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颜色花器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初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通过海岛棉、陆地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回交、自交,创造出大量的、花器颜色丰富多彩的棉花新种质资源,丰富了棉花种质资源库。该文介绍了其中12个已稳定的花器颜色丰富的种质资源。


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防治金龟科幼虫的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筛选出的对金龟科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HBF-1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菌悬液与含有土豆丝的土壤混合饲喂幼虫的方法,测定了HBF-1菌株孢晶粉剂对华北地区主要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其敏感性依次为四纹丽金龟Popilliaquadriguttata、黄褐丽金龟Anomalaexoleta、蒙古丽金龟A.mongolica、铜绿丽金龟A.corpulenta和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lucidula,LC50为3.104、18.987、30.924、34.713和55.995μg/g土。HBF-1菌株悬浮剂防治花生田金龟子幼虫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为71.4%~75.4%,保果效果为58.7%~72.9%。在花生产量比较试验中,HBF-1菌株悬浮剂50倍液处理区比空白对照区的产量增加363.0~903.0kg/hm2。HBF-1菌株悬浮剂施入草坪后可免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杀虫活性保持较长时间;经调查,HBF-1制剂在土壤中经过120天后仍保持杀虫活性。
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中国生物防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腊螟诱捕法,对采自河北省的1975个土样进行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共分离出斯氏属线虫17个种群,异小杆属线虫49个种群,土壤带线虫率为3.34%。在斯氏属线虫中,其中格氏线虫有2个种群,新种A有一个种群,新种B有14个种群;而49个异小杆线虫种群均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河北南部邯郸及邢台地区,以斯氏线虫为主,而在中北部地区则以异小杆线虫为主。同时明确土样中的带线虫率与土壤植被以及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未耕地以及以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为植被的土壤带线虫率分别为6.59%、5.13%、3.15%和2.9%;沙土、沙壤土、壤土以及粘土的带线虫率分别为8.57%、3.17%3、.36%和0。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昆虫病原线虫 异小杆线虫 斯氏线虫 调查


不同处理对无病毒葡萄离体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无核白、红地球、黑王和红宝石这4个无病毒葡萄试管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在NN69培养基上获得了稳定高频率的再生植株,并对抗生素浓度、根癌农杆菌不同活化方法、葡萄叶片不同叶位、切割叶片时的不同液体、聚乙烯吡咯烷酮(酚类吸附剂)和维生素C(抗氧化剂)对葡萄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叶片对卡那霉素敏感,并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叶片不同叶位中以取顶端第一幼叶时转化效率最高;根癌农杆菌活化方法中以活化18h后,添加等体积新鲜LB培养基,再培养5h时转化效率最高;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维生素C对遗传转化不但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明显抑制叶片的再生率。


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冀优杂69的选育及应用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