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资料,对构成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布特点显示,皮棉产量主要集中在900~1 300 kg/hm2,2.5%跨长集中在27~30 mm,比强度集中在18~22 cN/tex,麦克隆值集中在3.7~4.9;从不同年代及不同单位育成品种来看,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皮棉产量明显提高,2.5%跨长和比强度有所改善,但麦克隆值呈逐渐变粗趋势,河北、河南及江苏省育成品种该趋势更加明显。偏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2.5%跨长、比强度及麦克隆值呈显著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两组性状之间存在真实的相关关系,单株铃数与2.5%跨长、衣分与麦克隆值的相关性是导致产量和品质两组性状相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棉花品种 目标性状 分布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低平原区饲用黑麦、小黑麦的引种筛选试验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河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饲用黑麦、小黑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NTH1048和NTH1888两个小黑麦品种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均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各品种之间无明显差异均表现良好。NTH1888茎叶比较高,而NTH1048则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综合性状以NTH1048和NTH1888两个品种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引种饲用小黑麦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黑麦 小黑麦 引种 筛选 产量 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离体茎尖的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简单玻璃化法为基本方法,研究了影响桃离体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因子——低温驯化时间、蔗糖预培养时间、玻璃化液处理时间及化冻后植株再生条件;建立了较为适宜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选择继代培养30d的试管材料,5℃低温驯化3~4周,在含0·7mol/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预培养2d,再经玻璃化液PVS3处理100min后浸入液氮,化冻后茎尖存活率可达60%以上。

关键词: 离体茎尖 超低温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久保桃实生树不同节位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年生大久保桃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韧皮部中内源多胺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实生树节位升高,桃叶片和韧皮部两种组织中的腐胺含量同步出现2次高峰,分别是46~50节和81~85节;叶片中亚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而呈上升趋势,自46~50节起含量陡增;韧皮部中精胺含量随节位升高出现双峰曲线,在46~50节形成第1个拐点,之后在81~85节形成第2个拐点。说明46节和81节可能是桃实生树阶段转变的2个临界点。

关键词: 不同节位 多胺 阶段转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研究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较大,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期最早的是石麦16,最晚的是石麦14,相差2.52d;石6138的理论最大粒重最高,石麦16最低;各品种灌浆前、中、后期的平均时间14.03、12.89和9.10d;各个时期对灌浆的贡献分别是21%、61%和18%;灌浆持续期天数以石麦14最长,冀5579最短,相差6.64d;石6138平均灌浆速率最大,比最小的石麦14高0.29g(/d·千粒);灌浆前中后期的积累量和前期灌浆速率对千粒重影响较大,前中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影响较小。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灌浆特性 Logistic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镉污染特征及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机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论述了土壤Cd污染的特点、Cd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特征、生物毒性及我国目前土壤Cd污染现状及危害。系统论述了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治理机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并结合我国土壤Cd的污染特点和部分研究结果,提出今后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Cd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两种南瓜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l胁迫7d明显抑制了两种南瓜——黑籽南瓜(CucurbitaficifoliaBouche.)和白籽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使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随NaCl胁迫浓度(150、300和500mmol/L)的提高,两种南瓜幼苗根、茎和叶片中Na+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明显下降。Na+和K+含量在两个南瓜品种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分别是:根>茎>叶片和茎>叶片>根。NaCl胁迫后黑籽南瓜根、茎和叶片Na+含量远低于白籽南瓜,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部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白籽南瓜。表明两者在渗透调节方式、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能力上有差异,黑籽南瓜耐盐性较强。

关键词: NaCl 南瓜 黑籽南瓜 白籽南瓜 离子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不同继代次数的茎尖组培苗同工酶酶谱及RAPD分析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对不同继代次数(3~90代)‘富士’、‘金冠’、‘乔纳金’苹果组培苗进行POX、EST、AMY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继代次数处理间均有一致的酶带谱型。利用超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根据POX酶蛋白pI的差异可区分金冠和乔纳金两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继代次数的组培苗之间pI相同,组培过程未对POX酶蛋白pI产生影响。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不同继代次数的苹果组培继代苗进行了RAPD分析,其特征带型表现一致,未发现变异。说明苹果茎尖离体继代培养90次以内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关键词: 苹果 组织培养苗 遗传变异 同工酶酶谱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分离模式;列举了一些最近几年在蛋白质分析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原理 蛋白质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樱桃红灯为材料,幼果用0.1%HgCl2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子叶进行诱导,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4-D为2.0 mg/L时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53.7%;愈伤组织经过数次继代后转移至MS附加6-BA 1.0 mg/L和NAA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诱导率可达81.0%.体细胞胚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可继续生长和增殖。

关键词: 甜樱桃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