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哈密瓜不同贮藏温度果实质地变化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新疆哈密瓜冷链运输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哈密瓜果实质地硬度、粘附性、内聚性等物性指标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质地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波动幅度前者较后者平缓;西州密17号果实硬度、粘附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西州密25号果实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果实各质地指标受温度影响明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西州密17号相较西州密25号各质地指标波动幅度小,更耐贮藏;西州密17号最佳贮藏温度为5℃,西州密25号最佳贮藏温度为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16—2017年,在深松后相同灌溉量下,设置3个灌溉周期为4、7、10 d,对应灌溉次数为17、10、7次,分别以D4、D7、D10表示,研究了灌溉期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深松条件下,适中的灌溉频次(D7)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壤含水率,促进棉花干物质向蕾铃器官分配,提高WUE,2016年和2017年D7处理比D4、D10处理分别提高15.5%、16.5%和10.5%、9.2%。而过高(D4)或过低(D10)的灌溉频次降低了土壤含水率,高频灌溉促进了棉花营养生长,但向蕾铃器官分配比例降低,而低频灌溉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降低,土壤贮水减少量和总耗水量显著增加。过高或过低的灌溉频次均导致产量降低,D7处理的籽棉产量比D4、D10处理在2016年提高13.8%、17.3%,2017年提高7.0%、6.1%,而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增加。【结论】深松后灌溉频次应以1次/7 d,可有效促进棉花营养与生殖器官干物质协调增长,提高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有利于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评价指标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其评价指标.[方法]以6个不同品种西瓜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16种成分含量,并通过INQ(营养质量指数),研究受试成分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营养质量评价指标.[结果]6种不同品种西瓜烟酸、脂肪、钠和锌INQ均小于1,碳水化合物INQ在1.38~1.44,钾和维生素B2 INQ均大于2;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和镁INQ因品种的不同而处于不同营养水平,其中VB1、镁、锰、铁4项指标的负荷量相对较高.[结论]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镁可用于体现西瓜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其中VB1、镁、锰、铁指标适合作为西瓜营养质量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降解特性研究
《新疆农机化 》 2019
摘要:我国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薄膜材料在农业设施中应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作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和拱棚.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中,由于使用过程中受太阳辐射、昼夜空气温湿度变化、农药化肥等的交叉作用,这些膜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温室塑料薄膜降解的关键因素,以监测各种老化因素对薄膜降解的影响,为后期根据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来延长温室栽培中覆盖薄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塑料污染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 塑料薄膜 降解机理 老化 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化煤腐植酸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试验
《农业工程技术 》 2019
摘要: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风化煤腐植酸对基质栽培加工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合加工番茄生长的风化煤腐植酸的产地和种类.通过基质槽栽培,在加工番茄上施加不同产地(奇台和阜康)、不同种类(精品腐植酸钾和黄腐植酸钾)的风化煤腐植酸,用量为5 kg/667m2.定期测定加工番茄的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风化煤腐植酸对加工番茄的生长、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其中施加奇台产地的精品腐植酸钾的加工番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被子植物心皮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汇总国内外心皮起源、作用和发育过程、遗传及激素调节、控制心皮发育的相关基因等研究结果,为作物多心皮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心皮的起源目前有心皮学说和生殖叶学说两种学说;心皮具有保护胚珠、接受花粉致使卵细胞受精、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其发育过程通常在花的器官中经过折叠、卷曲形成内在的空间,胚珠被包裹在其中发育;心皮数目的遗传较为稳定,激素对其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基因在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心皮作为被子植物雌蕊发育的关键,对于产量性状的建成极为重要.心皮研究应重点围绕心皮发育的全过程,尽早明晰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的相关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多心皮、高产优质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新疆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为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农业健康发展,采用全产业链的过程可追溯理念,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新疆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中宏观架构和微观层面信息层指标体系的设计,融合了源头治理与过程追溯的理念,实现了农产品产业链内产品信息的纵向联通,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在平台层的支撑下,部门层通过对信息层采集到的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信息进行规范处理,并通过应用层的信息叠加功能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终端拥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质量信息,为农产品产业链节点部门、政府管理部门及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信息及追溯等服务.
关键词: 质量安全 物联网 全产业链 追溯系统 新疆特色农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处理对设施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19
摘要:以新疆吐鲁番地方品种‘西开心’甜瓜为试材,通过5个不同施氮处理对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常规施肥(CK1)和不施肥(CK2)处理作为对照,来确定最佳施氮量和配比,为设施甜瓜种植合理开展氮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示范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1)在试验氮素处理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对甜瓜幼苗的营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甜瓜果实的膨大和产量品质的提高,但是超过最佳氮肥施入量后,甜瓜果实大小、平均产量和品质都开始下降;(2)根据理论计算,当纯氮量为每667m2施用量为16.08 kg时,每667m2产量达到最大值1 530.25 kg.生产实际中,我们既要考虑到甜瓜每667m2的产量和品质,又要兼顾投入、产出和市场等因素,所以在根据纯收入和产投比等指标综合考虑,处理3是比较适合的氮肥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