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流式细胞术进行倍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倍性鉴定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倍性鉴定的方法一直是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细胞核G1期的DNA含量反应一个细胞的倍性,因此常常用DNA含量来估计细胞的倍性。流式细胞术(F low Cy-tom etry)是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倍性的方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测量快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而且操作简单。该方法包括完整核DNA的提取和荧光染色,然后根据它们的相对荧光强度来分析DNA的含量。综述了流式细胞分析法在DNA倍性分析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并阐述了流式细胞技术的优缺点。


富铁营养保健型超早熟谷子新种质的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中国广大高寒地区种植作物单一、效益低下的难题。方法采用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创新超早熟谷子新种质-超早熟2号。结果超早熟2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生育期间需有效积温1650℃,在海拔1400m左右的河北省坝上正常成熟;(2)超早熟2号小米含铁量为54.10mg·kg-1,比中国小米平均含量高出62.0%;(3)粗脂肪含量为6.24%,比中国小米平均含量高出54.1%;(4)中国小米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2.71%,超过14%的品种仅5%,超早熟2号粗蛋白含量为14.36%,其粗蛋白含量是中国谷子推广品种中少见的;(5)综合性状优良。结论超早熟2号的育成并在高寒地区推广对促进中国超早熟谷子育种的开展和高寒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在超早熟等特异种质创新方面效果明显。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根结线虫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雄虫和雌虫的形态特征,明确了河北省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发生量很大,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50条/g,主要为害保护地黄瓜和番茄等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仅局部发生,北方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麻山药,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黄瓜,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发生量相对较少,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10条/g。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北方根结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 鉴定 分布


利用玉米螟赤眼蜂在朝鲜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效果评价
《昆虫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研讨会会议报告摘要 》 2006 CSCD
摘要:在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亚洲玉米螟每年发生两代,为害玉米十分严重。在瑞士发展与合作中心(SDC)的资助下,我们与CABI瑞士研究中心以及朝鲜国家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朝鲜开展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首先明确了在朝鲜寄生亚洲玉米螟卵的赤眼蜂主要是玉米螟赤眼蜂。其次根据朝鲜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产卵从每年的6月初到7月中旬,产卵期长达40多天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在玉米螟产卵初期放第1次蜂,第1次放蜂后5天和10天
黄瓜根结线虫拮抗菌筛选及作用机理初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击倒、驱避、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已获得的多株拮抗菌株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筛选实验,并对优势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共同培养条件下,S506,Cm05和Ms2菌株表现优秀,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30%以上,其中S506最高,达48.8%;对线虫的驱避实验,以Cm05+S506组合最好;在连茬4,8,11 a的温室土壤上进行的盆栽和田间小区实验表明,S506的防效最高、最稳定,田间校正防效最高达85.29%,显著优于阿维菌素14.89%的防效.S506的抗线虫物质主要是胞外代谢产物.


葡萄实生树开花节位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巨峰葡萄2年生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芽中内源赤霉素(GA3和GA4+7)、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异戊基腺嘌呤(iPA)的含量;并对实生树自然条件下最低成花节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年生巨峰实生树在20节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GA3和GA4+7的含量随着节位升高而降低,ABA的含量却急剧增加,但在第31~35节又降到很低;ABA/GA3和ABA/GA4+7在16~20节前变化不大,而在此之后,都一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反映了以GA或GA为基数的比值,可以更明显地反应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巨峰葡萄阶段转变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