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喷施NFC叶面肥对西瓜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腐植酸 1995

摘要:富力牌(NFC)叶面肥是采用先进技术从风化煤中提取出来的,以黄腐酸(FA)为主体的一种天然有机生物活性物质,经添加适量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而成的新型高效叶面肥。为使其能尽快为农业持续稳定、高产高效作贡献,受健力宝南京金石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我们在江苏丘陵地区黄棕壤上进行了西瓜喷施NFC叶面肥的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国农业血吸虫病防治数据库与地理图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工程学报 199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全国农业血防数据库与地理图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将农业血防数据库与地理图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单纯依靠条件表达式的单一检索模式,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查询手段,实现图形和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农业血防 图形 数据库 畜牧兽医技术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

植物保护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吉加兵(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凋病,是由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E.F.Sm.)Snyd.&Hans.)侵染引致的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苗期使用新复配剂防除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杂草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棉田苗期使用新复配剂防除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蒋玲秀,吴建荣,沈俊明,吉荣龙,崔必波,桑芝萍(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盐城新洋试验站)(如东市植保站)江苏省棉田苗期使用氟乐灵等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取得了明显效果,对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期播种和不同光照处理对培矮64S雌雄配子育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采用分期播种和不同光照处理研究温光变化对核不育水稻培矮64S雌雄配子育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在南京(N32°)自然长日高温和短日处理加自然高温条件下,培矮64S均表现为稳定的雄性不育性;②在自然短日低温下,培矮64S花粉可育率逐渐恢复,但难以达到对照LX31S可育性水平;③在培矮64S雄性不育期,高温不仅导致花粉败育,而且对雌配子异交结实性也产生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不完全的,随着气温的降低,雌配子育性恢复明显早于雄配子育性的恢复。因此推测培矮64S不仅存在雄性可育性恢复的临界温度而且也存在雌性可育性恢复的临界温度,且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这种差异为生产中利用培矮64S进行制种提供了依据。鉴于这一依据,在南京安排培矮64S于8月底至9月上旬抽穗制种既可获得较高的纯度又可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

关键词: 核不育水稻;雌雄配子育性;光温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天然与人工示踪法探测岩体裂隙渗流构造及渗透性研究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5

摘要:本文论述了拉西瓦水电站石门坝址同位素示踪探测岩体裂隙渗流中,所采用的天然示踪法与人工非示踪法以及其基本原理。天然条件下测定孔中及河水中的温度与电导,人工同位素示踪测定单井中测渗透流速、流向、渗透系数及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注水条件下示踪测定含水层分布、渗透系数及静水头等;以及进行天然流场与人工流场下的多孔连通试验。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测试研究,查明了该坝址岩体的裂隙渗流网络及其渗透性。

关键词: 同位素踪探测,岩体裂隙,渗流,拉西瓦水电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新的分子标记方法(RAPD)分析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α的近等基因系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RAPD是一种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本实验利用这种技术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α的近等基因系进行分析。在10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3个引物在这对抗白粉病的近等基因系中所扩增出的带型出现差异。并根据理论计算所找到的差异与抗性基因Pm4α连锁的概率是0.7,即3个差异中应有2个标记与抗性基因连锁。

关键词: RAPD,小麦白粉病,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草宁防除棉花苗床杂草的效果

江苏农药 1995

摘要:1993年通过对筛选出的混剂棉草宁的田间试验,明确了其在棉花苗床除草的最低安全、有效用量.播后苗前,亩用33%棉草宁50毫升,能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杂草、安全系数在2以上.

关键词: 禾本科杂草 防效 除草剂 棉花苗床 一年生 苗床杂草 莎草科杂草 防除 安全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新品种东辛1号

中国油料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夏大豆新品种东辛1号武可献,张义栋,曹士康,顾和平(江苏省国营东辛农场)(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大豆的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为数量性状。在以高产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大豆遗传改良计划中,育种者多是以数量性状的基因累加效应为遗传基础的。东辛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杀虫双对美洲蜚蠊中枢神经的电生理影响

昆虫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运用美洲蜚蠊(Periplanetaamericana)第VI腹神经节突触后电位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吡虫啉、杀虫双对中枢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73×10-7mol/L吡虫啉和1.38×10-5mol/L杀虫双处理后初期均能引起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发放增强,随后导致突触传递阻断。而吡虫啉较杀虫双阻断传递快,且用Ringer生理溶液冲洗不易恢复,表明吡虫啉较杀虫双激动剂活性更强。以3.37×10-5mol/L甲胺磷预处理中枢神经样品后,再进行杀虫双处理,则突触后电位的发放频率和幅值有明显增强,产生连续超幅排放(overshooting)现象.相反,甲胺磷预处理对随后进行吡虫啉处理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杀虫双和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过程存在差异。

关键词: 吡虫啉,杀虫双,美洲蜚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