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南疆棉花和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 南疆 降解性能 作物产量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LKs转录因子调控番茄果实品质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AC番茄及转化GLKs(Golden-Like)转录因子的AC转基因后代(过表达SlGLK2植株,共抑制SlGLK1植株和共抑制SlGLK2植株)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各番茄材料的表型观察、未成熟果实外表皮叶绿素的检测和果实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SlGLK1、SlGLK2、TKN2(Transcription Factor of Knotted Like Gene)、TKN4和APRR2(Arabidopsis Pseudo Response Regulator 2-Like)的表达分析,以及对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进行检测,分析GLKs转录因子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表型方面,共抑制SlGLK1基因植株的叶片颜色明显变浅,过表达SlGLK2果实的颜色明显变为深绿色,与之相对应,共抑制SlGLK1基因植株果实顶部叶绿素的含量最低,过表达SlGLK2的果实底部叶绿素含量是AC的5~6倍。(2)过表达SlGLK2转录因子的AC后代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了0.3%,总糖含量提高了5.34mg/g。(3)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显示,与AC相比,转基因材料中SlGLK1和SlGLK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5倍以上。研究推测,TKN2可能位于SlGLK2基因上游,并调控SlGLK2基因果表达。研究表明,SlGLKs转录因子通过调控番茄叶片和果实叶绿素的合成,加深叶片和未成熟果实的绿色,提高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对改善番茄果实的表型和营养品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番茄 SlGLKs转录因子 果实叶绿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食品安全导刊 2019

摘要:我国是生产与加工畜牧产品的大国,随着生产和贸易的飞快发展,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食品,无形之中加重了人们的担忧,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产品信任危机,一定程度影响了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成功解除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和挑战,迫切需要对其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建立安全管理系统,保证产品质量。当前农牧业发展迅速,逐年加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条件下滴灌频次对土壤理化指标及棉花产量的调节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深松条件下灌溉频次对土壤理化指标及棉花产量的调节效应,对优化新疆棉田滴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7年,在深松40cm条件下,设置4,7,10d/次3个滴灌频次,灌溉总量均为3 600m~3/hm~2的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滴灌频次对棉田0—60cm土层内土壤容重、紧实度、含水量、盐分含量及产量构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内,不同处理0—40cm土层内的土壤容重表现为10d/次>4d/次>7d/次处理的变化趋势,40—60cm土层则以4d/次处理略高,7d/次处理在0—60cm土层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均处在较低水平;不同土层深度下,各生育时期7d/次处理土壤含水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2年平均分别较4,10d/次处理高出14.1%和18.0%;0—60cm土层内,处理间各生育期土壤含盐量变化情况表现为4d/次>7d/次>10d/次处理,随着灌水频次减少土壤盐分浓度峰值逐渐下移,不同处理在20—40cm深度形成明显的积盐区;不同滴灌频次下,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均以7d/次处理最高,4d/次处理最低,与4,10d/次处理相比,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高出12.1%和10.0%。因此,适中的灌水频次(7d/次)有利于维持作物生长的土壤耕作环境及适宜的水分盐分环境,可促成棉花产量的形成。

关键词: 灌溉频次 深松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STARFM模型的区域农田高时空分辨率影像产生与应用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时相遥感影像特别是关键生育期数据是农业物候、长势及产量监测的重要数据源,然而可见光影像易受云雨干扰,在特定区域关键时间窗口缺少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现实情况下,遥感影像时空数据融合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增强型自适应反射率时空融合模型ESTARFM(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是一种小区域合成高时空分辨率影像的较好方法,该算法在我国不同农业种植区的适应性及应用工作尚未充分展开.本文以河北、黑龙江、新疆典型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大面积应用检验分析,基于MODIS与Landsat影像,利用ESTARFM生成具有高时空特征的Landsat模拟影像,将其与真实Landsat影像进行对比,并在新疆地区展开ESTARFM算法在NDVI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ESTARFM对3个不同区域状况的地区都有较好的影像预测能力,并且在新疆地区可以很好地生成30 m空间分辨率的多时相NDVI,用于作物分类和长势监测.

关键词: 高时空分辨率 ESTARFM 数据融合 NDVI 长势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油豆角在三亚的品种比较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三亚冬季设施栽培条件下种植的优良油豆角品种,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对'奥霸新将军'、'世纪冠军大油豆'、'长春大60'等13份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的油豆角品种在三亚大棚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3份东北油豆角品种均能在三亚正常结实,其中'早熟一挂鞭油豆王'的产量最高,为1 831.3 kg/667 m~2,且品质优良,适合在三亚冬季设施条件下栽培与推广.

关键词: 油豆角 品种比较 三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果实和果肉细胞特征的辣椒资源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辣椒资源各调查性状间的相关性和聚类分群,为适宜新疆制干辣椒品种选育步改良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以24份辣椒高代自交系为材料,通过果实主要性状、果肉细胞主要结构特征和损耗75%水分需要的耗时调查,对所调查性状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调查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正负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625**~0.976**.利用欧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24份辣椒资源分为五大类,第Ⅰ大类包含8份材料,第Ⅱ大类包含6份,第Ⅲ大类包含3份,第Ⅳ大类均仅包含6份材料,第Ⅴ大类仅包含1份材料,这份材料具独特性.[结论]辣椒遗传多样性丰富,沥干时间(损耗75%水分需要的耗时)仅与腔室面积占比存在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辣椒 果实 果肉细胞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144份种质材料的耐高温性与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棉花科学 2019

摘要: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试验田,选择国内陆地棉144份种质材料进行试验。调查了株高、株型、果枝数、叶色、花形、花萼形状、柱头高低、花药多少、花药饱瘪、铃形、铃大小、铃尖突起、倒三台果枝干蕾铃数、倒三台果枝脱落率、花粉活力等15个性状。结果表明,在材料耐高温性上,高耐高温材料为19份,中耐高温材料为75份,敏温材料为50份;在农艺性状最长距离法聚类分析上,144份种质材料被分为两个大类,有7份材料为第一大类,其余137份被分为第二大类;在SSR标记的聚类分析上,在遗传相似系数为4.9时,所有种质材料分为2大类,第一大类13个材料,包括耐高温材料3份,中耐高温材料及敏温材料各5份,第二大类共131份材料。这种聚类结果对材料耐高温性改良亲本基因型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陆地棉 耐高温性 农艺性状 花粉活力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新疆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江西农业 2019

摘要:平衡施肥是促进粮食高产、肥料高效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科学、有意义的农业推广技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推荐的施肥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土壤养分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基于作物的推荐施肥方法两大类,但某些推荐施肥技术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和实效性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很难满足以农户为主要经营单元的农业生产体系的需求,因此,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简单、实用、便于操作,且适合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养分管理和推荐施肥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型棉花种衣剂田间防效评价及减施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新疆棉花苗期主要病害和虫害、促进作物出苗和生长等功能的棉花种衣剂.[方法]制备种衣剂,进行棉种包衣田间试验,评价其田间生物学效应.[结果]供试的11种种衣剂中,17.2%吡虫啉·萎锈灵·福美双种衣剂表现最佳,对棉花苗期立枯病和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2.28%、74.44%,对蓟马、地老虎防效分别为83.33%、85.00%,处理棉田出苗率、株高、根长、茎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7.89%、16.04%、11.18%、5.03%、68.44%、124.04%和13.98%.[结论]17.2%吡虫啉·萎锈灵·福美双种衣剂可用于新疆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控,较常规药剂喷施显著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关键词: 棉花 种衣剂 药效评价 农药减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