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途径

农业科技管理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特点及我国国情,阐述了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基本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作物研究 1995

摘要:应用电泳技术分析了2个甘蓝型高产双低杂交油菜F1及三系亲本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杂种与不育系、恢复系的酶谱类型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F1的酶谱不仅兼有父母的互补酶带,还具有各自的杂种酶带,为双低杂交油菜早期快速筛选优势组合和鉴定杂种真伪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亲本,酯酶同工酶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抗病种间杂种的产生及其同工酶标记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棱大麦(Hordeum vulgare L.)“苏啤1 号”为母本与四倍体球茎大麦(H. bulbosumL.)“GBC141”杂交, 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11 株三倍体F1 植株. 三倍体F1 植株与二倍体母本二棱大麦“苏啤1 号”回交, 获得7 株二倍体回交后代BC1. 7 个回交后代株系通过大麦黄花叶病病圃鉴定, 其中BC1-2株系抗大麦黄花叶病.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父本、母本和BC1-2株系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二棱大麦与四倍体球茎大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并且在BC1-2株系幼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发现一条来自父本球茎大麦“GBC141”的过氧化物酶谱带,该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为0.47, 重复性好并且易于检测.由于回交后代BC1-2抗大麦黄花叶病, 又带有来自球茎大麦特异的幼根过氧化物酶谱带作为易于检测的同工酶标记,因此该回交后代株系可以作为大麦抗病育种工作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球茎大麦 大麦黄花叶病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耐湿性的遗传特性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选用5个耐湿和3个不耐湿的小麦品种分别配制耐湿×耐湿、耐湿×不耐湿和不耐湿×不耐湿组合的6个群体,以过湿条件下主茎绿叶的枯衰程度为指标,研究杂交组合后代群体耐湿性的遗传特性及耐湿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耐湿亲本对湿害的抗性受单个显性基因控制;耐湿品种之间杂种后代出现双亲具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两种分离方式;不耐湿品种间杂交后代全部为不耐湿个体,双亲在耐湿性上无遗传差异。

关键词: 小麦;耐湿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优质丰产李品种─早红李

落叶果树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极早熟优质丰产李品种─早红李郭洪,赵密珍,郭忠仁,周建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南京210014)自1984年以来,在江苏省南方李品种资源圃调查收集、定植保存113份种质的基础上,经多年的观察,初选出极早熟李品种早红李,现介绍如下。1主要性状早红李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低温逆境下辣椒落花落果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观测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辣仅花备结构的影响,发现在低温条件下雄蓝、花丝、雌益和住头均有变异,其中柱头变短尤为明显,子房的重量也较轻.同时,在低温下花粉变劣,生活力下降。这是低温逆境下辣椒落花落果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保健食品的研制

中国食用菌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探讨了灵芝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选用优质紫芝,以10~20目的粉碎度,80~85℃热水浸提三次,可使其有效成分提取完全。将减压浓缩后的浓缩液分别制成灵芝冲剂和口服液,省却醇沉工艺,保证了制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添加β-CD,降低了制品的苦味,提高了制品的稳定性。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冲剂,口服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食品商业化在中国的进展

核农学通报 1995

摘要:在回顾辐照食品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辐照食品商业化应用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八五”期间我国农副产品辐照加工贮藏保鲜商业化研究的进展及其成果,展望了发展前景,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辐照 食品 农副产品 商业化 进展

试论菊酯类农药在水稻上使用之可能性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经济作物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因为引起鱼毒和导致稻飞虱再猖獗以及经济效益等原因,一直不提倡用于防治水稻害虫。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实际使用中鱼毒不象清水中那么高,稻飞虱再猖獗也是可以防止的。随着菊酯类农药的降价和水稻收购价的提高,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水稻害虫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根据国外实际使用情况和我国试验结果,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水稻上使用是大有可为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蔬菜种子播种前的消毒处理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茄果类蔬菜种子播种前的消毒处理钱芝龙(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南京210014)茄果类蔬菜的一些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均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或以菌丝、分生孢子等在种子上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表1),发病植株通过风、雨水、接触等各种方式传播再侵染其它植株,在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