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三种钠盐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的方法,探讨了三种钠盐(NaHCO3、NaAc和NaCl)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全盐、pH、水溶性Na+和交换性N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钠盐中,NaHCO3和NaAc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相似,而NaCl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与其不同。土壤全盐、水溶性钠和交换性钠随三种钠盐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pH值随着NaCl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NaHCO3和NaAc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关键词: 土壤盐碱化 钠盐 石灰性土壤 盐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形态特征对甘肃省河西地区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线虫进行鉴定,其重要的形态特征如下:雌虫体长L=599.0(510.0~690.0)μm,体宽W=439.0(409.0~473.0)μm,口针长ST=15.4(15.0~16.0)μm,背食道腺开口到口针基部球的距离DGO=3.6(2.0~4.3)μm。雌虫梨形,排泄孔位于口针基球处,会阴花纹背弓明显高,线纹由平滑到波浪状,有些线纹向侧面分叉,但无明显的侧线;2龄幼虫L=376.0(360.0~393.0)μm,W=14.8(14.2~15.2)μm,ST=11.7(11.2~12.5)μm,DGO=3.6(2.1~4.0)μm,头部前端平,口针基部球明显,半月体邻近分泌和排泄孔,尾透明且纤细,尾尖尖圆;雄虫L=1 411.0(532.0~1 720.0)μm,W=32.0(28.0~38.0)μm,ST=24.5(23.0~26.0)μm,DGO=3.2(2.0~4.1)μm,头区不缢缩,有不完全的头环,没有侧唇,口针基球圆形至扁圆形。综合以上雌虫、2龄幼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确定了该地区的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病 病原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品种‘筑波84’ב早油118’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桃品种‘筑波84’ב早油118’杂交组合为试材,分析了F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F1代果实形状中,卵圆形对椭圆和圆形占遗传优势;F1代果实成熟期集中分布在80~90 d和100~110 d 2个区域,而分布在90~100 d的杂种单株较少,只占9.6%;F1代平均果重与父母本和亲中值相比,呈现偏小趋势;在F1代群体中,大部分桃果实风味趋向于甜或酸甜,其中甜风味占40.35%,遗传性强;F1代果肉颜色、有无绒毛及核的粘离等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试验结果均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果实重量与果实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F1代群体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07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2006-2007年对甘肃省684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监测结果。监测出31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所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的出现频率不断上升。水源11-14类型仍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6.2%~33.5%。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16.1%~23.6%。次要小种水源11-4、水源11-7、水源11-5出现频率年度间略有不同。而条中31号已降为稀有小种。Yr9、Yr3 b+4 b、Yrsu为甘肃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源11-14、水源11-4、水源11-7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他致病类型。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类群 致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蛋白质分组测定初探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样品进行蛋白质分组测定,结果表明:苜蓿蛋白组份随提取剂的种类而变化,蛋白组份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40%(v/v)异丙醇>2%(m/v)氯化钠>3.85%(v/v)乳酸>0.5%(m/v)氢氧化钾;其中鲜苜蓿样品中醇溶蛋白占14.50%(m/v);盐溶蛋白占12.55%(m/v);酸溶蛋白占7.73%(m/v);碱溶蛋白占3.11%(m/v),其他蛋白占总粗蛋白的63.11%(m/v)。根据蛋白质组份含量及提取成本确定稀盐溶液为苜蓿叶蛋白适宜的提取剂,盐溶液浓度为0.5%(m/v)。

关键词: 苜蓿 蛋白质 分组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广适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3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秦安县桃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秦安县主要桃产区桃园施肥情况的调研和桃园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结合桃树的需肥特点,提出了秦安县桃园施肥标准和施肥原则,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基肥和追肥施用方法以及施肥种类。为秦安县桃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秦安县 桃园 配方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分区系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具有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类型典型特征的高泉流域为示范区,通过"七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的实施,提出并成功地组建了分区系统治理模式,形成了由荒芜沟坡区—集雨造林种草技术、农田区—集雨补灌农田高效用水技术、村庄道路区—集雨增效发展农村经济技术等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

关键词: 陇中 半干旱区 分区系统治理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玛曲退化草地主要植被特征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甘肃玛曲县退化草地的科学恢复途径,通过小区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退化草地植被的平均高度,是最佳的施肥处理;施有机肥加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莎草类植被的高度,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禾草类和豆科类植物的高度,施肥对杂类草高度无显著影响.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退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是最佳的施肥处理;而施有机肥加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莎草类和豆科类地上生物量,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禾草类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施肥对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可以增加退化草地的多样性指数,单施有机肥的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施有机肥加氮肥的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

关键词: 高寒草原 退化草地 施肥 地上生物量 高度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