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苏抗11号番茄

长江蔬菜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猪乳中抗轮状病毒IgA的ELISA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猪乳中抗轮状病毒免疫球蛋白A的ELISA方法。用于包被检测微滴板的轮状病毒抗原系从MA86株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物中纯化,为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羊抗猪IgA的偶联物。用重盐牛乳稀释剂能有效地抑制样品对测定板的非特异性吸附。被测样品采自疫苗免疫母猪和对照母猪。ELISAIgA滴度定义为能得到光密度0.1的最大稀释倍数的倒数。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母猪乳的IgA含量比对照猪高得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IgA;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赤霉病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5

摘要: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的理化因素等对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发生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小麦的幼穗和幼胚是无性系研究的理想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DON毒素可以促进赤霉病抗性较好的变异体产生,其浓度以0.6×10-4为宜。通过抗病性鉴定,从再生植株及其后代中选出了一批抗性好于供体亲本的材料。其中894037和895004两个体细胞无性系表现突出。经过多年试验表明:894037的抗性与苏麦3号相当,而农艺性状好于后者,可以作为抗性亲本使用。895004的抗性和丰产性均好于推广品种扬麦5号。1993年秋已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高产抗赤霉病无性系。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无性系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杂种F_1结实率稳定性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以品种间F1为对照,观察籼粳交杂种F1在不同播期下的结实率。结果表明:由于广亲和基因的作用,籼粳杂种F1的结实率可达70%以上,但67%的F1结实率对环境敏感,9月中旬抽穗的亚优2号等出现高度不育,结实率仅为10%左右,而同期的汕优63等品种间杂种结实率仍达80%以上。籼粳杂种F1结实率的稳定性在组合间差异很大,02428/特青等5个组合稳定性较好。结实率的稳定性与亲本选择有关,02428等与中国籼稻杂交的F1比与东南亚籼稻杂交的F1结实率稳定,带有粳稻血缘的培矮64S等与粳型广亲和系配制的F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正反交对结实率的稳定性表现没有影响,籼粳杂种的花粉育性对环境敏感是导致结实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稻,结实率,稳定性,籼粳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有效组分研究及其保肾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冬瓜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高钾低钠,不含脂肪,热能低,营养质量指数(INQ值)表明属优质食物。冬瓜果肉经GC/MS分析,测得18种物质,其中已氨酸、2-氨基-3-氰基丙酸、巴豆甘氨酸等5种为非常见成分。经SD大鼠实验证明,冬瓜汁及冬瓜提取物能增加动物排尿量,减轻由升汞引起的肾病病变程度,并具有显著减少血清肌酐含量的作用。病理组织学显示,冬瓜总氨酸(大剂量)、冬瓜葫芦素对升汞引起的肾损伤均有较明显的保护和阻断作用。

关键词: 冬瓜,氨基酸,葫芦素,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枯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0号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抗枯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0号徐理嘉,何林池,张一琳,严春阳,刘水东(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226541)Sumian10──aNewCottonCultivarResistanttoFusariumWiltandHighlyY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徐淮地区土壤盐渍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脱盐碱土上监测了麦-玉米轮作制中不同施肥处理施肥8年后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后,各处理含盐量略有增加,其中增施有机肥的处理略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但各处理均未超过1g/kg;盐渍类型以Ca·Mg-HCO3和Ca·Na-HCO3·SO4型为主,变化不大;SAR略有减少且均小于1;pH值普遍下降,耕层pH值小于8.5,因此按现有的施肥量及配比进行施肥,不会发生次生盐碱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种金莹和金艳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种金莹和金艳的选育汤秀莲,郭洪,汪祖华,陆振翔,马瑞娟,俞明亮,周建涛,赵密珍(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蒋翰群,惠金柱(江苏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我所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77年进一步开展了罐藏黄桃不同熟期配套品种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苏杂16

农技服务 1995

摘要:“苏杂16”(见中心彩页)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协作选育的陆地棉新杂交种。1985年冬海南岛配组,品比试验表现突出。在江苏省黄淮海睢宁实验区试种,平均每亩增收100元,1990年通过国家级验收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涝渍逆境下玉米叶片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抗涝性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夏玉米单交种苏玉1号及其亲本自交系叶片内活性氧酶性清除系统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玉米抗涝性的关系。淹水过程中,耐涝的母本苏80-1叶片中两种酶活性均比不耐涝的父本黄早四较少地受抑制,雨二醛(MDA)的积累量也较少。表明两亲本自交系间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毒害能力的强弱有关。杂交种(F1)则显示体内清除系统对涝渍的耐受性与其母本相仿,由于兼具生长的优势,因而表现为淹水条件下单株生产力受损最小。

关键词: 玉米,耐涝性,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