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玉米辐射诱变的研究和应用

核农学通报 1995

摘要:作者回顾了从事玉米辐射育种工作3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玉米辐射诱变的特点、方法,诱发突变性状的遗传和辐射突变体的利用。

关键词: 辐射诱变 玉米 突变体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蚜虱净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其毒力研究

中国棉花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新研制合成的吡啶类杀虫剂蚜虱净(Imidacloprid)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棉蚜药效试验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蚜虱净可湿性粉剂对棉蚜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用0.63ppm药液防治棉蚜,治后5天防效可达95%以上。江苏和山西两省的田间药效试验,每公顷用蚜虱净原药37.5g防治棉蚜,治后5天防效均达95%以上,7~10天可维持90%以上效果。室内对棉蚜触杀毒力测定结果亦表明,蚜虱净对棉蚜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处理后24小时时棉蚜的触杀毒力LC50为0.38ppm,比氧化乐果的LC50110.04ppm高出289.6倍;处理后48小时的触杀毒力LC50为0.19ppm,比氧化乐果的LC5063.6ppm高出334.7倍。

关键词: 杀虫剂,蚜虱净,棉蚜,药效测定,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不同地区菜饼粕的质量评价──肉鸡饲喂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不同地区菜饼粕的质量评价──肉鸡饲喂试验包承玉,邵春荣,沙文锋,孙有平,刘明智(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菜籽饼粕的质量因涉及所含毒素的种类、含量等原因难以评定。苦菜籽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则菜饼粕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毒物含量也会有较大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辐射灭菌的研究现况和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饲料辐射灭菌的研究现况和展望朱佳廷,夏文幼,谢宗传(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南京210014)饲料在粉碎加工以及贮存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一些病菌,尤其蛋白质饲料更易霉变、虫蛀。为了消灭饲料中的有害微生物,多年来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灭菌方法,当前大都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NR-1型便携式电位辐射剂量仪

核农学通报 1995

摘要:鉴于辐射加工领域缺乏适用的剂量测量手段,现有常规剂量计不能现场出值,且大多需要昂贵仪器作后期分析,江苏省计量局辐射剂量检定站暨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南京辐照中心)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剂量测量装置JNR-1型便携式电位辐射剂量仪。该装置由测量探头(安瓿型酸性剂量计溶液)、特制专用复合电极、电位测量仪以及刻度曲线所组成。克服了分光光度法操作繁杂的缺点,无需稀释,无需交流电源和其他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快捷,尤其适合从事辐照加工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将大赖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Ⅲ.抗赤霉病异附加系选育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大赖草比抗病品种“苏麦3号”更抗小麦赤霉病。经离体和活体赤霉病抗性单花滴注鉴定和有丝分裂中期及减数分裂中期Ⅰ的C-分带分析,选育出添加了1对第2染色体的抗赤霉病异附加系,其44条染色体在MI配成0.12—0.40ⅠI+21.70—21.93Ⅱ+0.01—0.04Ⅳ。经C-分带和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组DNA作探针的分子原位杂交分析证实添加的1对外源染色体在MI配成二价体,在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

关键词: 普通小麦,大赖草,附加系,抗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一代杂种──茸丰

长江蔬菜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性与新育成仪宁小麦的广高抗和丰产性

上海农业学报 1995

摘要: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毒源可分为4个类型致病群,品种的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抗病品种中存在抗介体、抗病毒和带毒隐症3种类型。本研究系统选育的仪宁小麦是属广高抗和抗介体类型品种,适宜于江苏、河南、安徽一些主要病区种植,并表现较高的丰产性。

关键词: 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力分化;仪宁小麦的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硫磷对水稻三化螟的毒力和药效特征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室内生测和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丙硫磷(1)对三化螟的毒力回归式Y=3.5945+3.7832X(r=0.9925),接触LD(50)为461-4.80(×10(-4))μg/头,仅为甲胺磷的1/3,毒力系数则是甲胺磷的32倍;(2)对稻株渗透性强,胃毒活性高,渗透性胃毒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方式;(3)1000mg/L处理后期和前期对卵块的杀卵效果分别为979%和850%,初效稍慢;(4)持效性优异;(5)45%乳油每公项2.25-3.75L防治单季晚粳稻和后季稻三化螟白穗的效果分别达787%-82.0%和80.8%-87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杀虫双或甲胺磷的防效;(6)田间药效过程稳定。

关键词: 三化螟,白穗,丙硫磷,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双+WST-4202B助剂对水稻螟虫的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杀虫双+WST-4202B助剂对水稻螟虫的防效许小龙,韩丽娟,黄祥麟,顾中言,王强(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杀虫双系沙蚕毒素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内吸作用强,易被叶和根系吸收传导。WST-4202B助剂为阳离子和非离子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