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龙眼鲜果与干果的糖组分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石硖""储良""东壁""青壳宝圆""冬宝9号""公妈本""九月乌""施冲蒲""晚香"等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果中果糖含量16.4~36.0 mg/g,葡萄糖含量14.9~33.7 mg/g,蔗糖含量87.5~161.7 mg/g,总糖含量135.7~193.0 mg/g,甜度值144.5~200.8。干果中果糖含量84.5~160.7 mg/g,葡萄糖含量67.5~125.8 mg/g,蔗糖含量169.0~356.8 mg/g,总糖含量444.6~538.2 mg/g,甜度值497.2~590.7;龙眼干果和鲜果中均以蔗糖含量最高;与鲜果相比,干果中的果糖、葡萄糖占比提高,蔗糖占比降低。

关键词: 龙眼 鲜果 干果 可溶性糖 糖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lyma18g15950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菜用大豆蔗糖转运蛋白的结构特点,研究从菜用大豆‘闽豆6号’中同源克隆了蔗糖转运蛋白基因Glyma18g15950。经测序发现:该基因CDS长度为1794 bp,编码一个含有597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yma18g15950蛋白的等电点(pI)为5.81,分子量(Mw)为64.30 kD;为疏水性蛋白。SOMPA分析表明,各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二级结构分别为α螺旋42.47%、β折叠13.71%、无规则卷曲39.63%和β转角4.18%;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Glyma18g15950蛋白包含MFS_2结构域。SignalP分析表明该蛋白没有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菜用大豆Glyma18g15950蛋白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7.34%。将该蛋白与拟南芥的9个SUC蛋白比对表明Glyma18g15950与AtSUC3的亲缘关系最近,属于SUT2亚族。

关键词: 菜用大豆 Glyma18g15950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女'樱桃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东南园艺 2019

摘要:樱桃番茄是一种果蔬兼用型蔬菜,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玉女'樱桃番茄是近年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新品种,该品种果实红色,长椭圆形,皮薄,果肉细腻;属于无限生长型,适应性广,结果力强,产量高.在福建地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667 m2产量3 861.5 kg.但传统的土壤栽培存在连作障碍严重、青枯病发病率高等问题,制约了该品种发展.为此,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以示范农场,从育苗、水肥管理、植株调整、熊蜂授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生产环节探索'玉女'樱桃番茄无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无土栽培'玉女'樱桃番茄,可持续采收6个月,单株产量达到5.738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3%.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玉女' 无土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葡萄愈伤组织UFGT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dUFGT基因cDNA和DNA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371 bp和1 44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456个氨基酸,为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UDPGT结构域,是UDPGT超家族成员,包含UDP-黄酮糖基转移酶特征区域。由UFGT同源基因编码蛋白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相一致,6个葡萄属植物聚为一支。RT-qPCR分析表明,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白色愈伤组织,培养25 d的2个细胞培养物差异可达79倍;在刺葡萄愈伤组织连续培养过程中,红色愈伤组织中Vd UFGT转录水平变化幅度较大,在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中期和衰老初期分别出现峰值,而刺葡萄白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与红色愈伤组织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VdUFGT对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物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刺葡萄愈伤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中期和细胞衰老初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VdUFGT调控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合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蘑菇培养料发酵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稻草和牛粪堆制发酵是生产双孢蘑菇的重要环节,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有助于揭示培养料发酵的机理以及探讨其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以稻草和牛粪为原料,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不同碳氮比(C/N=28、33、38、43)条件下发酵料在不同发酵阶段(第1次高温期、第2次高温期、一次发酵结束、二次发酵结束)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共分离到24种碳链长度在12~24的PLFA;随发酵进程加深,不同C/N处理的微生物PLFA种类和丰度都有变化,但丰度最高的9个生物标记均为i16∶0和a17∶0[革兰氏阳性菌,Gram(+)],15∶0和18∶0(细菌),18∶2ω6t,9t和18∶1ω9c(真菌),16∶1ω7c、16∶1ω9c和cy19∶0[革兰氏阴性菌,Gram(-)].不同C/N处理的特征脂肪酸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呈现出细菌>Gram(+)>真菌、Gram(-)>放线菌,并且总PLFA、细菌和Gram(+)PLFA含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然而Gram(-)和放线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第1次和第2次高温期,随着C/N增加,总PLFA、细菌和Gram(+)PLFA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二次发酵结束时,C/N=33处理的总PLFA、细菌、Gram(-)、放线菌PL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N=38处理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放线菌与发酵温度、N2O排放速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 发酵 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温室气体排放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析——以武夷山和闽清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评价福建山地丘陵区典型水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特征,分别对闽清双季稻、武夷山单季稻的地表径流引起的氮流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田地表径流量的大小受降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与不同施肥处理关系不大;武夷山铵态氮和硝态氮占氮素流失量的65.91%,该地区水稻田氮流失的主要形式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施肥处理之间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综合优化施肥和主因子优化施肥可以达到与常规施肥一样的增产效果,但可以减少土壤板结等问题。因此,推荐农户使用综合优化施肥和主因子优化施肥。

关键词: 山地丘陵区 水稻田 氮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蓟马类害虫在不同品种芒果上的种群动态及寄主选择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目的]蓟马是芒果的主要害虫,明确不同品种芒果上蓟马的种群发生动态和消长规律,探讨蓟马类害虫对不同芒果品种的选择性,为有效防控芒果蓟马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目测和抖网法对4种芒果品种上的蓟马发生情况进行连续一年的田间种群动态调查,并采用叶蝶法进行蓟马对不同芒果品种的室内选择性研究.[结果]在芒果园调查到的蓟马种类主要有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和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芒果蓟马种群发生数量先逐渐上升后下降,发生高峰期集中在4月中旬到6月下旬.芒果园3种主要蓟马均在凯特芒果上发生种群数量较大,季芒品种上发生量最低.室内选择性试验也表明,蓟马喜食凯特芒果叶片,而对季芒芒果叶片的选择性较低.[结论]芒果蓟马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旬到6月下旬,且在凯特芒果上发生严重,在季芒上发生量轻,说明芒果品种影响芒果蓟马发生,不同品种芒果的抗虫性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芒果品种对蓟马类害虫的抗性评价以及芒果蓟马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蓟马 芒果品种 种群动态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大数据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19

摘要:农业大数据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较为细致地梳理了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 信息 人工智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降糖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嘉宝果叶片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检测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叶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以总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功率、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温度对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酶动力学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探讨叶片提取物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果】嘉宝果叶片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功率120W,时间10min,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160 (g∶mL),温度40℃,在此条件下,嘉宝果叶片总多酚质量分数可达33.84%。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叶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03 1mg·mL~(-1),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8.110 8 mg·mL~(-1);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嘉宝果叶片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结论】正交实验法优化嘉宝果叶片总多酚提取具有可行性,嘉宝果叶片总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降血糖功能因子进行开发利用。

关键词: 嘉宝果 多酚 α-葡萄糖苷酶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色稻品种资源花色苷含量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筛选高花色苷含量水稻种质资源,以124份有色稻为研究材料,用pH示差法测定不同有色稻品种中花色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有色稻中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3个材料都是黑米品种,其中黑米品种HY023含量最高,达到22.01mg·hg~(-1);红米品种HY102含量最低,为8.06 mg·hg~(-1);124个有色稻品种花色苷含量的平均值为12.90mg·hg~(-1),花色苷含量较高(>19mg·hg~(-1))的品种只有2个。

关键词: 有色稻 花色苷 品种资源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