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台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茶用菊花品种'玉台1号'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探索'玉台1号'茎段外植体灭菌条件、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方和易于操作的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茎段0.1%Hg Cl最佳灭菌时间为4 min,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炼苗移栽选用深度为20 cm营养钵.以'玉台1号'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玉台1号'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增殖系数可以达到21.6,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100%.本研究成功建立'玉台1号'组培快繁体系,为'玉台1号'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为茶用菊花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抗早衰种质资源SRAP分子标记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抗早衰甜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加速甜瓜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本研究以抗早衰程度不同的26份甜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其基因组进行扩增,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9对引物共扩增出39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7个,多态性比率达55%.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2~1.00之间,以遗传系数0.73为界值,可将26份甜瓜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抗早衰型和早衰型甜瓜亲缘关系最远.抗早衰型甜瓜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090 4和0.133 6,说明抗早衰型材料遗传背景狭窄,甜瓜抗早衰育种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需加强遗传多样性丰富的新种质的融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HD-Zip转录因子基因ZmHOX32的克隆及功能探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D-Zip)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互作参与激素信号传导途径,进而调控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和生长发育等过程.为验证及探究HD-Zip蛋白对干旱胁迫和ABA诱导的响应模式,从玉米抗旱自选系郑D58M中克隆了1个HD-Zip转录因子基因,暂时命名为ZmHOX32.ZmHOX32蛋白包含856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内.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发现,ZmHOX32蛋白序列与谷子、胡桃木的同源蛋白序列高度相似且保守基序完全一致.ZmHOX32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响应激素、非生物胁迫及光刺激的结合元件.qRT-PCR结果显示,ZmHOX32基因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在营养分生组织中高表达,且受干旱胁迫和外源ABA的正向诱导,表明ZmHOX32基因参与干旱胁迫和ABA信号传导途径.
关键词: 玉米 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 干旱胁迫 外源ABA 正向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株芝麻真菌病害生防菌的抑菌特征、促生评价及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取高效、安全的芝麻病害生防资源,开展芝麻病害绿色防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含毒介质法测定从采集的412份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生防菌株SFB34和SFB109的抑菌特性,并对其进行促生评价和鉴定.结果表明,2个菌株对芝麻菜豆壳球孢、尖镰孢、索氏平脐蠕孢、多主棒孢、球黑孢5种常见的芝麻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菌株SFB34及其发酵液滤液的抑菌率介于47.13%~88.89%,菌株SFB109及其发酵液滤液的抑菌率介于38.84%~86.90%;利用灌根法测定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SFB34、SFB109菌株的5*10~8 cfu/mL菌悬液对芝麻幼苗的株高增长率分别为8.91%、8.57%,根长增长率分别为22.42%、13.16%,鲜质量增长率分别为28.02%、20.88%,干质量增长率分别为23.52%、11.76%;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类鉴定结果表明,SFB34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FB109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研究结果为将SFB34和SFB109作为芝麻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资源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芝麻 生防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诺如病毒和冠状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能同时检测牛诺如病毒(BNoV)和牛冠状病毒(BCoV)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根据BNoV和BCoV基因组的保守区域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预期特异性扩增BNoV和BCoV的片段大小分别为542 bp和896 bp.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BNoV和BCoV的目的条带,未扩增出其他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BNoV和BCoV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6.71*10~4 copies/μL和1.38*10~5 copies/μL.对采集自河南地区的127份犊牛腹泻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BNoV的阳性率为6.30%(8/127),BCoV的阳性率为14.96%(19/127),与单项PCR检测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BNoV和BCoV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牛诺如病毒 牛冠状病毒 犊牛腹泻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及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探究生理指标与抗旱性、恢复能力和综合抗旱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份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苗期玉米进行中度旱胁迫及复水,测定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Fv/Fm、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干旱和复水的响应.分析发现自交系'郑8713'、'郑63'和'昌7-2'的抗旱性、恢复能力和综合抗旱能力均较强,自交系'郑C112'、'郑718'和'郑6722'虽然抗旱性较弱,但是恢复能力和综合抗旱能力较强,自交系'郑3733'、'郑E846'和'郑36'恢复能力较弱,但是抗旱能力和综合抗旱能力很强;同时发现类胡萝卜素与抗旱性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性(P=0.503*),POD抗氧化酶与复水后的恢复能力之间关系显著(P=0.421*),Fv/Fm与综合抗旱性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P=-0.456*),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P=0.468*)和复水后的恢复能力(P=0.407*)之间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以上结果为培育抗旱型品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同时为玉米抗旱性、恢复能力及综合抗旱能力的筛选与鉴定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旱胁迫 抗旱性 恢复能力 综合抗旱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密闭贮藏对芝麻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营养和药用价值高,应用潜力巨大,但贮藏稳定性差。为找到一种绿色、经济的芝麻贮藏方式,利用充CO_2、充N_2、抽真空、密封等方式分析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下芝麻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酶活性、脂肪氧化酶活性、脂肪酸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对芝麻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调密闭贮藏能有效延缓芝麻的氧化酸败,尤其是充CO_2或充N_2气调密闭贮藏可显著降低芝麻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基本保持原有品质。
关键词: 芝麻 气调密闭贮藏 脂肪酶活性 脂肪氧化酶活性 酸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硫对花生生长发育、品质和土壤供硫能力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硫对花生生长发育、品质和土壤供硫能力的影响,为花生合理施用硫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硫能增加花生叶片SPAD值,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花生叶片SPAD值平均增加2.9,4.1,3.5,2.8;能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和饱果数,分别平均增加2.5,4.6 cm,0.4条/株,2.7个/株。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分别为25.1%,50.1%;荚果产量、蛋白产量和脂肪产量均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分别为5 836.5,979.8,2 011.8 kg/hm~2。随着施硫量的增加,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呈增加趋势,施硫量为60 kg/hm~2时,耕层土壤全硫含量、有效硫含量均达到供给平衡。试验条件下,施硫量为60~90 kg/hm~2时,能满足花生生长发育对硫的需求,花生产量为5 665.5~5 802.0 kg/hm~2时,蛋白质产量和脂肪产量分别为956.5~968.6,1 894.0~1 968.8 kg/hm~2,土壤全硫含量、有效硫含量分别为141~158,26.1~34.8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份澳大利亚小麦种质的性状表现及利用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育种提供信息,对25份澳大利亚小麦种质于2016-2018年度在新乡进行了部分农艺性状调查,对其品质性状及优质亚基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份澳大利亚小麦种质多表现为春性,综合农艺性状较差;千粒重低于黄淮麦区高产对照品种周麦18,变化范围为31.4 g~43.1 g;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弱化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8.0%~39.1%、55.2%~96.5%、4.0 min~25.0 min、5%~100%.从澳大利亚小麦种质中,筛选出了具有湿面筋含量高、面筋指数高、稳定时间长、面粉粉色白等优良品质特性的材料,鉴定出了含5+10亚基、7+8~*亚基(7超量表达亚基)、17+18亚基、13+16亚基、低PPO活性基因及 Wx-B1基因缺失等优异品质材料,筛选出了含有 Rht-D1b矮秆基因以及 Lr34和 Lr46抗叶锈基因的材料.利用澳大利亚小麦种质为改良亲本,与黄淮麦区表现突出的小麦品种配制三交或四交组合,按常规系谱方法对优良性状进行定向选择,培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品质表现突出的小麦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