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文心兰FT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FT(Flowering LocusT)及其同源基因被认为是植物开花、花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了深入研究FT同源基因的功能以及文心兰开花的分子机理,该研究以文心兰品种‘金辉’为试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获得‘金辉’FT同源基因,命名为OnFT(GenBank登录号为MK967676).OnFT基因编码区长度为537 bp,共编码17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9.99 kD,可能是一种亲水性不稳定蛋白质,属于PEBP家族蛋白;基于FT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文心兰与同科植物桃红蝴蝶兰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结果显示,OnFT在文心兰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较大,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几乎不表达;OnFT基因在幼嫩花芽中的表达量较低,并且在花的成熟过程中逐渐增加;OnFT基因在叶片和假鳞茎中的表达量随成熟度的增长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苗期的叶片和抽芽期的假鳞茎中表达量较高.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齿兰环斑病毒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侵染兰花的主要病毒,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本研究根据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组特异性引物,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RT-LAMP(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isothermal Amplification)检测方法.[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扩增ORSV,与其他4种侵染兰花的病毒(建兰花叶病毒、菜豆黄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小苍兰花叶病毒)不发生反应;灵敏度为RT-PCR的10倍.田间检测20份样品中,RT-LAMP和RT-PCR检测结果一致.在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直接用肉眼观察即可判断样品是否感染ORSV,省去电泳分析的时间,并且增加了在田间的应用价值.[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树多年宿根连作后茶园土壤退化严重,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可持续生产.面对如何维持茶树高产高质这一科学难题,连作障碍机制及其调控措施成为当前茶树栽培中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据此文章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根际微生态等方面概述了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从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生物质材料、生物菌肥、茶园多样性栽培等方面介绍缓解茶树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并对今后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解决茶树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探索与深化路径
《现代经济探讨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在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振兴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存在权属确认不明晰、使用权流转范围小、政策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结合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南海区、湖北宜城市、重庆大足区、青海湟源县等全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县的做法及存在不足,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安排,应逐步建立相对应的法规体系,具体应用上应明确集体所有权权利、增强资格权人权益可操作性、加强放活使用权的制度设计与融资制度安排、改革探索上可延长试点期限与扩大试点范围、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


特色苦瓜新品种如玉45及其加工方法
《长江蔬菜 》 2019
摘要:1特征特性如玉45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原甘蔗研究所)以BAL-22-31*山苦瓜-45组配而成的中熟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编号:闽认菜2013016)认定.该品种长势较旺,抗病性强,低温环境下生长势良好,较耐高温;结瓜多,瓜皮为


福清市福清山羊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福建畜牧兽医 》 2019
摘要:为了解福清市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福清山羊中的流行状况,本研究利用Mo抗体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福清市4个规模化养殖场和10家散养户采集的350份血清进行Mo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次调查抽样送检的350份山羊血清中Mo的阳性率为88.3%(309/350);不同羊场的阳性率范围为76.7%~97.1%.本次调查结果表明,Mo在福清地区的感染率相比其它省偏高,需要加强对Mo科学防控.
关键词: 福清山羊 绵羊肺炎支原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 血清学调查


山茶花品种观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山茶花科学引种和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山茶花观赏性的关键因子,对28个山茶花品种进行观赏价值的综合评价与观赏品种的筛选,构建观赏价值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山茶花各观赏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花量、瓣数与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花色与新叶色呈极显著正相关;13个性状可综合为花量因子、花期因子、花径因子、色彩因子和叶形因子等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48%,具有生物学意义;28个品种评为3个等级,筛选出金碧辉煌、花宝珠、花鹤翎、花芙蓉、正黄旗、黄的旋律、小桃红、红叶贝拉、杰作等9个观赏价值Ⅰ级的品种,评价结果与实地观测效果基本一致。【结论】山茶花观赏价值主要受花量、花期、花径、色彩和叶形等因子的综合影响,花量和花期是最关键的影响因子,要重点选择花大色艳、花量丰富、花期长,或具彩叶特征,整体观赏性强的品种作为推广栽培或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改良三系杂交籼稻强势恢复系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以提高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5-1-127和C101A51为稻瘟病主效基因Pi9和Pi2的供体亲本,以闽恢3301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多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的方法,将供体亲本的Pi9和Pi2基因导入闽恢3301中,改良其稻瘟病抗性.利用21个福建近年流行的稻瘟菌菌株及其混合菌液对闽恢3301改良系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并连续两年在上杭茶地病圃进行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将闽恢3301改良系和闽恢3301分别与三系不育系荟丰A和广8A及两系不育系GRD-7S进行测配,考察其农艺性状,以闽恢3301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为对照.[结果]通过利用Pi2/9分子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跟踪选择,最终获得含Pi9和Pi2的闽恢3301改良系(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各20份.除闽恢3301-Pi9对SH17004菌株表现为中感外,闽恢3301-Pi9对其他20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且闽恢3301-Pi2对21个稻瘟病菌株及于2016和2017年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出抗病或高抗,二者抗性达到甚至超过两供体亲本75-1-127和C101A51的抗性水平,但闽恢3301对7个稻瘟病菌株表现感病,对1个菌株表现中感,对其他菌株则表现中抗或抗病,且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均表现高感,说明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除RGD-7S×闽恢3301-Pi9和RGD-7S×闽恢3301-Pi2组合的单株产量分别极显著(P<0.01)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合外,其他以闽恢3301改良株系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株高、穗长、分蘖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结实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闽恢3301-Pi2和闽恢3301-Pi9在培育稻瘟病抗性杂交水稻组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闽恢3301-Pi9和闽恢3301-Pi2抗性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在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等方面保持了闽恢3301及其组合的主要特性,说明利用Pi9和Pi2基因可有效改良闽恢3301的稻瘟病抗性,不仅拓宽了稻瘟病抗谱,还不影响闽恢3301的配合力,二者可作为新的水稻材料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闽恢3301 稻瘟病 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Pi9 Pi2 农艺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