养指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间作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75%)和重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30%)2个处理,以大田条件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构成指标、淀粉含量及组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结果】轻度遮阴条件下间作冬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升高;谷蛋白/醇溶蛋白、氨基酸含量降低。重度遮阴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降低,淀粉相对含量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对照无显著差异;醇溶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氨基酸评分提高。【结论】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树阴移动营造的轻度遮阴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籽粒淀粉品质提高;重度遮阴条件下籽粒产量大幅降低,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有所改善。

关键词: 小麦 间作 营养品质 遮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梨品种与‘库尔勒香梨’授粉亲和性及花粉直感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新疆梨品种与‘库尔勒香梨’的授粉亲和性和花粉直感。【方法】以9个新疆梨品种和‘砀山酥梨’为‘库尔勒香梨’授粉树,对其花粉萌发伸长、坐果率、果实品质等进行研究。【结果】‘库尔勒香梨’与‘绿梨’和‘砀山酥梨’授粉亲和性最好,亲和性与单果质量呈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负相关‘。库车阿木特‘’艾温切克’和‘绿梨’授粉单果质量最大‘;砀山酥梨‘’绿梨’和‘阿克苏句句梨’授粉果形指数最小‘;绿梨’授粉果实硬度最小‘;库车阿木特’和‘库尔勒黄酸梨’授粉糖酸比最高‘;库车阿木特’授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库尔勒香梨’自花和‘阿克苏句句梨’授粉维生素C含量最高‘;绿梨’和‘砀山酥梨’授粉正常种子数最多,种子数与其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绿梨’与‘库尔勒香梨’的亲和性高,单果质量最大、果实硬度最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适中,适宜作为‘库尔勒香梨’授粉品种。

关键词: 新疆梨品种 ‘库尔勒香梨’ 亲和性 花粉直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LED补光时间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h、4 h/0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h和4h/0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LED 补光时间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野苹果资源类型表型性状鉴定及优异资源的初步筛选

经济林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具有优异性状的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类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巩留和霍城县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为试材,于其开花期对其花色、单序花朵数,花冠直径、花瓣长与宽、花柄长及1年生枝节间长度,树高、胸径、冠幅等形态指标进行了调查和观测,于其果实成熟期采其果实,测量其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柄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数量性状指标;并就新疆野苹果对小吉丁虫的抗性进行了调查,对新疆野苹果果实黑星病发病程度及病情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供试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果实的主要数量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1%~63%,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最大值为67.50 g,最小值为4.30 g;果肉质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6,其中,绵软类型的分布频率为50%;果实风味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9,酸和极酸类型的分布频率合计为84.2%;巩留县莫合野果林中新疆野苹果的黑星病病情指数最低,为0.39%,表明其抗病性较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中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高抗性的新疆野苹果树的分布频率达到13.04%,部分枝条被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后其伤口能自行愈合,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初步筛选出的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抗性的单株类型有2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29和XY-34;具有抗苹果黑星病特性的单株类型有3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35、GB-9和HDM-7。新疆野苹果不仅在果实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树体高度、1年生枝节间长、对苹果小吉丁虫和黑星病的抗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变异也都很丰富。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种质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效棉花品种植株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差异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效品种之间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为合理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2号(氮高效品种)和新陆早36号(非氮高效品种)为材料,设置240、360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寻找差异,优化品种选育,提高氮素效率。【结果】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新陆早32号的株高、茎粗和果枝数均高于新陆早36号,分别相差8.34 cm、2.34 mm和1.56台。在氮素积累上,2个品种根的含氮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新陆早32号高于新陆早36号;在低氮水平时新陆早32号的茎后期可以积累更多的氮素,与叶片积累相反,而高氮水平时,后期茎的氮素积累相差不大,叶片则一直是新陆早32号含量高,差距保持在3.0 g/kg以上。在光合特性上,新陆早32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基本高于新陆早36号,而蒸腾速率则相反。【结论】高氮水平下新陆早32号产量最高,为4 022.82 kg/hm~2。不同氮水平下氮效品种均有差异,尤其是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更能有效的利用氮素,保证产量,并在氮充足条件下提高产量。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氮效 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