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2006年青海农田主要草害发生趋势预测及防御

青海农林科技 2006

摘要:阐述了青海农田主要草害发生危害、成因、发生规律及分布。预测了2006年农田主要草害发生趋势、危害损失,提出了防御对策。

关键词: 农田草害 发生趋势 危害预测 防御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福·醇种衣剂对青稞散黑穗病的药效试验

青海农林科技 2006

摘要:应用24%福.醇(浓缩型)悬浮1∶2的种衣剂用清水稀释液分别按1∶401、∶50、1∶60的剂量进行拌种防治青稞散黑穗病,其防效分别达98.51%、97.66%、93.31%,极显著优于三唑醇、福美双等参试药剂,与我们2002年所作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用于防治青稞散黑穗病。

关键词: 24%福.醇 种衣剂 青稞散黑穗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粒豌豆草原22号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2006

摘要:在日光节能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钾肥用量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初期黄瓜中的硝酸盐含量与氮肥用量密切相关,在施肥7d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后随施肥期限的延长而降低。钾肥施用量大、黄瓜硝酸盐含量低。日光节能温室生产黄瓜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525kg.hm-2、加拿大钾肥300kg/hm-2。

关键词: 黄瓜 氮肥 钾肥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湘杂二号在春油菜区制种技术

青海农林科技 2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甘蓝型中熟双低油菜杂交种湘杂二号,在青海省的高产制种栽培技术方法,以及制种地的选择,隔离区的处理,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春油菜 制种 田间管理 湘杂二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精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

杂草科学 2006

摘要:江苏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0%精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试验结果表明,用量750~900 m l/hm2,在油菜2~5片叶、野燕麦2~5叶期对水300 kg/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防除效果达90%以上,对油菜安全。

关键词: 10%精恶唑禾草灵 野燕麦 春油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渗透剂BCM-101和F-101与草甘膦混用增效作用研究

杂草科学 2006

摘要:使用BCM-101高渗透剂6 m l/667m2和12 m l/667m2,或F-101高渗透剂12g/667m2和24g/667m2,与10%草甘膦铵盐水剂较常规用量降低20%即640 m l/667m2和降低40%即480 m l/667m2混用,其除草效果较10%草甘膦铵盐水剂800 m l/667m2单用,提高5%~10%。

关键词: BCM-101 F-101 草甘膦 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生防真菌F_1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防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形态鉴定,碳、氮源利用及耐药性试验对生防真菌F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盆栽、温室生物实验及离体实验研究了F1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防病机理。结果表明:(1)F1为曲霉属[A s-p erg illusM iche li ex F r]舒展曲霉(A.effusus T irabosch i);(2)F1对辣椒疫病防效明显,在盆栽线椒和温室甜椒生防实验中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3%和94.1%;(3)F1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相对抑菌率为57%~100%,对游动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为78.9%;(4)F1能在辣椒根内定殖,单独接种F1与F1+P3混合接种后8,24和42 d时,F1的定殖密度分别为4×103/g,5×103/g,3×103/g和13×103/g,3.5×103/g,2.3×103/g;(5)接种F1对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影响。接种24 d时,单独接种F1处理辣椒叶片PAL与PPO酶活分别较不接菌对照降低47.9%与26.3%,而F1+P3混合接种处理辣椒叶片PAL活性较对照提高86.7%,PPO活性较对照降低29.9%。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生防真菌 拮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大白菜施用钾肥效果试验

西北园艺(蔬菜)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湟水流域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分析了青海省湟水流域不同土壤类型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数量,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农田土壤差异不明显,自然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有较大差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养分尤其是土壤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的农业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环境,导致了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水地土壤,菜地土壤大于粮田土壤。

关键词: 湟水流域 土壤微生物 数量 生态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