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探讨套袋时间和套袋材料对幼龄胶林间作金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菠萝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菠萝套袋试验主区设谢花后60、80、100 d套袋3个水平,副区设白色、蓝色、绿色、黄色原浆纸袋以及白色无纺布袋、黑色塑料袋6个处理,分析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外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谢花后60 d套绿色原浆果袋有利于果实长度和宽度的增加;采用黑色塑料袋显著提高了菠萝果实果眼数,且谢花后60 d效果更佳;菠萝单果重采用黑色塑料袋时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加11%~77%,可食率采用黑色塑料袋时最高、较其他处理增加2%~11%,且单果重和可食率均在谢花后60 d套袋效果更好,为1 316.54 g和69.38%;采用黑色塑料袋,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表现较好,且谢花后60 d最高,分别为11.55%、14.95%和179.34%;菠萝果实总酸度表现为采用黑色塑料袋最低,但不同套袋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谢花后60 d采用黑色塑料袋套袋,有利于提高菠萝单果重、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总酸度。

关键词: 菠萝 间作 果袋颜色 农艺性状 果实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苍山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芽胞杆菌资源多样性,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从云南苍山采集土壤10份,涂布法分离芽胞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性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获得了75株芽胞杆菌,5个属、19个种,分别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14个种、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2个种、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1个种、嗜冷芽胞杆菌属Psychrobacillus的1个种和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的1个种。根据分离频度分析得知,云南苍山土壤中的芽胞杆菌优势菌群为韦氏芽胞杆菌B.weihenstephanensis、图瓦永芽胞杆菌B.toyonensis、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xylanilyticus,其他种类分布极其不均匀。苍山路边土壤中的芽胞杆菌的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可能与其不受植物影响相关。韦氏芽胞杆菌、图瓦永芽胞杆菌和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等3个种在3个生境的土壤中均有分离到,Margalef、Simpson、Shannon、Pielou、Brillouin和Macintosh指数较高,与生境相关性小。根据数量和分离频度对芽胞杆菌种类进行聚类,19个种的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4类。【结论】苍山土壤中蕴藏着丰富芽胞杆菌种类和数量,多样性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芽胞杆菌 云南苍山 16S rRNA 多样性 分离频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赣香优858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摘要:赣香优85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早熟优质恢复系东南恢858和外引的不育系赣香A配组育成的中早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赣香优858的选育经过、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稻 晚稻早熟 赣香优858 选育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保型健康养猪关键技术简述

中国畜牧业 2019

摘要:"猪粮安天下",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858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34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2.2%;生猪存栏43324.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93.4万头。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猪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我国生猪核心育种场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不断提高,平均达20~22头。但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州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能力比较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和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能力,为果园二斑叶螨生物防治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的方法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加州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能力均随着螨态的增大而降低,对卵的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成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卵、幼螨的捕食能力强于加州新小绥螨,功能反应参数a/Th值分别高出55.2%和30.1%,而加州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的捕食能力强于巴氏新小绥螨,a/Th值分别高出67.5%和114.5%,两种捕食螨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能力相当,a/Th值均为4.5。加州新小绥螨和巴氏新小绥螨均对二斑叶螨的卵和幼螨表现出嗜食性,而对若螨和成螨没有嗜食性。两种捕食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存在种内干扰,加州新小绥螨的干扰系数(0.328)大于巴氏新小绥螨(0.324)。【结论】在室内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捕食能力强于巴氏新小绥螨。

关键词: 加州新小绥螨 巴氏新小绥螨 二斑叶螨 功能反应 捕食选择 捕食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胶林下种植密度和方式对菠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幼龄橡胶林下菠萝种植密度和方式对菠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菠萝"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水平(A:38 500株/hm~2,B:51 300株/hm~2)下,设置单行和宽窄行种植,比较菠萝外观和内在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B密度+宽窄行种植时,菠萝D叶长度大于单行种植,恢复期和催花期地下根系干重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大;小区产量和公顷产量均较高;果实成熟期D叶鲜重、D叶干重显著高于A密度种植;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磷酸酶的活性最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最多,适用于幼龄橡胶林下间作菠萝,产量可达64 330.2 kg/hm~2,并对土壤的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菠萝 密度 种植方式 产量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LEN介导水稻OsTZF9基因定点突变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RR-TZF锌指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TALEN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突变水稻RR-TZF基因OsTZF9,结果表明:根据日本晴基因组中的OsTZF9基因序列,设计3对TALEN靶序列,并构建相应的3个TALEN植物敲除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将3个TALEN敲除载体导入水稻明恢86和秀水134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获得了100个转化再生植株,PCR检测获得87个阳性植株;PCR扩增转基因植株靶突变区并测序列,发现所有转基因植株均未出现靶突变.

关键词: 水稻 OsTZF9基因 TALEN 定点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绥螨属1新种(蜱螨亚纲:中气门目:美绥螨科)

蛛形学报 2019

摘要:记述美绥螨属1新种:海南美绥螨Ameroseius hainanensis sp. nov..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美绥螨科 美绥螨属 新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粪便处理模式对羊粪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杀灭效果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19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粪便处理模式下羊粪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的杀灭状况,2018年8月至10月,对福州市某羊场的羊粪,分别采用堆积发酵(Ⅰ组)、塑料罐密闭储存(Ⅱ组)、舍内自然放置(Ⅲ组)等3种方式进行处理。第Ⅰ组堆积发酵30 d后可完全杀灭粪中虫卵;第Ⅱ组密闭储存20 d后可完全杀灭虫卵;第Ⅲ组自然放置50 d可杀灭虫卵97.9%。试验结果可为羊场的粪便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羊粪 处理模式 虫卵 杀灭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两种不同投料方式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畜禽业 2019

摘要:为了解在不同投喂方式下大黄鱼的肠道微生态结构,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投喂冰鲜饲料和投喂颗粒饲料的大黄鱼的肠道菌群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研究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是大黄鱼肠道的主要菌群,其中变形菌门的丰度超过了30%;不同投喂组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投喂冰鲜料组大黄鱼肠道内菌群OTUs和菌群的α多样性略低于投喂颗粒料的。

关键词: 大黄鱼 投喂 肠道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