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根钻法研究了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根系干重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宽窄行深松处理根系干重高于宽窄行未深松处理,且在吐丝期和乳熟期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 深松 根系分布

乙酶合剂对东北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茎秆形态的化学调控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密度条件下,研究东北春玉米6叶期叶面喷施乙酶合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酶合剂可以缩短穗位以下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秆强度,增强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调解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过程,促进干物质向子粒中转移,提高经济系数,提高产量。

关键词: 春玉米 乙酶合剂 化学调控

木豆、苜蓿和大豆3种豆科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概述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豆科作物曾被认为是难于利用杂种优势的物种。木豆、苜蓿和大豆杂交种的问世,为豆科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开辟了道路。本文从应用技术研究层面,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这3种作物在不育系和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豆科作物普遍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种开发的关键是找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高异交率基因型。数量充足的传粉昆虫和适于制种的环境条件亦非常重要。

关键词: 豆科 木豆 苜蓿 大豆 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途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在改善发酵乳品流变学特性和质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胞外多糖对人体健康还有促进作用,而胞外多糖的产量通常较低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因素。作者综述了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kg/hm2,穗肥施量14.1~15.9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cm2,苗数2.9~3.1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t/hm2以上的产量。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 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和镁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器官中的积累与分布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高产大豆辽豆14与普通大豆辽豆11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处理下,钙和镁在各器官的积累与分布。结果表明:大豆各器官钙百分含量依次为叶片>叶柄>荚皮>籽粒>茎秆;镁百分含量依次为叶柄>叶片>荚皮>茎秆>籽粒。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大豆茎秆和籽粒中钙百分含量逐渐降低,叶片和叶柄中钙的百分含量始粒期以前呈下降趋势,始粒期以后呈增加趋势,荚皮中钙百分含量随着生育时期推移波动较小。大豆茎秆、叶片和叶柄中镁百分含量均在始花期最高,荚皮中镁百分含量在盛荚期最高,籽粒中镁百分含量在始粒期最高。和辽豆11相比,各肥密处理中辽豆14各器官钙和镁的百分含量均高于辽豆11。钙积累总量肥力处理间差异显著,密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镁积累总量密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钙和镁积累总量肥力、密度和品种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施肥 种植密度 养分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玉米高产栽培限制因子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根据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气象资料和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限制因子 半干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与消长动态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2002~2007年在吉林省内各稻作区采集732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出568个有效单孢菌株,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为7群39个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和ZG群,其次是ZD群和ZF群;优势小种为ZE1和ZG1,其次是ZF1和ZD1。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以粳型小种为主,而且粳型优势小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有变化。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消长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中部重点产粮区的黑土上进行了近30年的土壤定位培肥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0年不施肥料,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减少0.1 g/kg左右,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矿化率约为0.38%,施入不同数量有机肥及与化肥配合施用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年增加0.3 g/kg左右,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趋势相同。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下降幅度在0~0.06 g/cm3,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区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施用高量有机肥,耕层土壤总孔隙、田间持水孔隙增加。长年施用有机肥的玉米产量与单施化肥的处理基本相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稳定增加。

关键词: 玉米 土壤 培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S rRNA序列分析及其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16SrRNA的特点及序列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几种在乳酸菌分类和鉴定中较常用的16SrRNA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rRNA直接测序、寡核苷酸探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温度梯度凝胶电泳等,以及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酸菌 16S rRNA 分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