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酿造矮高粱新品种克杂16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克杂16号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育成的早熟、矮秆、适宜机械化栽培的酿造高粱新品种.从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品质与抗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粱 克杂16号 酿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氮肥有机替代条件下黑土DOC荧光光谱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土壤培肥、减少无机肥施用的有效措施.为探讨黑土区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氮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及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学氮肥,分析土壤DOC的含量及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M(100% 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土壤DO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含量为325.97 mg·kg-1.与CK(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荧光峰各波长均有不同程度蓝移,各处理土壤DOC的荧光指数(FI)分布在1.54~1.59范围内,腐殖化指数(HIX)均小于0.85,表明DOC来源受自生源和陆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土壤腐质化程度均较低.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腐殖质类组分(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酸类物质)及1个类蛋白组分(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各施肥处理3个组分荧光强度均高于CK处理,其中M和M2 N2(25% 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下土壤DOC总荧光强度较高,C3组分荧光强度以M2 N2处理最高,土壤DOC中3个有机组分的相对比重以荧光组分C1最高,接近50%,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小分子物质占有较大比例,施肥能够提高土壤腐质化程度,有利于土壤DOC固定,合理的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能增加DOC的有效性,提升土壤供肥能力.

关键词: 黑土 有机无机肥配施 可溶性有机碳 三维荧光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对软枣猕猴桃品种'魁绿'和'佳绿'生长发育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生物菌肥对软枣猕猴桃植株形态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软枣猕猴桃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软枣猕猴桃品种‘魁绿’和‘佳绿’的1年生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穴施方法施用生物菌肥,定期测定植株的多项生长指标、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参数。【结果】施用生物菌肥后,‘魁绿’和‘佳绿’植株的多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魁绿’品种的新梢长度、新梢基部直径、叶长、叶宽在试验期间每个生长阶段(以10 d为1个阶段)的平均增长量,与其对照组的相比,分别增加了50%、39.26%、35.46%、78.46%;‘佳绿’品种植株在试验期间每个生长阶段的新梢长度、新梢基部直径、叶长、叶宽的平均增长量,与其对照组的相比,分别增加了9.83%、64.23%、19.95%、75.94%。‘魁绿’与‘佳绿’品种施肥处理组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与其对照组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而其叶片干物质量均不断下降。从新梢长度增长量、光合特性和叶片功能性状来看,菌肥对‘魁绿’品种植株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更好:‘魁绿’施肥处理组的新梢长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增长量分别为‘佳绿’施肥处理组增长量的147.83%、121.19%、135.27%。从新梢基部直径增长量来看,菌肥对‘佳绿’品种的施用效果更好,其施肥处理组的基部直径增长量为‘魁绿’施肥处理组增长量的143.26%。与‘魁绿’施肥处理组植株的新梢长度增长量相比,‘佳绿’施肥处理组植株的新梢长度增长了47.83%;与‘佳绿’施肥处理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增长量相比,‘魁绿’施肥处理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增长量均更高,而其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更显著。从新梢基部直径增长量来看,菌肥对‘佳绿’品种的施用效果亦更佳,其基部直径增长量比‘魁绿’基部直径的增长量增加了43.26%。【结论】施用适量菌肥能够提高软枣猕猴桃的净光合速率,可以增加其有机物的积累量,对植株的生长发育能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生物菌肥对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植株的施用效果不同。从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状态等方面综合来看,生物菌肥对‘魁绿’品种的施用效果相对更好。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生物菌肥 生长指标 叶片功能性状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7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设置不同温度(4℃、4℃/18℃、18℃/25℃、25℃)处理,比较分析7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的变化,进而鉴定苜蓿种子萌发期耐寒性。结果表明,低温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著,且与萌发时的温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经模糊隶属函数评价得出各品种的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草原3号>公农2号>皇后>敖汉>420>赛迪。

关键词: 苜蓿 种子 萌发期 抗寒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稻香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22

摘要:稻香4是虎林市垦农种子商店以绥粳4为母本、龙粳3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鉴定过程中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秆强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种植.从培育壮秧、适期早栽、大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稻香4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果树李小食心虫发生与综合防控

北方果树 2022

摘要:作者根据2019、2020年李园李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研究分析不同年份虫情高峰期,分析日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对幼虫出土时间及发生数量的影响,提出寒地果树李小食心虫早期预防的关键时期为卵和幼虫期;生长季利用李小食心虫信息素预测其成虫高峰期.

关键词: 寒地;李小食心虫;高峰期;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分析

黑龙江粮食 2022

摘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过70年的发展,从建国初的年产100亿斤,到现在连续11年超过1000亿斤,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历年粮食产量数据,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概括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的特征,解析评价了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和在全国所占的地位,阐述了玉米、水稻等大作物在粮食产量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黑龙江 粮食 产量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装置的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

摘要: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当今普遍采用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技术,在杜绝焚烧造成污染的同时还能增肥增产.针对目前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存在的仿形差、作业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装置,该装置由切割部件、拨禾喂入部件、横粉碎部件、纵粉碎部件等组成,配套动力广、作业面低,提高了秸秆还田技术水平.

关键词: 秸秆 横粉碎 纵粉碎 装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子机械化脱粒及精选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

摘要:种子的品质对于玉米栽培质量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随着种子加工机械化逐步实现,在种子加工过程中应用了大量机械设备,能够完成玉米种子脱粒、精选、包衣、包装等处理.其中脱粒与精选作为种子机械化加工的重要工序,保持其技术先进性十分重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针对玉米种子脱粒和精选的部分研究成果,说明了玉米种子机械化脱粒的技术特征,总结了现阶段玉米种子加工过程的脱粒与精选关键技术,并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玉米种子 机械化 脱粒 精选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TUR收获机组适宜作业单元地块长度和面积耦合关系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农业机组技术参数与作业单元地块条件间无定量匹配关系,依据经验选择不同地块条件所用农业机组存在地块适应性差、农机动力浪费、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在界定农业机组作业季节时间利用率(STUR)概念基础上,建立直观表达收获机组STUR随作业单元地块条件定量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结合试验数据,采用SPSS 24.0进行两次曲线拟合,得到大、中、小型3种常用收获机组STUR随作业单元地块面积呈对数函数关系变化,目标STUR条件下3种收获机组适宜作业单元地块长度与面积呈幂函数定量耦合关系.研究证实较大功率收获机组适宜作业单元地块长度和面积亦较大,当STUR为0.8、作业单元地块长度为1000 m时,雷沃谷神GF40、约翰迪尔C110和凯斯6130三种收获机组适宜作业单元地块面积分别为2.8、2.95和3.2 hm2.研究确定基于目标STUR收获机组选型原则,完善农业机组运用和农业机器选型理论,为农业机械化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业机组 作业季节时间利用率 作业单元地块 耦合关系 农机选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