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介绍了蚕豆与胡萝卜套种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套种后,单位面积产值增加约7000—8000元.hm-2。
关键词:
蚕豆
胡萝卜
套种
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观察转育成功的白菜型油菜Ogucms苗期幼苗颜色及生长势、花期花器的形态表现,调查成熟期结实性,并与相应的保持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不育系苗期表现和相应的保持系无差异;花期Ogucms的花瓣平展不皱缩,面积和相应的保持系比较占70%~90%;四强雄蕊位居雌蕊花柱的2/3~3/4处;雄蕊花粉彻底败育,无微量花粉;成熟期结实率和相应的保持系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不育系
Ogucms
形态
结实性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在微型薯生产中,定期的喷施一些营养元素以用来补充其营养。蛭石作为基质在反复使用以后,蛭石中的养分含量就会失衡,严重时影响脱毒苗的生长。研究认为,蛭石使用2a后建议进行更换。
关键词:
基质
养分含量
马铃薯脱毒苗
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为了开发利用我省的野生地被植物,降低城市绿化成本,对我省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筛选出具观赏价值的野生地被品种14种,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并结合地被植物选择原则,对其中表现良好的7种野生地被植物品种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园林
应用
配置方法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在室内防治大黄轮纹病选用了4种生物药剂,结果表明,3%多抗霉素抑菌效果较好,其次为4%春雷霉素WP和72%农用链霉素WP,而8%菌克毒克水剂抑菌效果较差。
关键词:
生物药剂
大黄轮纹病
药效试验
室内
《西北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期播种、异地播种、控光控温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501-8S育性的变化规律;利用501-8S与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正反交,F1自交、回交等,研究了其育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501-8S是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属高温不育类型,日均温在12.5~17.5℃育性发生转换,光照长度对其育性无明显影响;501-8S属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其育性受一对基因控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
生态型
雄性不育
遗传
《作物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2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2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24.3~26.7万株/hm2,尿素施用量247.5~27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300~412.5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丰产栽培
密度
施肥量
优化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干旱农业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有效利用自然降水,为发展旱作农业,提高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年浅耕、深耕配施除草剂,采样调查耕层杂草种子的消长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结果秋收后2d浅耕,将落入地表85%~90%的杂草种子全部耙入0~10cm耕层内,便于防除。5、10d浅耕,随土壤裂缝进入10cm以下种子依次占1.8%、4.1%;深耕,0~10cm耕层杂草种子占19.8%,10~30cm耕层种子占80.2%,10cm以下土层种子很少萌发出苗,难以根除;浅耕配施除草剂,耕层杂草种子平均每年以75.4%的速度下降,深耕以27.3%速度下降;浅耕可节约50%机耕费,在蓄水灌溉地区可节约50%灌水量;浅耕耙松表土,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对不同耕作层的水分、养分含量影响不大;浅耕耕种2~3年应深翻耕种或休闲一年。结论在干旱地区秋收深耕,对翻入土壤10cm以下的杂草种子难以根除,且造成土壤风蚀严重,水分严重不足,影响播种或出苗,也是形成春旱的主要原因。而浅耕则有助于旱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浅耕灭草
耕层水分
养分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葡萄糖试纸法是油菜品质育种中硫代葡萄糖甙初测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试纸定性法与分光光度定量法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当试纸法测定结果为0时,分光光度法测定一般在13—30μmol/g之间,0-+时为35—50μmol/g之间,+-++时则在60—80μmol/g之间;温度、放入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试纸的长短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因此掌握好试纸法应用的各个环节,可提高准确性。
关键词:
油菜籽
硫代葡萄糖甙
分光光度法
试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