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小麦与玉米杂交及单倍体的产生

植物学通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普通小麦不同品种(品系)与苏玉4号杂交,喷洒100ppm的2.4-D一至二次,授粉后子房膨大,其膨大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部分膨大子房中剥取到发育幼胚,经组织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植株未结实。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棉花品种区域化试验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棉花品种区域化试验技术研究葛知男,冷苏凤(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区域试验既是作物育种程序必不可少的延续,又是作物品种管理的基础。区域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与生产试验,了解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表现、抗逆性、稳定性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兔胚胎冷冻保存──AgI植冰法的应用

生物技术 1995

摘要:以日本大旱白兔为供胚动物,采用FSH—P加hCG超排。于交配后62~65小时手术或屠宰,冲洗子宫角及输卵管采得正常的桑椹胚402枚。用两种植冰方法和两种装管顺序将兔胚置于塑料细管进行慢速冷冻。结果Agl植冰法与传统的植冰法具有同样的植冰效果,其快速解冻后胚胎的可移植率分别为85%和80%;培养48小时后发育至扩张囊胚的比例分别为90%和86%,均显著高于未植冰的两种装管方式(P<0.01)、AgI植冰法实现了植冰自动化,且多个样本可以同时植冰。此外,尚就AgI及DMSO对兔胚的毒性进行了试验。

关键词: 家兔;胚胎冷冻;AgI植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思考

科技管理研究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传统农业转化为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 农业高新技术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久免需耕”──再谈轮耕的意义

江苏农业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久免需耕”──再谈轮耕的意义王振忠,董百舒,许学前(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南京 210014)(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一、耕作方式的演变过去,稻麦种植前的整地方法都是又耕又耙,即使在过湿的稻茬地也照样耕耙再加人工锄削;夏季栽稻则耕后要多次水旋,认为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稻田杂草群落演替趋势及防除对策

杂草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稻田杂草有69种,分属27科,重要恶性杂草有稗、扁秆草、矮慈姑、眼子菜、水莎草、鲤肠等10多种,由这些杂草组成不同的主要杂草组合8个。由于化学除草的普及和连年使用单一除草剂,以及轮、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变革等原因,造成阔叶杂草上升,特别是多年生恶性杂草上升、稗草发生波动的群落演替趋势。稻田杂草的防除对策应在掌握杂草群落组合分布的基础上,以应用一次性高效、广谱复配除草剂为主体,结合一定的农艺措施的综防技术,达到有效、持续控草。

关键词: 杂草群落,演替,防除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V_1对氧化乐果杀虫剂的毒力影响与增效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5

摘要:SV1是一种增效范围较广的农用增效剂,对多种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氧化乐果与SV1以1:3(ai)混配对棉蚜防效增加4.19倍,对菜蚜防效增加3.07倍,对麦蚜防效增加2.69倍,对稻飞虱防效增加4.01倍;对鳞翅目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杀虫毒力随混配剂中SV1成分的增加而提高,氧化乐果与SV1之比达1:3以上增效才显著。通过网室钵栽和田间防治棉蚜的系统观察,发现在防治效果相仿的情况下,SV1可使氧化乐果药效延长8~9天,用药量减少1/2~4/5。因此,认为SV1与氧化乐果混配,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SV_1,氧化乐果,杀虫毒力,药效与持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化肥的研制与应用

磷肥与复肥 1995

摘要:磁化肥系以“肥”为主,“磁”、“肥”结合的新型化肥品种。本文对磁化肥的生产与农田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报道,并对磁化肥的应用前景作出了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淹水后玉米(Zea m ays L.)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都显著增加,O·2 的增幅大于H2O2,O·2 产生速率与丙二醛(MDA)积累、电解质泄漏以及叶绿素降解都呈显著正相关。涝渍胁迫削弱了活性氧清除系统,其中SOD活性的下降位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之前。向受涝植株喷施O·2 产生剂百草枯(PQ),导致O·2 产生速率、H2O2和MDA 含量的迅速增高。SOD的抑制剂DDTC能明显提高受涝叶片的O·2 水平。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涝渍伤害可能是由于SOD 活性被抑制,导致O·2 过剩而引起的

关键词: 玉米 涝渍伤害 超氧自由基 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氧清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品种──苏绿1号

农业科技通讯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