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品种合丰55的应用前景

大豆科技 2022

摘要:大豆品种合丰5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选育而成,作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较大,自2008年在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至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300万hm2;同时作为黑龙江省骨干亲本,育成合农85、佳豆33等多个优异大豆品种,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基因,在育种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合丰55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以期该品种更好地为大豆生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主栽品种 骨干亲本 合丰5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肺颗粒固态发酵培养基成分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最佳的清肺颗粒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优化清肺颗粒发酵培养基组成,提高组方中(R,S)-告依春的含量。【方法】建立发酵物中(R,S)-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单因素试验筛选清肺颗粒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葡萄糖、蔗糖、甘露醇、麦芽糖、玉米面、可溶性淀粉和清肺组方中药)、氮源(蛋白胨、黄豆粉、麸皮、酵母浸膏、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和无机盐(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锰和氯化钠)成分,HPLC测定每克固态发酵培养物中(R,S)-告依春含量;4因素(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3水平响应面分析优化各培养基成分比例,用筛选出的最适培养基成分替代基础培养基中相应物质,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于37℃、130r/min振荡培养22h,再以每克固态发酵培养物中(R,S)-告依春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响应面分析筛选培养基各组分含量。【结果】清肺颗粒最适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为组方中药粉,无机盐为CaCO3,氮源为黄豆粉以及水;响应面分析优化的各培养基成分含量为:中药粉30%、黄豆粉10%、CaCO30.2%和水59.8%,此时固态发酵物中(R,S)-告依春含量达0.0184mg/g,而未优化前清肺颗粒组方中(R,S)-告依春含量为0.0150mg/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更有利于清肺颗粒组方有效成分的释放。【结论】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基易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

关键词: 清肺颗粒 固态发酵 培养基 (R,S)-告依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及结构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人类农业措施的干扰,氮肥和畜禽粪污大量输入到黑土中,对土壤有机碳库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根际有机碳在调控土壤碳循环和养分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明根际有机碳对不同养分的生态响应,可为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碳固持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集长期不施肥(CK)、常量氮(N)、二倍量氮(N2)、常量有机肥(M)、二倍量有机肥(M2)、常量有机肥+常量氮(MN)、二倍量有机肥+二倍量氮(M2N2)7个处理下大豆根际土壤,分析了根际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特征,同时利用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其光谱特征.结果表明,N、M2、MN和M2N2处理的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水平,且以MN和M2N2处理的根际效应最显著,分别比非根际增加了18.3%和26.7%.分析核磁共振光谱显示,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烷氧基碳比例和较低芳香碳比例,表明根际效应能够改变土壤有机碳结构比例.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大部分施肥处理提升了黑土根际有机碳含量,其中以氮肥马粪配施和二倍量马粪(M2N2)处理提升幅度最高.由核磁共振图谱可知,M2和M2N2处理均增加根际土壤难降解成分烷基碳比例、芳香基碳比例、烷基碳与烷氧基碳比值、芳香碳与总碳比值,而MN处理仅增加烷基碳比例、烷氧基碳比例以及烷基碳与烷氧基碳比值.二倍量氮肥(N2)处理降低烷基碳比例、芳香碳比例和烷氧基碳比例,根际土壤难降解成分降低,不利于土壤固碳,同时证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半定量分析能够准确地分析不同有机碳结构组分变化,深刻认识根际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

关键词: 有机碳 有机肥 核磁共振 大豆根际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拌种剂对谷子白发病的防效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降低黑龙江省谷子白发病的危害,筛选出有效控制谷子白发病的药剂,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5种复配型拌种剂在推荐剂量下对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各拌种处理对谷子节数、千粒重无显著性影响;除25%甲霜·霜霉威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对株高有抑制作用;25%甲霜·霜霉威、70%甲霜·锰锌处理对谷子穗长和产量无显著性影响;5种拌种剂对谷子白发病防效均在70%以上,效果良好,其中防效最佳的是25%甲霜·霜霉威和70%甲霜·锰锌,防效分别为86.2%和88.8%。综上,在黑龙江省谷子生产中对谷子白发病的防治可以优先选用25%甲霜·霜霉威和70%甲霜·锰锌,其防治效果好且能维持较高的谷子产量。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 种衣剂 复配型拌种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中国饲料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光照、高温及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度是影响改良清肺颗粒的主要因素,高湿度环境导致改良清肺颗粒颜色加深,放置10 d后水分提高19.37%(P<0.01),粒度降低9.3%(P<0.05),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降低3%(P<0.05).在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改良清肺颗粒的性状、水分含量、粒度、溶化性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改良清肺颗粒稳定性良好,于室温保存12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兽药典》稳定性规定.

关键词: 改良清肺颗粒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源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

摘要: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周边肉牛场分离出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有很强的耐药性。通过PCR探究其携带的耐药基因,发现其携带CTX-M-2耐药基因,表明该株细菌为CTX-M型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环使药物失去作用,达到耐药。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CTX-M基因 耐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优质水稻品种龙稻31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龙稻31为粳稻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耕作生态研究室育成.母本为五优稻4号,父本为龙稻5号,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317.1kg/hm2.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米质优,抗倒伏性强.适宜种植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650℃区域.

关键词: 寒地 优质 水稻 龙稻3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汉麻秸秆替代木屑对猴头菇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猴头菇"黑威9910"为试材,以汉麻秸秆和阔叶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猴头菇菌丝生长、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汉麻秸秆作为新型栽培基质替代木屑栽培猴头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汉麻秸秆替代木屑可以促进猴头菇菌丝生长,缩短出菇时间和成熟时间;当基质中汉麻秸秆添加量达到40%时,猴头菇子实体大小适中、菌肉紧实、畸形率低,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当完全添加汉麻秸秆替代木屑时,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同时子实体无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成分检出.

关键词: 汉麻秸秆 猴头菇 产量 营养品质 四氢大麻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夯实产业基础 推动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奋斗 2022

摘要:近年来,国内肉牛养殖和牛肉消费呈现出“产销两旺”、活牛价格和牛肉价格同时攀升、经济效益良好的局面。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肉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肉牛产业不仅是黑龙江省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黑龙江省要抓住机遇,壮大产业夯实根基,精准施策固强补弱,加快推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调节植物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Fe)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植物的许多重要生理和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氮代谢等.植物通过对铁的吸收、转运、贮存、再分配来维持体内的铁稳态.植物体的铁代谢受到严格的调控.铁调节转录因子和铁转运蛋白构成了植物吸收、运输铁的调控网络,贮铁蛋白和铁转运蛋白共同调节植物高铁反应.近年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参与调节植物铁代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ABA可能作为信号调节Fe的吸收、运输和再利用环节,或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缓解植物的铁胁迫症状.为了加深对植物体ABA与铁代谢串扰的理解,本文从植物的铁吸收转运机制和代谢调控网络、ABA参与植物铁代谢及其介导的铁代谢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 ABA与FER样缺铁诱导转录因子(FER-like iron deficiency-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FIT)、铁调转运蛋白 1(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 1,IRT1)以及缺铁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脱落酸 缺铁 FIT IRT1 氧化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